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护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
技术介绍
1、生活中存在各种热灾害,如高温火灾、高温蒸汽、高温液体飞溅。为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耐高温防护服应运而生。耐高温防护服是对在蒸汽、高温液体喷溅等特种施工环境下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防护的防护用品。
2、常用的耐高温防护服在穿戴时通常将袖子扎在防护手套内、裤腿扎在防护靴内。当出现高温液体喷溅或喷淋时,高温液体会沿着袖子流入防护手套内、沿着裤腿流入防护靴内,进而接触裸露的手臂和小腿皮肤,造成皮肤烧伤,甚至危害生命。
3、在医用领域,cn212545738u公开了一种防护服,包括防护衣和防护裤,所述防护衣的一侧设置有导电绸,所述导电绸的一侧固定有pu钩,所述pu钩的一侧安装有永磁体,所述防护衣的侧面设置有防护袖,所述防护袖的下侧放置有防护手套,所述防护手套的上端设置有橡皮束紧带,所述防护袖的内侧靠近橡皮束紧带设置有pu支撑环,所述pu支撑环外侧的两端固定有凸块,所述防护衣的下侧设置有防护裤。该防护服没有防护靴,且材质也不适用于高温蒸汽、液体飞溅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防护效果好且成本低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包括:
2、防护服本体,以及与该防护服本体分别可拆卸密封连接的防护头罩、防护手套和防护靴;
3、其中,所
4、所述防护头罩的前部设有面罩和呼吸器;
5、所述防护服本体和所述防护头罩均为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复合面料,包括依次设置的蒸汽阻隔层、隔热中层以及里层;
6、其中,所述蒸汽阻隔层由腈氯纶、阻燃粘胶和芳纶纤维形成的混纺织物层及复合于混纺织物层内侧面的ptfe膜构成;
7、所述隔热中层由多孔真空硅材料层和复合在多孔真空硅材料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耐保温纤维层构成;所述多孔真空硅材料层采用真空交联气化高压干燥制备工艺将多孔氧化真空硅石材料与高分子骨架材料制备而成,所述耐保温纤维层为耐保温纤维平纹布或耐保温纤维毡;
8、所述里层为由耐高温阻燃芳纶纤维和阻燃棉纤维混纺形成的纤维混纺织物层。
9、在一实施方式中,降温马甲,降温马甲包括马甲本体,马甲本体的内部背面和两侧共的设有多个口袋,口袋用于放置相变材料制成的可重复使用的降温冰袋。
1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马甲的内里铺设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连接压缩制冷机,通过压缩制冷机输送冷风至循环管道,压缩制冷机可拆卸地设置在降温马甲的后背一侧。
11、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降温马甲内里铺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连接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用于对循环水箱内的水进行制冷后输送至循环管道,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连接有便携式电源。
12、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混纺织物层按照质量比由40%-50%腈氯纶、20%-30%阻燃粘胶和20%-30%芳纶纤维混纺纱线织造而成,所述混纺织物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70~190g/m2,厚度为0.5~0.7mm;
13、所述多孔真空硅材料层的厚度为0.3~0.7mm,细孔径为10~40nm,孔隙率>97%,密度<0.03g/ml,导热系数最低值为0.014w/m·k;
14、所述纤维混纺织物层为按照质量比由65~75%间位芳纶纤维和25~35%阻燃棉纤维混纺纱线织造而成的管道织物,所述纤维混纺织物层单位面积重量为180~220g/m2,厚度为0.5~0.7mm;
15、所述骨架材料为有机纤维材料或无机纤维材料,所述耐保温纤维平纹布为芳纶平纹布、pps平纹布或pbo平纹布,所述耐保温纤维毡为芳纶纤维毡、pps纤维毡或pbo纤维毡。
16、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复合面料在水温95℃,流量为40±1ml/s的条件下,二度烧伤时间>1200s,在蒸汽温度为100℃,蒸汽压力为50kpa条件下,二度烧伤时间>900s。
17、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呼吸器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包括:
18、背托组件,包括肩带和腰带和瓶托;
19、气瓶,置于瓶托中,气瓶的出气口设有减压阀,通过高压管连接防护面罩,防护面罩的进气口设有供气阀。
20、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头罩包括头罩本体以及与该头罩本体的下部连接的环状围兜片,
21、所述头罩本体的下部和所述防护服本体的领口部之间通过密封防水拉链相连接,
22、所述环状围兜片的前部的边缘处和所述防护服本体前部的对应部位之间通过至少一对相互吸合的磁块相连接。
