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积沙预灰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积沙预灰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2062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48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积沙预灰桶,其包括桶体、设置于桶体内并用于混合母液和灰乳的上搅拌装置和下搅拌装置,上搅拌装置包括延伸至桶体内部的传动轴、与传动轴可拆卸连接的多个上搅拌叶轮,下搅拌装置设置于桶体的底部,下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桶体底壁的下搅拌叶轮,下搅拌叶轮的旋向使得介质向上翻转,桶体上开有供母液进入的母液入口、供灰乳进入的灰乳入口及将母液和灰乳混合后形成的调和液输出的沙液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防积沙预灰桶,通过上下两组搅拌装置的相互配合,提高搅拌效果,同时减缓桶底沙粒的堆积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氨碱法制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积沙预灰桶


技术介绍

1、在氨碱法制碱工艺中,预灰桶的主要作用是将蒸馏塔中的预热母液(主要成分为nh4cl)与石灰乳充分混合并反应,使其中的结合铵变成游离氨,再送回蒸馏塔中蒸馏出游离氨。可见预灰桶的稳定运行是保证蒸馏塔工作效率的关键装置。

2、但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1、预灰桶内,石灰乳中的钙离子容易与其他阴离子结合,在叶片上形成结疤,影响搅拌效率;2、石灰乳中含有沙粒杂质,同时为了防止预灰桶震动,搅拌轴的速度不能过快,这导致部分沙粒不能随调和液及时排出,在桶底造成淤积并堵塞出液口,这导致传统的预灰桶搅拌强度不高、运行周期短、清洁检修难度大从而影响后续流程的进行。

3、中国专利cn106984216a公开一种新型预灰桶搅拌装置,包括桶体、轴向插设在桶体内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桶体内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上下轴向套设在搅拌轴上的桨叶式搅拌器和框式搅拌器以及设置在桶体内壁上的若干挡块,所述桨叶式搅拌器包括上下间隔套设在搅拌轴上的若干搅拌桨,上下相邻搅拌桨的直径不同,所述挡块设置在桶体内壁上与桨叶式搅拌器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框式搅拌器包括套设在搅拌轴下部的搅拌框。该预灰桶搅拌装置中搅拌桨与搅拌轴无法拆卸,当搅拌桨结疤时,无法及时更换搅拌桨,影响搅拌效果。

4、中国专利cn114917796a公开一种滑动式预灰桶高效混合装置,包括有底架、预灰桶、进料管道、保护壳、搅拌机构和抽取机构,底架内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预灰桶,预灰桶右上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进料管道,预灰桶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保护壳。搅拌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架、电机、搅拌轴和搅拌浆,保护壳内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内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穿进预灰桶内,搅拌轴下部连接有两个搅拌浆。该滑动式预灰桶高效混合装置无法对预灰桶下部的预热母液与石灰乳进行搅拌,部分沙粒杂质逐渐堆积在预灰桶的出料口,形成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积沙预灰桶,通过特殊设计的上下两组搅拌装置的相互配合,提高搅拌效果,同时减缓桶底沙粒的堆积速度。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防积沙预灰桶,其包括桶体、设置于桶体内并用于混合母液和灰乳的上搅拌装置和下搅拌装置,上搅拌装置包括延伸至桶体内部的传动轴、与传动轴可拆卸连接的多个上搅拌叶轮,下搅拌装置设置于桶体的底部,下搅拌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桶体底壁的下搅拌叶轮,下搅拌叶轮旋向使得旋转时介质向上翻转以减少沙粒沉积,桶体上开有供母液进入的母液入口、供灰乳进入的灰乳入口及将母液和灰乳混合后形成的调和液输出的沙液出口。

4、进一步地,上搅拌装置还包括用于带动传动轴旋转的减速电机和用于支撑固定传动轴的支撑架,减速电机固定于桶体的顶部,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连接,桶体顶部开有供传动轴伸出的第一通孔,传动轴的顶端伸出第一通孔与减速电机连接,支撑架与传动轴的底端连接,支撑架包括与传动轴底端连接的第一轴承、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外圈和连接于第一轴承和外圈之间并呈发散状分布的多根支撑杆,支撑架设置于沙液出口上方。

