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油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1857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油封结构,降低涡端润滑油的泄露。包括轴承壳、轴承座、涡轮轴,所述涡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轴承壳内,轴承壳、轴承座的前端之间设有回油腔,轴承座的前端面上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二涡端油封结构,涡轮轴的前端呈台阶轴状,第二涡端油封结构、涡轮轴台阶面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涡端油封结构、涡轮轴、轴承之间围合成第一挡油腔;轴承壳对应涡轮轴前端大径段的部位设有轴承壳油封结构,轴承壳的前端面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一涡端油封结构,第一涡端油封结构、第二涡端油封结构外表面、轴承壳油封结构围合成第二挡油腔,回油腔与第二挡油腔的外端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涡轮增压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油封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润滑油会从增压器的轴承壳与涡轮的配合面泄漏进入涡轮壳,出现涡端漏油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密封结构比较简单,当增压器运行在高速工况时,靠近涡端的润滑油被涡轮轴甩起,被甩起的润滑油未被严密阻挡,进而通过轴承壳和涡轮轴的配合间隙泄漏。涡端漏油会造成涡轮轴和浮动轴承发生干摩擦而引起温度过高损伤涡轮轴、浮动轴承等转动件,严重时影响到柴油机转动件的润滑进而引发柴油机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油封结构,降低涡端润滑油的泄露。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油封结构,包括轴承壳、轴承座、涡轮轴,所述涡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轴承壳内,

4、轴承壳、轴承座的前端之间设有回油腔,轴承座的前端面上设有向前延伸的第二涡端油封结构,涡轮轴的前端呈台阶轴状,第二涡端油封结构、涡轮轴台阶面之间留有间隙,第二涡端油封结构、涡轮轴、轴承之间围合成第一挡油腔;

5、轴承壳对应涡轮轴前端大径段的部位设有轴承壳油封结构,轴承壳的前端面上设有径向延伸的第一涡端油封结构,第一涡端油封结构、第二涡端油封结构外表面、轴承壳油封结构围合成第二挡油腔,回油腔与第二挡油腔的外端连通。

6、优选地,第二涡端油封结构的内表面、外表面上分别沿周向开有若干槽。

>7、优选地,第二涡端油封结构内表面上的槽从后向前逐渐加深。

8、优选地,第一涡端油封结构、第二涡端油封结构成型在轴承座上。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密封结构的设计使得形成两个挡油腔,其组成两道涡端油封,多层次油封大大降低涡端润滑油的泄露。

11、涡端油封的一体式结构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降低了加工和装配难度,增强了其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油封结构,包括轴承壳、轴承座、涡轮轴,所述涡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轴承壳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涡端油封结构的内表面、外表面上分别沿周向开有若干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涡端油封结构内表面上的槽从后向前逐渐加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涡端油封结构、第二涡端油封结构成型在轴承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油封结构,包括轴承壳、轴承座、涡轮轴,所述涡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轴承壳内,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流涡轮增压器涡端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涡端油封结构的内表面、外表面上分别沿周向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洪刘扬袁源周金华何小均王净何福勇袁小平彭婉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