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挡土墙,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
技术介绍
1、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在挡土墙横断面中,与被支承土体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墙背,与墙背相对的、临空的部位称为墙面,与地基直接接触的部位称为基底,与基底相对的、墙的顶面称为墙顶,基底的前端称为墙趾,基底的后端称为墙踵。挡土墙上设有多个泄水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会造成挡土墙前回填土的流失、墙趾处地基软化、承载力降低,容易造成挡土墙坍塌,甚至发生滑坡,威胁周边的建筑设施的安全,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以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多个透水板,所述墙体的两侧均设有多个与凹槽连通的透水槽,多个所述透水板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凸缘,多个所述透水板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水位监测传感器的测试孔,左右相邻的两个透水板之间均设有二次灌浆配筋通道。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板两侧的凸缘与透水板的顶部以及底部配合,利于上下两个透水板的拼接,左右相邻的两个透水板之间均设有二次灌浆配筋通道,方便配置钢筋和浇筑混凝土,进而能够提高整体的强度和抗荷载能力,墙体一侧的水经透水槽进入凹槽中,透水板不影响水的流过,凹槽中的多个透水板能够对泥土进行阻挡,进而
4、具体的,所述墙体的顶端设有混凝土防护层,所述混凝土防护层上设有多个测试孔。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防护层能够提高墙体的稳定性,能够对墙体的顶部及顶部附近的土壤进行保护。
6、具体的,所述混凝土防护层的顶端设有多个绿化区。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凝土防护层顶部设置绿化区,方便种植树木等,利于美化环境。
8、具体的,所述混凝土防护层的顶端开设有井字形的排水沟。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沟的设置,利于混凝土防护层上水的排出。
10、具体的,多个所述透水板均采用透水材料制成。
11、具体的,多个所述透水板和凸缘的表面均设有透水布。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布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泥土的流失,提高安全性。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透水板两侧的凸缘与透水板的顶部以及底部配合,利于上下两个透水板的拼接,左右相邻的两个透水板之间均设有二次灌浆配筋通道,方便配置钢筋和浇筑混凝土,进而能够提高整体的强度和抗荷载能力,墙体一侧的水经透水槽进入凹槽中,透水板不影响水的流过,凹槽中的多个透水板能够对泥土进行阻挡,进而能够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安全性,通过将水位监测传感器安装在测试孔内,方便监测水位高低,帮助管理人员判断危险区域及分布位置。
15、(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混凝土防护层能够提高墙体的稳定性,能够对墙体的顶部及顶部附近的土壤进行保护,排水沟的设置,利于混凝土防护层上水的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多个透水板(2),所述墙体(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与凹槽连通的透水槽(3),多个所述透水板(2)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凸缘(5),多个所述透水板(2)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水位监测传感器的测试孔(4),左右相邻的两个透水板(2)之间均设有二次灌浆配筋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顶端设有混凝土防护层(6),所述混凝土防护层(6)上设有多个测试孔(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防护层(6)的顶端设有多个绿化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防护层(6)的顶端开设有井字形的排水沟(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水板(2)均采用透水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多个透水板(2),所述墙体(1)的两侧均设有多个与凹槽连通的透水槽(3),多个所述透水板(2)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凸缘(5),多个所述透水板(2)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水位监测传感器的测试孔(4),左右相邻的两个透水板(2)之间均设有二次灌浆配筋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环境智能终端的渗透性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顶端设有混凝土防护层(6),所述混凝土防护层(6)上设有多个测试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彤,姜文佳,罗漫桦,陈晓彬,赵美雯,孟正华,马英平,孙靖淳,王龙委,王若伟,庞家福,陈宏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