5、进一步地,多个上搅拌叶轮沿传动轴的轴向基本等距间隔排列,搅拌叶轮可至少为两个,例如3个或4个,最顶端的上搅拌叶轮的旋向与其余上搅拌叶轮的旋向不同,最顶端的上搅拌叶轮的旋向使得介质向下翻转,其余上搅拌叶轮的旋向使得介质向上翻转。

6、进一步地,每个上搅拌叶轮均包括与传动轴固定连接的轮轴、沿轮轴的周缘均匀分布的多个桨叶及用于将桨叶固定于轮轴的轮轴盖,轮轴为直筒体,传动轴贯穿轮轴并与轮轴的内壁固定连接,轮轴的顶部开有多个扇形凹槽,多个扇形凹槽沿周向均匀分布,轮轴上开有多个t型凹槽, t型凹槽与扇形凹槽依次交替间隔分布,t型凹槽为盲槽,每个t型凹槽连接一个桨叶,t型凹槽的深度方向与传动轴的轴向相同,t型槽包括彼此连通的翼缘槽部和腹槽部,翼缘槽部在轮轴的顶面和侧面均形成开口,腹槽部在轮轴的顶面形成开口,相邻的扇形凹槽之间的轮轴上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t型凹槽的两侧均设置第一螺纹孔,轮轴盖包括覆盖于轮轴顶面的弧形盖和固定于弧形盖两侧并向下凸出的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分别插入两个相邻的扇形凹槽进行配合固定,弧形盖上开有与第一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桨叶包括插入t型凹槽的t型块和与t型块连接的叶片,t型块与t型凹槽过渡配合,t型块插入t型凹槽对桨叶进行定位。

7、进一步地,桶体的底部形成有面向桶体内部的凸台,凸台的中心开有供驱动下搅拌叶轮的传动轴通过的第二通孔。

8、进一步地,下搅拌叶轮的内侧开有凸型凹槽,凸型凹槽的开口朝下,凸型凹槽包括上槽体和下槽体,上槽体和下槽体均为圆槽,上槽体的内径小于下槽体的内径,下槽体的槽壁上固定有永磁体,下搅拌叶轮的旋向与上搅拌装置下端的上搅拌叶轮旋向相同。

9、进一步地,下搅拌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桶体底部凸台上并与下搅拌叶轮连接的(通过安装于下搅拌叶轮的凸型凹槽上槽体内的阳轴承与下搅拌叶轮连接)的密封罩、从桶体底面以下伸入密封罩内的外磁传动轴、固定于外磁传动轴顶部的外磁体(外磁体环绕并包覆在外磁传动轴顶部外周)、与外磁传动轴远离桶体底部的一端连接的套筒联轴器、用于将外磁传动轴固定于桶体(桶体底部,且在桶体腔体的外部)的隔离罩,套筒联轴器未与外磁传动轴连接的一端(即接近桶体底部的一端)与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驱动器例如可以为电机。优选地,设置下搅拌装置转速略快于上搅拌装置,例如下搅拌装置的转速45-50r/min、上搅拌装置的转速40±2r/min,优选约40r/min,能够加强底部搅拌强度,使底部调和液顺利将沙粒带出,减少底部沙粒沉积和结疤现象。

10、进一步地,密封罩包括贯穿凸台的第二通孔的第一圆筒部、从第一圆筒部外周径向延伸出的第一法兰环、设置于第一圆筒部顶部的轴向凸起(第一法兰环、第一圆筒部、轴向凸起可一体形成),第一圆筒部的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第一法兰环与第一圆筒部同轴心,第一法兰环上方的第一圆筒部位于下搅拌叶轮凸型凹槽的下槽体内且被永磁体环绕,永磁体与第一圆筒部之间保留间隙,第一法兰环下方的第一圆筒部伸入第二通孔内。第一法兰环固定于凸台上,例如可通过螺栓固定于凸台上,例如,凸台的上表面上形成有环绕第二通孔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形状与第一法兰环对应,环形凹槽位于桶体内,在环形凹槽与第一法兰环之间铺设沉入凸台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密封垫、用于在凸台的第二通孔处实现密封,环形凹槽内开有第三螺纹孔,第一法兰环上开有与第三螺纹孔位置相对应的第四螺纹孔(环形密封垫在相应位置也开设有通孔供螺栓穿过),将螺栓插入第四螺纹孔和对应的第三螺纹孔内拧紧即可。

