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眩光防窥膜,特别涉及提高防窥膜防眩光功能的方法、防窥膜。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隐私保护需求的日益增强,防窥膜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逐渐普及。防窥膜通过限制屏幕的可视角度,可以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然而,传统防窥膜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包括屏幕眩光问题,影响用户体验。
2、尤其是在高光或强光环境下,屏幕表面容易因环境光的反射产生眩光,导致屏幕内容难以看清,给用户带来不适感。
3、目前市场上的防眩光膜和防窥膜多为独立设计,防窥膜专注于隐私保护,而防眩光膜注重降低反射光。这两种功能在材料和结构上难以兼顾,现有产品大多需要用户在防窥和防眩光功能之间进行选择,无法同时满足隐私保护与舒适观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提高防窥膜防眩光功能的方法、防窥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提高防窥膜防眩光功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制备带有防窥结构的微凹辊:取金属辊胚进行激光雕刻,雕刻出带有防窥结构的微凹辊,在微凹辊表面再进行镀铬处理,得到带有防窥结构的微凹辊;
5、制备带有防眩光结构的微凹辊:取金属辊胚进行激光雕刻,雕刻出带有防眩光结构的微凹辊,在微凹辊表面再进行镀铬处理,得到带有防眩光结构的微凹辊;
6、使用基膜作为基膜层一,带有防窥结构的微凹辊将主体涂料通过硬压转印的方法涂布在基膜层一的上表面,固化
7、使用另一个基膜作为基膜层二,在基膜层二下方涂布胶粘剂将基膜层二和防窥层一贴合,在基膜层二和防窥层一之间形成胶黏层;
8、带有防窥结构的微凹辊将主体涂料通过硬压转印的方法涂布在基膜层二的上表面,固化,在防窥结构与防窥结构之间填充透光材料,固化,该防窥结构和该透光材料共同构成防窥层二;
9、用带有防眩光结构的微凹辊将防眩光涂料通过硬压转印的方法涂布在防窥层二的上表面,固化,得到防眩光层;
10、由上述步骤制备得到的整体结构为防窥膜。
11、优选的,防眩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正硅酸乙酯与乙醇混合,加入盐酸,搅拌,加入聚乙二醇,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微球,搅拌均匀,得到防眩光涂料。
12、优选的,改性钛酸钡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柠檬酸溶解,加入pvp,搅拌,得到柠檬酸溶液;将钛酸钡微球加入水中,超声分散,加入氢氧化钠,搅拌,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活化后的钛酸钡微球;将活化后的钛酸钡微球分散在水中,超声处理,缓慢滴加柠檬酸溶液,搅拌,升温,继续搅拌改性;改性结束后,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改性钛酸钡微球。
13、优选的,主体涂料包括吸光材料、遮光剂;吸光材料或遮光剂包括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
14、优选的,透光材料包括透光油墨、透光丙烯酸、石墨、pmma、pbma。
15、优选的,钛酸钡微球的粒径50-80nm。
16、(二)由前述方法制备防窥膜。
17、防窥膜包括基膜层一,基膜层一上表面有防窥层一,防窥层一上表面有胶黏层,胶黏层上表面有基膜层二,基膜层二上表面有防窥层二,防窥层二上表面有防眩光层;
18、基膜层一和基膜层二都包括基膜,防窥层一和防窥层二都包括多个梯形的防窥结构,防窥结构与防窥结构之间填充透光材料,防眩光层包括防眩光结构;防眩光结构包括同心圆结构、四角锥结构;
19、防眩光结构由防眩光涂料固化得到,防眩光涂料由原料混合制得,原料包括正硅酸乙酯、乙醇、盐酸、聚乙二醇、微球,微球包括钛酸钡微球、改性钛酸钡微球;改性钛酸钡微球由柠檬酸、pvp、钛酸钡微球制备得到。
20、优选的,对于同心圆结构,同心圆由多个圆形一层套一层形成,共用一个圆心,同心圆最外圈的圆外切正六边形,同心圆最外圈的圆直径为1~3mm。
21、优选的,对于同心圆结构,同心圆的圆形所在位置为凸起,形成峰,圆形和圆形之间存在凹陷,形成谷,凹陷的深度为20-25μm,相邻两个峰的距离为80-90μm,相邻两个谷之间的距离为80-90μm。
22、优选的,基膜层二和基膜层一方向一致,防窥层一和防窥层二方向不同;胶黏层的厚度10-20μm;基膜的材质包括pet、pc。
2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4、1、利用防窥膜的多层结构和厚度来控制反射光和透射光的干涉,当入射光在防窥膜表面发生反射时,因为防眩光结构,反射光会发生相位差,导致反射光之间发生相消干涉,从而大大减少反射光的强度。同时,透射光则因为相长干涉而增强,提高了透光率。屏幕反射率降低,可以提升屏幕的可视性,即使在户外强光等环境依然可以清晰看到屏幕内容,同时可减少强光反射对人眼的刺激,缓解视觉疲劳,起到护眼的作用。
25、2、本专利技术防窥膜的防窥可视角度在26°以内,眩光值ugr<12,辉度也得到提高,使得用户看到的显示屏清晰度高,并具有更好的防窥效果;同时具有防眩光的优势,制备方法简单,容易实施和控制,方便实现工业化。
