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192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47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其中电池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芯,容置于壳体中;电芯引出极性相反的极耳;顶盖,扣合于开口;顶盖上设有极性相反的极柱;极柱内形成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极耳的空腔,且极柱的至少一侧开设槽口并通过封口片密封槽口,其中,空腔的高度≥极耳向极柱内顶壁延伸的长度。本技术提供的电池中极耳不需要进行折弯后和极柱连接,形成极耳的箔材不易断裂,提供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指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动汽车领域,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池由箱体和容纳于箱体内的多个电池单体组成。其中,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不论在安全性方面,还是循环使用寿命上均有着较高的要求。

2、现有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单体,在制造时,在集流体上涂覆活性物质层然后进行裁切,获得由涂覆有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记为活性物质涂覆部)和未涂覆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记为极耳片)组成的极片,然后将正负极片和隔离膜按顺序层叠或卷绕获得一个电极组件,电极组件中多个极耳片层叠设置形成极耳部,极耳部本身形成导电部,或极耳部与转接片连接形成导电部,活性物质涂覆部与导电部形成电芯组件。电池单体的壳体上设置有极柱,且极柱面向活性物质涂覆部一侧的表面为极柱内端面。相关技术中,导电部一般折弯后与极柱内端面焊接。

3、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下:(1)折弯角度过大会增大耳部的内阻,影响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充电效率;(2)折弯容易导致金属箔即导电部断裂,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3)折弯后的导电部太硬或者太软都会对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一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池,包括:

4、壳体,具有开口;

5、电芯,容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电芯引出极性相反的极耳;

<p>6、顶盖,扣合于所述开口;所述顶盖上设有极性相反的极柱;所述极柱内形成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所述极耳的空腔,且所述极柱的至少一侧开设槽口并通过封口片密封所述槽口,其中,所述空腔的高度≥所述极耳向所述极柱内顶壁延伸的长度。

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柱通过绝缘组件和所述顶盖绝缘且密封地连接;所述顶盖沿其厚度方向设有第一极柱孔,所述极柱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极柱孔;所述绝缘组件包括密封件和绝缘件,所述密封件包围所述极柱且密封所述第一极柱孔,所述绝缘件分隔所述电芯和所述顶盖。

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的一侧形成有向所述电芯方向凸出的多个支撑部。

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柱包括本体,围绕所述本体形成第一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一极柱孔形成配合;所述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过所述第一极柱孔和所述绝缘件。

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内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用于支撑所述极耳,其中,所述第二延伸部的高度≤所述本体的高度。

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芯之间设有衬套。

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设有防爆阀。

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和所述壳体为一体成型。

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池。

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电池或如上述所述的电池模组。

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7、本技术所述的电池中极耳可直接以竖直状态与极柱焊接,极耳无需折弯,金属箔不易断裂,减少电池的能量损失,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18、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可以使极耳牢固地连接到电路中,避免电极松动、意外短路等安全问题,确保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00)通过绝缘组件和所述顶盖(100)绝缘且密封地连接;所述顶盖(100)沿其厚度方向设有第一极柱孔(101),所述极柱(20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极柱孔(101);所述绝缘组件包括密封件(400)和绝缘件(500),所述密封件(400)包围所述极柱(200)且密封所述第一极柱孔(101),所述绝缘件(500)分隔所述电芯(700)和所述顶盖(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500)的一侧形成有向所述电芯(700)方向凸出的多个支撑部(5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00)包括本体(201),围绕所述本体(201)形成第一延伸部(202),第一延伸部(202)和所述第一极柱孔(101)形成配合;所述本体(201)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203),所述连接部(203)穿过所述第一极柱孔(101)和所述绝缘件(5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01)内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204),所述第二延伸部(204)用于支撑所述极耳(701),其中,所述第二延伸部(204)的高度≤所述本体(201)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0)和所述电芯(700)之间设有衬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0)设有防爆阀(8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0)和所述壳体(600)为一体成型。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

10.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00)通过绝缘组件和所述顶盖(100)绝缘且密封地连接;所述顶盖(100)沿其厚度方向设有第一极柱孔(101),所述极柱(20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极柱孔(101);所述绝缘组件包括密封件(400)和绝缘件(500),所述密封件(400)包围所述极柱(200)且密封所述第一极柱孔(101),所述绝缘件(500)分隔所述电芯(700)和所述顶盖(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500)的一侧形成有向所述电芯(700)方向凸出的多个支撑部(5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00)包括本体(201),围绕所述本体(201)形成第一延伸部(202),第一延伸部(202)和所述第一极柱孔(101)形成配合;所述本体(201)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笑徐军伟丁坤荣凯朱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