23、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衣袖与所述防护手套之间、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裤腿与所述防护靴之间均通过密封连接结构相连接,
24、所述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相互密封卡合的第一环形卡合件和第二环形卡合件;
25、所述第一环形卡合件设置在对应的所述衣袖内且位于袖口上方、或对应的所述裤腿内且位于裤腿口上方,
26、所述第一环形卡合件的外周面与对应的所述衣袖或所述裤腿的内表面密封连接;
27、所述第二环形卡合件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防护手套的手套口内、或对应的所述防护靴的靴口内;
28、所述第二环形卡合件的外周面与对应的所述手套口或所述靴口的内表面密封连接。
29、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袖口处和所述裤腿口处均设有可收紧件,所述防护服本体的一侧肩部至另一侧臀部设有斜拉式门襟,该斜拉式长门襟通过从上往下依次间隔布置的多对相互粘合的魔术贴相连接,并将里部采用防水型拉链拉合的开口遮盖。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中,防护服本体为连体式结构,且连接的防护头罩、防护手套和防护靴均为可拆卸密封连接。即整个防护服实现了全密封整体防护,采用可拆卸连接防护头罩、防护手套和防护靴,方便穿戴。更重要的是,防护服本体和所述防护头罩密封连接可有效防止高温液体和蒸汽渗透,对人体进行全方位的保护。本申请防护服所采用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复合面料里外有3层,其中蒸汽阻隔层由腈氯纶、阻燃粘胶和芳纶纤维的混纺织物层及复合于混纺织物层内侧的ptfe膜构成;隔热中层由多孔真空硅材料层和复合在多孔真空硅材料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耐保温纤维层构成,里层为由耐高温阻燃芳纶纤维和阻燃棉纤维混纺形成的纤维混纺织物层。通过多层复合结构形成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复合面料,具有非常好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渗透、耐高温和隔热功能,可以适用于95℃高温环境,并具有良好的穿着舒适性,更进一步地,本申请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复合面料的价格便宜,相对于含有聚酰亚胺气凝胶材质的高温液体和蒸汽防护面料,价格可以降低50%以上,因此其功能更好,价格更低,更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 ,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温马甲,降温马甲包括马甲本体,马甲本体的内部背面和两侧共的设有多个口袋,口袋用于放置相变材料制成的可重复使用的降温冰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马甲的内里铺设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连接压缩制冷机,通过压缩制冷机输送冷风至循环管道,压缩制冷机可拆卸地设置在降温马甲的后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马甲内里铺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连接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用于对循环水箱内的水进行制冷后输送至循环管道,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连接有便携式电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复合面料在水温95℃,流量为40±1mL/s的条件下,二度烧伤时间>1200s,在蒸汽温度为100℃,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器为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 ,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降温马甲,降温马甲包括马甲本体,马甲本体的内部背面和两侧共的设有多个口袋,口袋用于放置相变材料制成的可重复使用的降温冰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马甲的内里铺设有循环管道,循环管道连接压缩制冷机,通过压缩制冷机输送冷风至循环管道,压缩制冷机可拆卸地设置在降温马甲的后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高温液体和蒸汽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马甲内里铺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连接半导体制冷模块,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用于对循环水箱内的水进行制冷后输送至循环管道,所述半导体制冷模块连接有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毅,欧可,朱达辉,杨晓春,仲德明,汤松,罗武装,周浩,黄光,徐凯,石琨,曹振兴,李荣飞,夏真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