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及其性能测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及其性能测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2537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5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及其性能测试方法。该叶片装置包括多个成排依次设置的旋转叶片;旋转叶片包括旋转轴和叶片本体;叶片本体为单壁叶片,叶片本体的背部卡接在旋转轴的侧壁上;叶片本体的正面投影为矩形状,叶片本体的一侧的边缘弯折,多个叶片本体均通过对应的旋转轴旋转至迎风面时,旋转叶片的弯折处与相邻的另一个旋转叶片的一侧的边缘相互接触扣合;叶片本体的背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一加强筋为板状,第一加强筋的一侧与固定在叶片本体的背部,第一加强筋的另一侧卡接在旋转轴的侧壁上。本申请能够实现提升主动进气格栅叶片的抗风能力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及其性能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1、发动机作为燃油汽车的主要部件,需要通过进气格栅进行散热至最佳工作温度,才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然而传统的汽车进气系统是敞开式进气,不管是冷车状态还是高速行驶状态都是相同的进气面积,因此在发动机需要升温时无法达到快速升温目的,尤其在寒冷地区,水箱温度较低对燃油经济性有着较大影响,也会影响车内乘客暖风效果。主动进气格栅能够通过调整叶片角度实现进风量的控制,能够降低一部分风阻系数,从而达到节油的目的。因此主动进气格栅成越来越多车型的配置。

2、目前,现有的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主要为正面迎风的结构。

3、然而,这种具有正面迎风的结构的叶片装置,在车辆处于高速行驶中,会使得其正面位承载着风压大大提升,甚至在最高车速下或者强风工况中,叶片抗强风能力差,且容易损坏或者丧失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及其性能测试方法,用以达到提升主动进气格栅叶片的抗风能力的效果。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包括:

3、多个成排依次设置的旋转叶片;所述旋转叶片包括旋转轴和叶片本体;所述叶片本体为单壁叶片,所述叶片本体的背部卡接在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

4、所述叶片本体的正面投影为矩形状,所述叶片本体的一侧的边缘弯折,多个所述叶片本体均通过对应的旋转轴旋转至迎风面时,所述旋转叶片的弯折处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旋转叶片的一侧的边缘相互接触扣合;

5、所述叶片本体的背部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为板状,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与固定在所述叶片本体的背部,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另一侧卡接在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述叶片本体的背部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波浪状铺设在所述叶片本体的背部。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叶片本体的侧剖面的中段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与所述旋转轴的侧壁相吻合,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圆弧结构内。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沿轴向开有长槽,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另一侧卡接在所述长槽内。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轴两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叶片本体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1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的性能测试方法,用于测试上述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11、测量待测试的主动进气格栅的框架长和宽得到所述叶片本体的长度和宽度;

12、根据所述叶片本体的长度、宽度、预设叶片厚度、预设第一加强筋的厚度、第二加强筋数量和厚度通过三维软件确定所述叶片装置在叶片本体均旋转至迎风面时的三维模型;

13、根据所述叶片本体的长度和宽度获取所述叶片本体在迎风面所受的风载压力;

14、将所述三维模型导入仿真软件,对每个所述旋转叶片的迎风面进行划分网格和仿真参数设置,进行静态结构分析仿真获取最大变形量和最大屈服应力;所述仿真参数包括所述风载压力和所述预设材料对应的密度、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断裂应变;

15、根据所述最大变形量和最大屈服应力进行阈值判断所述主动进气格栅的性能是否符合性能条件,以得到判定结果;输出所述主动进气格栅的所述判定结果。

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所述主动进气格栅的所述判定结果之后,还包括:

17、若所述判定结果为符合性能条件,则将符合所述性能要求的模型参数和预设材料作为所述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的目标模型参数和目标材料;其中,所述模型参数包括所述叶片本体的长度、宽度、预设叶片厚度、预设加强筋数量和厚度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18、若所述判定结果不符合所述性能条件,则更新所述模型参数和预设材料重新进行所述静态结构分析仿真直至符合所述性能条件,将符合所述性能要求的所述模型参数或/和预设材料作为所述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的目标模型参数和目标材料。

1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最大变形量和最大屈服应力进行阈值判断是否符合性能条件,包括:

20、若所述最大变形量不小于预设目标形变量,且所述最大屈服应力不大于所述预设材料对应的屈服强度与预设百分比的乘积,则确定符合所述性能条件;否则确定不符合所述性能条件。

2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叶片本体的长度和宽度获取所述叶片本体在迎风面所受的风载压力,包括:

22、根据所述叶片本体的长度和宽度获取所述叶片本体的长度的迎风面积;

23、根据所述迎风面积、预设空气密度、预设空气阻力系数与预设车速的平方的积获取第一乘积,根据二分之一倍的所述第一乘积获取所述叶片本体在迎风面所受的风载压力。

2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每个所述旋转叶片的迎风面进行划分网格和仿真参数设置,包括:

25、将一个所述旋转叶片的迎风面划分为一个网格单元,每个所述网格单元均关联对应的所述仿真参数。

2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及其性能测试方法,通过通过旋转叶片的一侧边缘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旋转叶片的另一侧的边缘相互接触扣合,减少漏风,通过第一加强筋用于加强叶片在沿旋转轴轴向的强度,从而达到提升主动进气格栅叶片的抗风能力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本体的背部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波浪状铺设在所述叶片本体的背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本体的侧剖面的中段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与所述旋转轴的侧壁相吻合,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圆弧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沿轴向开有长槽,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另一侧卡接在所述长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两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叶片本体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6.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的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测试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所述主动进气格栅的所述判定结果之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最大变形量和最大屈服应力进行阈值判断是否符合性能条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叶片本体的长度和宽度获取所述叶片本体在迎风面所受的风载压力,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所述旋转叶片的迎风面进行划分网格和仿真参数设置,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进气格栅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本体的背部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呈波浪状铺设在所述叶片本体的背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本体的侧剖面的中段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与所述旋转轴的侧壁相吻合,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侧固定在所述圆弧结构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的侧壁上沿轴向开有长槽,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另一侧卡接在所述长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两端的外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叶片本体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徐颖马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