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道路建设,尤其是一种用于不稳定路基的两阶段道路路面结构,特别是适用于易发生沉降的不稳定区域。
技术介绍
1、在深层软基、吹填地基、沿海地区等易发生沉降的区域进行道路建设时,由于软基层较深或较厚,路基换填成本较高,一般采用固结排水、复合地基、动力挤密等方式进行处理,但是部分处理方式实施完成后,仍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进行进一步预压或自沉降才能达到稳定。
2、一般情况下,路基达到稳定前,场地闲置,不进行路面铺筑,主要问题包括:(1)工程建设工期增长,项目建设费用增加;(2)场地闲置时间较长,对区域内交通、地块开发均有一定影响,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较大。
3、综上所述,常规的建设方法因工期长、路基闲置时间长,对经济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设计一种新的道路实施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不稳定路基的两阶段道路路面结构,通过先期施工的、对于路基沉降的变形适应性强的第一阶段路面结构提供安全的通车条件,在在路基沉降达到稳定后,不需要翻挖原有路面结构,在第一阶段路面结构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第二阶段路面铺筑建设,最终形成永久道路;充分利用了路基沉降初步稳定状态到稳定状态的时间进行提前通车,而且前后两次路面结构建设不涉及拆除改造。
2、本技术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3、一种用于不稳定路基的两阶段道路路面结构,设置在路基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阶段路面结构以及位于其之后施工的第二阶
4、在所述预沉降路面基层与所述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沥青碎石封层和中粗砂垫层。
5、在所述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与所述调平层之间设置有土工布。
6、所述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的各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之间通过乳化沥青填缝层填缝。
7、本技术的优点是:
8、(1)在路基达到稳定前,提前选取一个时间节点进行预沉降路面建设,预沉降路面不仅可以作为提前通车的道路,而且可以作为永久路面结构的一部分,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最大化和快速化;
9、(2)预沉降路面面层采用预制高强度连锁块铺砌,不仅造价低、承载力高、耐久性好、施工便捷,可以充分保证道路全寿命周期的使用,而且易于维修更换,沉降变形适应能力强;
10、(3)第一阶段路面通过车辆荷载可以加快路基沉降,比常规加载预压法成本小,比自沉降法时间快;
11、(4)第二阶段路面结构以沥青材料为主,直接在第一阶段路面结构上进行铺筑,可以在短期内完成施工,对现状交通影响小;第二阶段实施时,第一阶段路面结构不需拆除改造,节约资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不稳定路基的两阶段道路路面结构,设置在路基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阶段路面结构以及位于其之后施工的第二阶段路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阶段路面结构具有预沉降路面基层和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所述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设置在所述预沉降路面基层之上,所述第二阶段路面结构包括调平层和沥青面层,所述调平层位于所述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之上,所述沥青面层位于所述调平层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稳定路基的两阶段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沉降路面基层与所述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之间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沥青碎石封层和中粗砂垫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稳定路基的两阶段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与所述调平层之间设置有土工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不稳定路基的两阶段道路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的各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之间通过乳化沥青填缝层填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不稳定路基的两阶段道路路面结构,设置在路基之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阶段路面结构以及位于其之后施工的第二阶段路面结构,其中所述第一阶段路面结构具有预沉降路面基层和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所述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设置在所述预沉降路面基层之上,所述第二阶段路面结构包括调平层和沥青面层,所述调平层位于所述预制高强度混凝土连锁块面层之上,所述沥青面层位于所述调平层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不稳定路基的两阶段道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刚,童毅,郑悦箫,张镇,蔡英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