26、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制备防眩光涂料,微球在涂层中形成微观散射结构,通过调控散射来降低表面反射,同时保持较佳的透光性。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改性微球,通过改性后的微球进一步提高防窥膜的性能。
27、其余更具体的机理在实施例中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层一,基膜层一上表面有防窥层一,防窥层一上表面有胶黏层,胶黏层上表面有基膜层二,基膜层二上表面有防窥层二,防窥层二上表面有防眩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对于同心圆结构,同心圆由多个圆形一层套一层形成,共用一个圆心,同心圆最外圈的圆外切正六边形,同心圆最外圈的圆的直径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对于同心圆结构,同心圆的圆形所在位置为凸起,形成峰,圆形和圆形之间存在凹陷,形成谷,凹陷的深度为20-25μm,相邻两个峰的距离为80-90μm,相邻两个谷之间的距离为80-9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基膜层二和基膜层一方向一致,防窥层一和防窥层二方向不同;胶黏层的厚度10-20μm。
5.提高防窥膜防眩光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防窥膜防眩光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防眩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正硅酸乙酯与乙醇混合,加入盐酸,搅拌,加入聚乙二醇,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微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防窥膜防眩光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钛酸钡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柠檬酸溶解,加入PVP,搅拌,得到柠檬酸溶液;将钛酸钡微球加入水中,超声分散,加入氢氧化钠,搅拌,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活化后的钛酸钡微球;将活化后的钛酸钡微球分散在水中,超声处理,缓慢滴加柠檬酸溶液,搅拌,升温,继续搅拌改性;改性结束后,离心,洗涤,干燥,得到改性钛酸钡微球。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防窥膜防眩光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体涂料包括吸光材料、遮光剂;吸光材料或遮光剂包括丙烯酸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防窥膜防眩光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透光材料包括透光油墨、透光丙烯酸、石墨、PMMA、PBMA。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防窥膜防眩光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钛酸钡微球的粒径50-80nm;基膜的材质包括PET、PC。
...【技术特征摘要】
1.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层一,基膜层一上表面有防窥层一,防窥层一上表面有胶黏层,胶黏层上表面有基膜层二,基膜层二上表面有防窥层二,防窥层二上表面有防眩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对于同心圆结构,同心圆由多个圆形一层套一层形成,共用一个圆心,同心圆最外圈的圆外切正六边形,同心圆最外圈的圆的直径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对于同心圆结构,同心圆的圆形所在位置为凸起,形成峰,圆形和圆形之间存在凹陷,形成谷,凹陷的深度为20-25μm,相邻两个峰的距离为80-90μm,相邻两个谷之间的距离为80-9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基膜层二和基膜层一方向一致,防窥层一和防窥层二方向不同;胶黏层的厚度10-20μm。
5.提高防窥膜防眩光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防窥膜防眩光功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防眩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正硅酸乙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继昌,曾繁龙,陈德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昊美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