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总体涉及雾化装置领域,特别地涉及用于雾化装置的雾化芯及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雾化装置是使雾化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的一种装置。雾化装置包括雾化芯。雾化芯的性能直接影响雾化装置的烟雾量以及用户体验。雾化芯是通过发热元件将雾化基质加热至蒸发点,使其充分雾化为微小颗粒的气体。然而,现有的雾化芯加热方式存在例如温度调控范围有限、发热区域固定、适应性较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雾化装置的雾化芯及雾化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传统的雾化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或其他潜在问题。
2、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雾化装置的雾化芯。该雾化芯包括:基板,包括:相对布置的吸入面和雾化面,吸入面被布置为邻近用于容纳雾化基质的容纳腔;多个通孔,被形成为贯穿吸入面和雾化面,并且适于供雾化装置的雾化基质由吸入面流动至雾化面;以及一对电极,被布置在吸入面和雾化面中的至少一个上;一对发热膜,分别被布置在吸入面和雾化面上,并且耦合在一对电极之间;以及导通体,被布置在多个通孔的至少一个通孔中,并且适于导通一对电极以及一对发热膜之间的导电连接。
3、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通过在基板的吸入面和雾化面分别布置发热膜,并通过贯穿基板的多个通孔实现雾化基质的充分流动和导通体的高效电气连接,显著提高了雾化芯的加热效率和雾化效果。同时,通过双面发热膜结构使雾化基质能够同时从吸入面和雾化面受热,避免了传统单面加热方式导致的局部过热或冷却,进一步提升了雾化效果和雾化基质
4、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对电极分别被布置在吸入面和雾化面上;以及一对发热膜中的第一发热膜耦合至一对电极中的第一电极,并且第一发热膜至少覆盖吸入面的第一部分区域,第一发热膜包括多个第一过孔,多个第一过孔与第一部分区域中的通孔对齐,并且一对发热膜中的第二发热膜耦合至一对电极中的第二电极,并且第二发热膜至少覆盖雾化面的第二部分区域,第二发热膜包括多个第二过孔,多个第二过孔与第二部分区域中的通孔对齐。
5、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通体穿过对应的通孔耦合在第一发热膜和第二发热膜之间。
6、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通体穿过对应的通孔耦合在第一发热膜远离第一电极的一侧与第二发热膜远离第二电极的一侧之间。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热膜为金银合金膜,所述第二发热膜为钛锆合金膜。
8、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对电极分别被布置在吸入面和雾化面上;以及一对发热膜中的第一发热膜耦合至一对电极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并且第一发热膜至少覆盖吸入面的第一部分区域,第一发热膜包括多个第一过孔,多个第一过孔与第一部分区域中的通孔对齐,并且一对发热膜中的第二发热膜耦合至一对电极中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并且第二发热膜至少覆盖雾化面的第二部分区域,第二发热膜包括多个第二过孔,多个第二过孔与第二部分区域中的通孔对齐。
9、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包括布置在吸入面和雾化面上的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并且一对导通体中的第一导通体穿过对应的通孔耦合至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之间,并且第二电极包括布置在吸入面和雾化面上的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并且一对导通体中的第二导通体穿过对应的通孔耦合至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之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对电极分别被布置在吸入面或雾化面上;以及一对发热膜中的第一发热膜至少覆盖吸入面的第一部分区域,第一发热膜包括多个第一过孔,多个第一过孔与第一部分区域中的通孔对齐,并且一对发热膜中的第二发热膜包括:第一发热部分,耦合至一对电极中的第一电极,并且第一发热部分至少覆盖雾化面的第二部分区域,第一发热部分包括多个第二过孔,多个第二过孔与第二部分区域中的通孔对齐;以及第二发热部分,耦合至一对电极中的第二电极,并且第二发热部分至少覆盖雾化面的第三部分区域,第二发热部分包括多个第三过孔,多个第三过孔与第三部分区域中的通孔对齐。
11、在一些实施例中,一对导通体中的第一导通体穿过对应的通孔耦合在第一发热膜和第一发热部分之间,并且一对导通体中的第二导通体穿过对应的通孔耦合在第一发热膜和第二发热部分之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发热膜或第二发热膜具有熔断特性,适于在雾化装置的工作电流或温度超过预设阈值,使第一发热膜或第二发热膜能够自动熔断而形成断路。
1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电路单元;以及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雾化芯,该雾化芯的一对电极耦合至电源和电路单元,适于给雾化芯供电,经由电路单元来调控雾化芯的温度,对雾化基质进行雾化。
14、应当理解,本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特征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而变得容易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雾化装置的雾化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一对电极(120)分别被布置在所述吸入面(101)和所述雾化面(102)上;以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导通体(140)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1101)耦合在所述第一发热膜(1301)和所述第二发热膜(1302)之间,或所述导通体(140)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1101)耦合在所述第一发热膜(1301)远离所述第一电极(120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发热膜(1302)远离所述第二电极(1202)的一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第一发热膜(1301)为金银合金膜,所述第二发热膜(1302)为钛锆合金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一对电极(120)分别被布置在所述吸入面(101)和所述雾化面(102)上;以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201)包括布置在所述吸入面(101)和雾化面(102)上的第一子电极(1203)和第二子电极(1204),并且一对所述导通体(140)中的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一对电极(120)分别被布置在所述吸入面(101)或所述雾化面(102)上;以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芯,其中一对所述导通体(140)中的第一导通体(1401)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1101)耦合在所述第一发热膜(1301)和所述第一发热部分(1305)之间,并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第一发热膜(1301)或所述第二发热膜(1302)具有熔断特性,适于在所述雾化装置的工作电流或温度超过预设阈值,使所述第一发热膜(1301)或所述第二发热膜(1302)能够自动熔断而形成断路。
10.一种雾化装置,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雾化装置的雾化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一对电极(120)分别被布置在所述吸入面(101)和所述雾化面(102)上;以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导通体(140)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1101)耦合在所述第一发热膜(1301)和所述第二发热膜(1302)之间,或所述导通体(140)穿过对应的所述通孔(1101)耦合在所述第一发热膜(1301)远离所述第一电极(1201)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发热膜(1302)远离所述第二电极(1202)的一侧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第一发热膜(1301)为金银合金膜,所述第二发热膜(1302)为钛锆合金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一对电极(120)分别被布置在所述吸入面(101)和所述雾化面(102)上;以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芯,其中所述第一电极(1201)包括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钧,唐立恒,胡瑾,黎华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琨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