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指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在电动汽车领域,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电池由箱体和容纳于箱体内的多个电池单体组成。其中,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不论在安全性方面,还是循环使用寿命上均有着较高的要求。
2、现有相关技术中的电池单体,在制造时,在集流体上涂覆活性物质层然后进行裁切,获得由涂覆有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记为活性物质涂覆部)和未涂覆活性物质层的集流体(记为极耳片)组成的极片,然后将正负极片和隔离膜按顺序层叠或卷绕获得一个电极组件,电极组件中多个极耳片层叠设置形成极耳部,极耳部本身形成导电部,或极耳部与转接片连接形成导电部,活性物质涂覆部与导电部形成电芯组件。电池单体的壳体上设置有极柱,且极柱面向活性物质涂覆部一侧的表面为极柱内端面。相关技术中,导电部一般折弯后与极柱内端面焊接。
3、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下:(1)折弯角度过大会增大耳部的内阻,影响电池的输出功率和充电效率;(2)折弯容易导致金属箔即导电部断裂,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3)折弯后的导电部太硬或者太软都会对电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带来一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和用电装置。
2、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电池,包括:
4、壳体,具有开口;
5、电芯,容置于所述壳体中;所述电芯引出极性相反的极耳;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00)通过绝缘组件和所述顶盖(100)绝缘且密封地连接;所述顶盖(100)沿其厚度方向设有第一极柱孔(101),所述极柱(20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极柱孔(101);所述绝缘组件包括密封件(400)和绝缘件(500),所述密封件(400)包围所述极柱(200)且密封所述第一极柱孔(101),所述绝缘件(500)分隔所述电芯(700)和所述顶盖(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500)的一侧形成有向所述电芯(700)方向凸出的多个支撑部(5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00)包括本体(201),围绕所述本体(201)形成第一延伸部(202),第一延伸部(202)和所述第一极柱孔(101)形成配合;所述本体(201)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203),所述连接部(203)穿过所述第一极柱孔(101)和所述绝缘件(5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0)和所述电芯(700)之间设有衬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0)设有防爆阀(8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0)和所述壳体(600)为一体成型。
9.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
10.一种用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或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00)通过绝缘组件和所述顶盖(100)绝缘且密封地连接;所述顶盖(100)沿其厚度方向设有第一极柱孔(101),所述极柱(20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极柱孔(101);所述绝缘组件包括密封件(400)和绝缘件(500),所述密封件(400)包围所述极柱(200)且密封所述第一极柱孔(101),所述绝缘件(500)分隔所述电芯(700)和所述顶盖(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500)的一侧形成有向所述电芯(700)方向凸出的多个支撑部(5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200)包括本体(201),围绕所述本体(201)形成第一延伸部(202),第一延伸部(202)和所述第一极柱孔(101)形成配合;所述本体(201)沿第一方向延伸形成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笑,徐军伟,丁坤,荣凯,朱华君,
申请(专利权)人:星恒电源滁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