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平叉是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其基本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支臂以及一个设置在两支臂之间的连接部组成,整体呈h型结构,并且前端用于连接在后轮轴上、后端铰接转动在车架上,起到了支撑和连接的作用。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现有的摩托车车架在与平叉进行连接时,多采用铰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但由于加工精度的影响,会使得连接处存在间隙,使得连接的效果较差,从而不能够保证摩托车后轮的稳定,不利于平叉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包括平叉结构,所述平叉结构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前后两端设置有一个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摩托车支架,所述摩托车支架的左侧上方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架,所述辅助支撑架的底端与平叉结构的中部活动连接。
4、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销,所述连接销前后贯穿活动连接在连接套筒的中部,所述连接销的外表面前后两侧设置有一个加固机构,所述连接销的内部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十字形滑槽,所述十字形滑槽的内表面开设有八个斜向滑槽,所述加固机构包括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的前后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十字形滑槽的内部,所述双向螺杆的外表面前后两侧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滑板,所述螺纹滑板滑动连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连接耳板一,两个所述连接耳板一分别设置在连接套筒的前后两端且均与摩托车支架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销的后端贯穿至后方的连接耳板一的后侧且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双向螺杆的后端贯穿至挡板的后侧且固定连接有旋钮。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销的前端贯穿至前方的连接耳板一的前侧且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后侧滑动连接有垫片,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前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架包括伸缩柱,所述伸缩柱的上下两端均滑动套接有伸缩套板,所述伸缩套板远离伸缩柱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贯穿的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二。
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顶部的两个所述连接耳板二均固定连接在摩托车支架的左侧上方,底部的两个所述连接耳板二均固定连接在平叉结构的中部。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伸缩柱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压板,所述滑动压板滑动连接在伸缩套板的内部,所述滑动压板远离伸缩柱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阻尼器。
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液压阻尼器远离滑动压板的一端与伸缩套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压板远离伸缩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设置在液压阻尼器的外表面。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3、1、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通过旋钮、双向螺杆、螺纹滑板、滑动套板、滑动卡板、导向滑槽、滑动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对平叉进行铰接时,通过对旋钮进行转动,能够使得双向螺杆带动螺纹滑板进行转动,并能够通过滑动套板带动滑动卡板进行滑动,从而通过滑动块在导向滑槽和斜向滑槽中的滑动,能够使得滑动卡板卡进紧固槽中,从而在存在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对平叉进行紧密固定,方便了平叉的使用,提高了摩托车后轮的稳定性。
14、2、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通过伸缩柱、伸缩套板、铰接轴、连接耳板二、滑动压板、液压阻尼器、缓冲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在平叉进行连接时,还会通过辅助支撑架对平叉的中部进行垂吊支撑,能使得对平叉的固定效果更好,同时通过伸缩柱带动滑动压板对液压阻尼器和缓冲弹簧进行挤压,能够在平叉进行使用时,为后轮提供一定的减震效果,使得平叉的使用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包括平叉结构(1),所述平叉结构(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2)的前后两端设置有一个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摩托车支架(4),所述摩托车支架(4)的左侧上方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架(5),所述辅助支撑架(5)的底端与平叉结构(1)的中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两个连接耳板一(31),两个所述连接耳板一(31)分别设置在连接套筒(2)的前后两端且均与摩托车支架(4)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33)的后端贯穿至后方的连接耳板一(31)的后侧且固定连接有挡板(32),所述双向螺杆(372)的后端贯穿至挡板(32)的后侧且固定连接有旋钮(37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33)的前端贯穿至前方的连接耳板一(31)的前侧且固定连接有螺纹柱(34),所述螺纹柱(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架(5)包括伸缩柱(51),所述伸缩柱(51)的上下两端均滑动套接有伸缩套板(52),所述伸缩套板(52)远离伸缩柱(5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前后贯穿的铰接轴(53),所述铰接轴(53)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板二(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顶部的两个所述连接耳板二(54)均固定连接在摩托车支架(4)的左侧上方,底部的两个所述连接耳板二(54)均固定连接在平叉结构(1)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柱(5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压板(55),所述滑动压板(55)滑动连接在伸缩套板(52)的内部,所述滑动压板(55)远离伸缩柱(51)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液压阻尼器(5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阻尼器(56)远离滑动压板(55)的一端与伸缩套板(5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压板(55)远离伸缩柱(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57),所述缓冲弹簧(57)设置在液压阻尼器(56)的外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包括平叉结构(1),所述平叉结构(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2)的前后两端设置有一个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摩托车支架(4),所述摩托车支架(4)的左侧上方活动连接有辅助支撑架(5),所述辅助支撑架(5)的底端与平叉结构(1)的中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两个连接耳板一(31),两个所述连接耳板一(31)分别设置在连接套筒(2)的前后两端且均与摩托车支架(4)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33)的后端贯穿至后方的连接耳板一(31)的后侧且固定连接有挡板(32),所述双向螺杆(372)的后端贯穿至挡板(32)的后侧且固定连接有旋钮(37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架与平叉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33)的前端贯穿至前方的连接耳板一(31)的前侧且固定连接有螺纹柱(34),所述螺纹柱(34)的外表面后侧滑动连接有垫片(35),所述螺纹柱(34)的外表面前侧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母(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陆军,张建洪,涂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成标标准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