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开关。
技术介绍
1、目前大功率需求越来越多,宽范围输入,宽范围输出的拓扑如移相全桥,硬全桥,硬半桥,有限双极性全桥都有上下管直通问题,只有双管正激没有直通问题,但是双管正激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既克服了直通问题,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包括:第一双管正激变换器、第二双管正激变换器、吸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一变压器t1、第二变压器t2;
3、所述第一双管正激变换器包括:第一mos管vt1、第三mos管vt3;所述第一mos管vt1的栅极接pwm1,第一mos管vt1的漏极接母线电压vbulk,一mos管vt1的源极接第一变压器t1原边第一端,第一变压器t1原边第二端接第二变压器t2第二绕组第一端;第二变压器t2第二绕组第二端接第三mos管vt3的漏极,第三mos管vt3的栅极接pwm3,第三mos管vt3的源极接地;
4、所述第二双管正激变换器包括:第二mos管vt2、第四mos管vt4;第二mos管vt2的栅极接pwm2,第二mos管vt2的漏极接母线电压vbulk,第二mos管vt2的源极经第一变压器t1次边绕组后连接第二变压器t2原边第一绕组第一端;第二变压器t2原边第一绕组第二端接第四mos管vt4的漏极连接;第四mos管vt4的栅极接pwm4,第四mos管vt4的源极接地;
5
6、所述吸收电路输入端与第二变压器t2次边绕组连接;输出电路与吸收电路输出端连接。
7、所述吸收电路包括四个子吸收电路,每个子吸收电路通过一个电阻与电容串联后的整体再与一个二极管并联构成。
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将双管正激改进为交错的双管正激,再增加辅助器件实现软开关,这样效率也提高了,也没有直通问题,控制上采用有限双性模式,移相控制模式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控制模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交错正激软开关电路具有以下优点:
9、1、与传统的交错双管正激相比,原边减少了两颗二极管,结构简单;
10、2、没有直通状态;
11、3、输出整流管可以做到基本没尖峰;由于原边串联了1:1的反激变压器,相当于电感,本支路工作时,改变本支路的电流斜率,从而减小了输出整流二极管尖峰,同时通过耦合的作用将另一支路的mos结电容抽空,为下一周期另一支路实现zvs做准备;
12、4、原边mos管可以实现zvs开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双管正激变换器、第二双管正激变换器、吸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一变压器T1、第二变压器T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MOS管VT4,第二变压器原边第二绕组第二端与第四MOS管VT4的漏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二极管VD1,第一二极管VD1的负极接第一MOS管VT1的源极,第一二极管VD1正极接第二变压器T2原边第一绕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二极管VD2,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接第二MOS管VT2的源极,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接第二变压器T2原边第二绕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电路包括四个子吸收电路,每个子吸收电路通过一个电阻与电容串联后的整体再与一个二极管并联构成;具体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电路包括:第五电容COS5、第七二极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双管正激变换器、第二双管正激变换器、吸收电路以及输出电路;还包括第一变压器t1、第二变压器t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mos管vt4,第二变压器原边第二绕组第二端与第四mos管vt4的漏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二极管vd1,第一二极管vd1的负极接第一mos管vt1的源极,第一二极管vd1正极接第二变压器t2原边第一绕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错正激软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二极管vd2,第二二极管vd2的负极接第二mos管vt2的源极,第二二极管vd2的正极接第二变压器t2原边第二绕组第二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全芳,谢茂军,阎铁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特隆美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