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银胶,具体是一种烧结银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导电银胶,作为一种具备导电特性的胶黏剂,主要由基体树脂和导电填料(例如银粉)构成。这种材料在固化或干燥后能够建立起导电通路,实现不同材料之间的电连接。它在电子元件和组件的封装与粘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微电子装配领域,导电银胶正逐渐取代传统的锡焊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压银胶通过热压工艺填充间隙,形成紧密的导电通路,从而提升银胶的使用性能。然而,这一工艺较为复杂,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且在压力烧结过程中可能会对电子器件造成损害。相比之下,无压银胶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电子元件,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
3、尽管如此,无压银胶由于缺乏压力辅助,难以形成致密的烧结结构,这影响了其机械性能。在经过老化试验或冲击试验后,无压银胶容易产生界面分层,进而导致键合和电连接失效。因此,尽管无压银胶机械性能的不足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技术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因此提供了一种烧结银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烧结银胶材料可在低温无压条件下烧结,且烧结后银胶机械性能好。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烧结银胶材料,包括a组分和b组分;
4、a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制备原料:100份银粉填料、5~13份树脂、3~8份改性pvb和0.2~2份稀释剂;
5、较佳地,所述a组分包括以下
6、b组分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制备原料:100份芳香胺固化剂和0.1~1份促进剂;
7、所述改性pvb的制备原料包括pvb(聚乙烯醇缩丁醛,cas号:63148-65-2)和改性剂;其中,所述改性剂为doa或deha;
8、所述银粉填料包括片状银粉和颗粒银粉;所述颗粒银粉为球状银粉或类球状银粉。
9、本专利技术中,所述a组分: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5~15;较佳地,所述a组分: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8~10;例如100:9。
1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改性pvb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制备原料:100份pvb和10~35份改性剂;较佳地,所述改性pvb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制备原料:100份pvb和15~25份改性剂。
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改性pvb由以下质量份的制备原料组成:100份pvb、10~35份改性剂和150~250份dmf;较佳地,所述改性pvb由以下质量份的制备原料组成:100份pvb、15~25份改性剂和180~230份dmf。
1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改性pvb的制备方法为将pvb和改性剂混合加热、脱泡、干燥即可;
13、其中,所述加热温度为85~95℃;所述加热时间为15~30min;
14、所述脱泡的工艺为静置20~50min,例如30min;
15、所述干燥的工艺是在100~130℃下真空干燥3~5h。
16、本专利技术中,pvb通常作为有机载体,而改性pvb相较于pvb还具有更好的物理稳定性,改性剂使pvb在具备更优的抵抗变形的能力,从而提高银胶材料整体的耐用性。
1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pvb的丁醛基70~75%。其中,醛基含量对改性pvb的机械性能影响较大,pvb含70~75%的丁醛基含量时增韧效果最为显著。
1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pvb的粘度为15.0~18.0mpa·s。
19、本专利技术中,按质量份计,所述树脂包括70份双酚a环氧树脂和20~40份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树脂;较佳地,按质量份计,所述树脂包括70份双酚a环氧树脂和25~36份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树脂。
20、本专利技术的树脂配方中,双酚a环氧树脂中还添加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树脂,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树脂可降低标准树脂的粘度,并赋予体系出色的延伸性和抗冲性能;另外,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树脂是一种双官能团环氧树脂活性稀释剂,在常温下粘度低,能够有效降低银胶的粘度,使其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操作性。
21、进一步地,所述双酚a环氧树脂的粘度为8000~12000cps,较佳的为8000~11000cps。
22、进一步地,所述双酚a环氧树脂的环氧当量为176~188g/eq,较佳的为176~184g/eq。
23、进一步地,所述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树脂的环氧当量为310~330g/eq。
24、进一步地,所述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酯树脂的粘度为55~75cps。
25、本专利技术中,按质量份计,所述银粉填料包括15~35份颗粒银粉和55~75份片状银粉;较佳地,按质量份计,所述银粉填料包括15~20份颗粒银粉和60~75份片状银粉。
26、本专利技术中,片状银粉因其片状或鳞片状的形态,能够为银胶提供更多的面接触和线接触,从而增加接触面积,降低电阻率。而颗粒银粉则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涂覆性,但由于其较大的表面能,颗粒银粉可能会发生团聚现象。
27、进一步地,所述片状银粉的d50=1.0~4.0μm。
28、进一步地,所述片状银粉的比表面积为0.2~0.5m2/g。
29、进一步地,所述颗粒银粉的粒径为d50=0.1~0.4μm;较佳的为d50=0.3μm。
30、进一步地,所述颗粒银粉的比表面积为0.80~1.2m2/g。
31、在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片状银粉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这一特性有利于在导电材料中实现更有效的空隙填充,进而构建出均匀分布的导电网络。此外,颗粒银粉的引入旨在优化银胶的流动性能,同时通过提升堆积密度和降低孔隙率,增强了导电网络的致密性。这种结构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导电材料的整体性能,确保电子元件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和可靠。
32、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稀释剂为环氧丙烷丁基醚或环氧丙烷苯基醚。
3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
3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芳香胺固化剂为moea。
35、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烧结银胶材料的剪切强度>55mpa,较佳的为56~69mpa。
3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烧结银胶材料的体积电阻率<5×10-6ω·cm,较佳的为3.9×10-6~4.8×10-6ω·cm,更佳的为4.0×10-6~4.7×10-6ω·cm。
37、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烧结银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8、s1.将片状银粉、树脂、促进剂和稀释剂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
39、s2.将改性pvb和颗粒银粉研磨,得到第二混合物;
40、s3.将第一混合物和第二混合物混合、过滤即可得到a组分。
41、在本专利技术中,s1阶段所采用的片状银粉因其二维结构,在加入树脂等主体成分后能够有效地填充孔隙。这种结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5~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①~④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①~②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①~④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①~③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①~③中的至少一种: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①~②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①~⑤中的至少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所述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5~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①~④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①~②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烧结银胶材料,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①~④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国金,刘芳波,周欢,何禹震,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创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