11、优选地,密封垫的尺寸和形状与环形凹槽一致,密封垫环套于第一法兰环下方的第一圆筒部并沉入环形凹槽,密封垫上开有与第四螺纹孔对应的第五螺纹孔。

12、进一步地,隔离罩的截面呈倒立的几字形,隔离罩包括与密封罩的第一圆筒部抵接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桶体(10)、设置于桶体(10)内并用于混合母液和灰乳的上搅拌装置(30)和下搅拌装置(40),上搅拌装置(30)包括延伸至桶体(10)内部的传动轴(302)、与传动轴(302)可拆卸连接的多个上搅拌叶轮(50),下搅拌装置(40)设置于桶体(10)的底部,下搅拌装置(40)包括转动连接于桶体(10)底壁的下搅拌叶轮(401),下搅拌叶轮(401)旋向使得旋转时介质向上翻转以减少沙粒沉积,桶体(10)上开有供母液进入的母液入口(101)、供灰乳进入的灰乳入口(103)及将母液和灰乳混合后形成的调和液输出的沙液出口(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上搅拌装置(30)还包括用于带动传动轴(302)旋转的减速电机(301)和用于支撑固定传动轴(302)的支撑架(303),减速电机(301)固定于桶体(10)的顶部,减速电机(301)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302)连接,桶体(10)顶部开有供传动轴(302)伸出的第一通孔,传动轴(302)的顶端伸出第一通孔与减速电机(301)连接,支撑架(303)与传动轴(302)的底端连接,支撑架(303)包括与传动轴(302)底端连接的第一轴承、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外圈和连接于第一轴承和外圈之间并呈发散状分布的多根支撑杆,支撑架(303)设置于沙液出口(107)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最顶端的上搅拌叶轮(50)的旋向与其余上搅拌叶轮(50)的旋向不同,最顶端的上搅拌叶轮(50)的旋向使得介质向下翻转,其余上搅拌叶轮(50)的旋向使得介质向上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每个上搅拌叶轮(50)均包括与传动轴(302)固定连接的轮轴(502)、沿轮轴(502)的周缘均匀分布的多个桨叶(501)及用于将桨叶(501)固定于轮轴(502)的轮轴盖(503),轮轴(502)为直筒体,传动轴(302)贯穿轮轴(502)并与轮轴(502)的内壁固定连接,轮轴(502)的顶部开有多个扇形凹槽(504),多个扇形凹槽(504)沿周向均匀分布,轮轴(502)上开有多个T型凹槽(505), T型凹槽(505)与扇形凹槽(504)依次交替间隔分布,T型凹槽(505)为盲槽,每个T型凹槽(505)连接一个桨叶(501),T型凹槽(505)的深度方向与传动轴(302)的轴向相同,T型槽包括彼此连通的翼缘槽部和腹槽部,翼缘槽部在轮轴(502)的顶面和侧面均形成开口,腹槽部在轮轴(502)的顶面形成开口,相邻的扇形凹槽(504)之间的轮轴(502)上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506),T型凹槽(505)的两侧均设置第一螺纹孔(506),轮轴盖(503)包括覆盖于轮轴(502)顶面的弧形盖(5031)和固定于弧形盖(5031)两侧并向下凸出的限位板(5032),两个限位板(5032)分别插入两个相邻的扇形凹槽(504)进行配合固定,弧形盖(5031)上开有与第一螺纹孔(506)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5033),桨叶(501)包括插入T型凹槽(505)的T型块和与T型块连接的叶片,T型块与T型凹槽(505)过渡配合,T型块插入T型凹槽(505)对桨叶(501)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桶体(10)的底部形成有面向桶体(10)内部的凸台,凸台的中心开设有供驱动下搅拌叶轮(401)的传动轴通过的第二通孔(10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下搅拌叶轮(401)的内侧开有凸型凹槽,凸型凹槽的开口朝下,凸型凹槽包括上槽体和下槽体,上槽体和下槽体均为圆槽,上槽体的内径小于下槽体的内径,下槽体的槽壁上固定有永磁体(402),下搅拌叶轮(401)的旋向与上搅拌装置(30)下端的上搅拌叶轮(50)旋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下搅拌装置(40)还包括固定于桶体(10) 