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装载机轮边液压马达四驱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装载机轮边液压马达四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1985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装载机轮边液压马达四驱系统,柱塞泵的PA口与分流模组的A口连接,分流模组的A1口与左后马达的A口连接,分流模组的A2口与右后马达的A口连接;左后马达的R口与左前马达的A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左前马达的R口与柱塞泵的PB口连接;右后马达的R口与右前马达的A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连接,右前马达的R口与柱塞泵的PB口连接;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节流阀;第一电磁换向阀处于常通状态,第一电磁换向阀旁有一节流阀,能使两前轮马达的油液在转向时进行微量调节,即有部分液压油可经第一管路流至第二管路,或第二管路流至第一管路,避免轮胎加速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载机领域,特别是一种装载机轮边液压马达四驱系统


技术介绍

1、灵活小巧是小型多功能装载机的一大特点,此类产品经常在狭小空间内作业,因此要求产品结构紧凑、尺寸越小越好,传统的桥驱结构会增大产品尺寸,与设计理念相悖,采用轮边马达代替驱动桥,便于产品空间布置,进一步压缩产品尺寸,提升驱动性能,但相比于驱动桥,如何解决转向时的左右马达差速以及实现四驱功能成为了本领域研究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转向时的左右马达差速以及实现轮边马达四驱功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装载机轮边液压马达四驱系统,包括:用于驱动左前轮的左前马达;用于驱动左后轮的左后马达;用于驱动右前轮的右前马达;用于驱动右后轮的右后马达;分流模组,所述柱塞泵的pa口与所述分流模组的a口连接,所述分流模组的a1口与所述左后马达的a口连接,所述分流模组的a2口与所述右后马达的a口连接,a1口、a2口之间设置有并联节流阀;所述左后马达的r口与所述左前马达的a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左前马达的r口与所述柱塞泵的pb口连接;所述右后马达的r口与所述右前马达的a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连接,所述右前马达的r口与所述柱塞泵的pb口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磁换向阀、节流阀;

4、在本方案中,左前马达、右前马达固定在前车架上,右后马达、左后马达固定在后车架上;

5、左前马达、左后马达串联为一组,右前马达、右后马达串联为一组,再将上述两组进行并联;柱塞泵的液压油经pa口进入至分流模组,分流模组经a1口、左后马达、左前马达、pb口流出,分流模组经a2口、右后马达、右前马达、pb口流出;

6、前后车架采用铰接结构,在转向时,前车架转向幅度更大,左前马达、右前马达之间的流量差异更为明显;因此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之间设一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处于常通状态,第一电磁换向阀旁有一节流阀,能使两前轮马达的油液在转向时进行微量调节,即有部分液压油可经第一管路流至第二管路,或第二管路流至第一管路,避免前轮胎加速磨损;

7、上述节流阀是针对左前马达、右前马达的差速调整,a1口、a2口之间设置的并联节流阀是针对左后马达、右后马达的差速调整,避免后轮胎加速磨损。

8、为了说明分流模组的具体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所述分流模组包括:分配阀,其输入端与所述分流模组的a口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分流模组的a1口、分流模组的a2口连接;与所述分配阀并联设置的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所处的第三管路分别连接所述分流模组的a口、分流模组的a1口;所述第三电磁换向阀所处的第四管路分别连接所述分流模组的a口、分流模组的a2口;当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处于常通状态时,所述分配阀处于功能失效状态;当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分配阀处于功能开启状态。

9、在本方案中,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液压油经分配阀1:1向右后马达、左后马达流入;进入左右两侧马达的流量将被1:1分配,左右两侧马达都将有油液驱动,装载机实现四驱功能,改善了车辆在光滑和不平整表面的牵引力;

10、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处于开启状态时,分配阀失效,进入左右两侧马达的液压流量由马达负载即路况决定,此时两侧轮胎实现差速功能。

11、为了避免马达产生吸空现象,本专利技术采用低压补充油管,其通过单向阀分别连接所述分流模组的a1口、分流模组的a2口,以及通过溢流阀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

12、低压油经低压补充油管向a1口、a2口补油,即向左右两侧马达进行补油,避免马达产生吸空现象,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分别并联设置溢流阀并与低压补充油管连接,用于预防装载机行驶过程中因冲击导致的压力骤升,溢流油液回流至低压补充油管中。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装载机轮边液压马达四驱系统,前后车架采用铰接结构,在转向时,前车架转向幅度更大,左前马达、右前马达之间的流量差异更为明显;因此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之间设一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一电磁换向阀处于常通状态,第一电磁换向阀旁有一节流阀,能使两前轮马达的油液在转向时进行微量调节,即有部分液压油可经第一管路流至第二管路,或第二管路流至第一管路,避免轮胎加速磨损;当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同时处于断开状态时,左右两侧马达串联,同时进入左右两侧马达的油液被1:1分配,装载机处于四驱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载机轮边液压马达四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驱动左前轮的左前马达;用于驱动左后轮的左后马达;用于驱动右前轮的右前马达;用于驱动右后轮的右后马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轮边液压马达四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模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载机轮边液压马达四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载机轮边液压马达四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驱动左前轮的左前马达;用于驱动左后轮的左后马达;用于驱动右前轮的右前马达;用于驱动右后轮的右后马达;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佳华梁万福薛温光韩成沙黄金刘佳帅程志衡
申请(专利权)人: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