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里程低,电加热的制热能耗高,现用的制冷剂r134a面临法规压力,需要替换;r134a/r1234yf热泵系统运行范围窄,在-15℃以下的低温环境无法保证使用。同时,新能源汽车制冷、制热量需求更高,有制冷制热需求的设备/零部件多,由于目前的热管理系统中零部件分散,使用管路将压缩机、换热器、膨胀阀等部件连接,制冷剂泄漏风险高,且制冷剂充注量大。
2、r290(丙烷)是一种有望在乘用车推广的天然制冷剂,其对环境无害,低温制热性能好,成本低,其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低于r134a和r1234yf,临界温度与r134a相当,是一种热力性能较理想的制冷剂。但r290是一种易燃的制冷剂,根据其他行业的应用经验,其在单系统内的充注量将受到严格限制。且使用过程中的泄漏风险需要控制。
3、使用间接式制冷系统,如通过载冷剂与制冷剂换热,再将冷热流体传输至整车各处以实现制冷和制热功能,并使用连接接口直接连接零部件,可以解决泄露风险大、制冷剂充注量多的问题。相较于直接式换热,间接换热的缺点是换热效率较低,存在换热损失,在系统启动阶段,因载冷剂的热容较大,达到一定的制冷制热效果的时间长于直接换热系统,整体的cop(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间的比值)较低。在间接式制冷系统中,压缩机作为系统中的核心零部件,其运转速度、开关机需要接受上位机的指令,未集成传感器数据接收和膨胀阀控制等功能,多个电子控制单元(ecu)协同运转、互相传输命令,系统能效、可靠性、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及电动汽车,该热管理集成模块采用流道平板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减小了制冷剂泄漏的风险;同时,使用的回热器增加阀前过冷度,提高制冷量,降低了所需压缩机的转速或排量,以及增加的过冷段长度,实现了储存多余制冷剂、应对微小泄漏的功能。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包括流道平板、压缩机、冷凝器、回热器、蒸发器、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
3、所述流道平板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一载冷剂进口和第一载冷剂出口、第二载冷剂进口和第二载冷剂出口;
4、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冷凝器的制冷剂通道、所述第一通道、所述回热器的一制冷剂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蒸发器的制冷剂通道、所述第三通道、所述回热器的另一制冷剂通道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依次连接,所述第一膨胀阀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
5、所述第四通道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所述第二膨胀阀设置于所述第四通道,且控制所述第二膨胀阀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分别流向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的制冷剂的流量;
6、所述第一载冷剂进口和第一载冷剂出口分别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载冷剂通道的两端;
7、所述第二载冷剂进口和所述第二载冷剂出口分别连接所述蒸发器的载冷剂通道的两端。
8、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一膨胀阀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
9、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
10、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11、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压缩机吸气口的第三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三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和第三压力传感器。
1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冷剂出口的第四温度传感;和/或
13、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载冷剂出口的第五温度传感器。
14、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控制单元;
15、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控制所述第一膨胀阀的状态和第二膨胀阀的状态。
16、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采集和处理第一传感器组件、第二传感器组件、第三传感器组件、第四温度传感和第五温度传感器的数据。
17、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控制单元集成于所述压缩机的控制器中。
18、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减振单元;和/或
19、所述回热器和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减振单元。
20、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减振单元包括波纹管和套设于所述波纹管的隔振环。
21、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
22、本技术的热管理集成模块采用流道平板实现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无需在各个部件之间使用管道,减小了制冷剂泄漏的风险;同时,使用的回热器一方面可以增加阀前过冷度,提高制冷量,从而降低了所需压缩机的转速或排量,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的过冷段长度,实现了储存多余制冷剂、应对微小泄漏的功能;最重要的是热管理集成模块在超低温制热和制热启动阶段,可以调节第一膨胀阀,使得压缩机的排气口排出的部分气体从第一膨胀阀直接流向压缩机的吸气口,以拓宽系统的最低可制热的温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平板、压缩机、冷凝器、回热器、蒸发器、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压缩机吸气口的第三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三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和第三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冷剂出口的第四温度传感;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控制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采集和处理第一传感器组件、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集成于所述压缩机的控制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减振单元;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单元包括波纹管和套设于所述波纹管的隔振环。
11.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平板、压缩机、冷凝器、回热器、蒸发器、第一膨胀阀和第二膨胀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通道的第一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压缩机吸气口的第三传感器组件,所述第三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和第三压力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理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集成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载冷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生礼,陶宏,朱杰,黄志刚,曲冬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