底部凸台上并与下搅拌叶轮连接的密封罩(403)、从桶体底面以下伸入密封罩(403)内的外磁传动轴(406)、固定于外磁传动轴(406)顶部的外磁体(405)、与外磁传动轴(406)远离桶体底部的一端连接的套筒联轴器(407)、用于将外磁传动轴(406)固定于桶体底部的隔离罩(408),套筒联轴器(407)未与外磁传动轴(406)连接的一端与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桶体(10)的顶部设有蒸汽出口(102),蒸汽出口(102)为一段延伸至桶体(10)内部的短管,蒸汽出口(102)的底端与滤气罩(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桶体(10)、设置于桶体(10)内并用于混合母液和灰乳的上搅拌装置(30)和下搅拌装置(40),上搅拌装置(30)包括延伸至桶体(10)内部的传动轴(302)、与传动轴(302)可拆卸连接的多个上搅拌叶轮(50),下搅拌装置(40)设置于桶体(10)的底部,下搅拌装置(40)包括转动连接于桶体(10)底壁的下搅拌叶轮(401),下搅拌叶轮(401)旋向使得旋转时介质向上翻转以减少沙粒沉积,桶体(10)上开有供母液进入的母液入口(101)、供灰乳进入的灰乳入口(103)及将母液和灰乳混合后形成的调和液输出的沙液出口(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上搅拌装置(30)还包括用于带动传动轴(302)旋转的减速电机(301)和用于支撑固定传动轴(302)的支撑架(303),减速电机(301)固定于桶体(10)的顶部,减速电机(301)的动力输出端与传动轴(302)连接,桶体(10)顶部开有供传动轴(302)伸出的第一通孔,传动轴(302)的顶端伸出第一通孔与减速电机(301)连接,支撑架(303)与传动轴(302)的底端连接,支撑架(303)包括与传动轴(302)底端连接的第一轴承、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外圈和连接于第一轴承和外圈之间并呈发散状分布的多根支撑杆,支撑架(303)设置于沙液出口(107)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最顶端的上搅拌叶轮(50)的旋向与其余上搅拌叶轮(50)的旋向不同,最顶端的上搅拌叶轮(50)的旋向使得介质向下翻转,其余上搅拌叶轮(50)的旋向使得介质向上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积沙预灰桶,其特征在于,每个上搅拌叶轮(50)均包括与传动轴(302)固定连接的轮轴(502)、沿轮轴(502)的周缘均匀分布的多个桨叶(501)及用于将桨叶(501)固定于轮轴(502)的轮轴盖(503),轮轴(502)为直筒体,传动轴(302)贯穿轮轴(502)并与轮轴(502)的内壁固定连接,轮轴(502)的顶部开有多个扇形凹槽(504),多个扇形凹槽(504)沿周向均匀分布,轮轴(502)上开有多个t型凹槽(505), t型凹槽(505)与扇形凹槽(504)依次交替间隔分布,t型凹槽(505)为盲槽,每个t型凹槽(505)连接一个桨叶(501),t型凹槽(505)的深度方向与传动轴(302)的轴向相同,t型槽包括彼此连通的翼缘槽部和腹槽部,翼缘槽部在轮轴(502)的顶面和侧面均形成开口,腹槽部在轮轴(502)的顶面形成开口,相邻的扇形凹槽(504)之间的轮轴(502)上开有多个第一螺纹孔(506),t型凹槽(505)的两侧均设置第一螺纹孔(506),轮轴盖(503)包括覆盖于轮轴(502)顶面的弧形盖(5031)和固定于弧形盖(5031)两侧并向下凸出的限位板(5032),两个限位板(5032)分别插入两个相邻的扇形凹槽(504)进行配合固定,弧形盖(5031)上开有与第一螺纹孔(506)的位置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5033),桨叶(501)包括插入t型凹槽(5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必锐杨绍永卞洋张朔玮刘辉赵军颜彬范祥郭志伟卢雪王佳伟李伯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