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模式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1、在通信设备之间的有线通信业务中,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具体的,传输模式包括全双工模式和半双工模式。全双工通信允许两个通信设备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半双工通信允许两个通信设备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2、不同的传输模式适应不同的通信场景,传输模式由通信设备的电路决定,在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用户不同的通信场景,用户需要准备两种通信设备。
3、然而,该种方法需要根据通信场景切换通信设备,导致通信的操作复杂度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模式切换电路,用以降低通信的操作复杂度。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模式切换电路,包括:包括:收发器、反相器、微控制器处理单元mcu、以及nmos管,其中,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反相器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mcu连接,所述nmos管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的电平状态;所述反相器的输出引脚与所述收发器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入引脚与所述mcu连接,所述反相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的电平状态;所述mcu与所述收发器连接,所述mcu通过向所述nmos管和所述收发器发送电平信号,以控制所述收发器的通信模式,所述通信模式为全双工模式或者半双工模式。
3、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cu包括发送数据引脚、接收数据引脚、以及控制引脚,其中,所述发送数据引脚与所述收发器连接,所述mcu
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器包括数据输入引脚、驱动使能引脚、接收输出引脚、以及接收使能引脚,其中,所述数据输入引脚与所述发送数据引脚以及所述反相器的输入引脚连接;所述驱动使能引脚与所述反相器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接收输出引脚与所述接收数据引脚连接;所述接收使能引脚与所述nmos管的漏极以及所述反相器的输出引脚连接。
5、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器还包括发射机以及接收机,其中,所述发射机与所述数据输入引脚以及所述驱动使能引脚连接,所述发射机用于向外部设备发送所述第一通信数据;所述接收机与所述接收输出引脚以及所述接收使能引脚连接,所述接收机用于接收外部设备发送的第二通信数据,并向所述mcu发送所述第二通信数据。
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cu通过所述控制引脚向所述nmos管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控制所述收发器的通信模式为全双工模式;若所述mcu检测到所述第一通信数据与所述第二通信数据相同,则所述mcu通过所述控制引脚向所述nmos管的栅极发送低电平信号,以控制所述收发器的通信模式为半双工模式。
7、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cu通过所述控制引脚向所述nmos管的栅极发送高电平信号,以使所述nmos管的漏极为低电平状态、并且所述接收使能引脚为低电平状态,以使所述收发器的接收机开启。
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cu用于通过所述发送数据引脚发送低电平信号,以使所述反相器的输出引脚为高电平状态、并且所述驱动使能引脚为高电平状态,以使所述收发器的发射机开启;或者,所述mcu用于通过所述发送数据引脚发送高电平信号,以使所述反相器的输出引脚为低电平状态、并且所述驱动使能引脚为低电平状态,以使所述收发器的发射机关闭。
9、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cu用于通过所述控制引脚向所述nmos管的栅极发送低电平信号,以使所述nmos管截止;所述mcu用于通过所述发送数据引脚发送低电平信号,以使所述反相器的输出引脚为高电平状态、所述驱动使能引脚为高电平状态、并且所述接收使能引脚为高电平状态,以使所述收发器的发射机关闭、并且所述收发器的接收机开启;或者,所述mcu用于通过所述发送数据引脚发送高电平信号,以使所述反相器的输出引脚为低电平状态、所述驱动使能引脚为低电平状态、并且所述接收使能引脚为低电平状态,以使所述收发器的发射机开启、并且所述收发器的接收机关闭。
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其中,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使能引脚以及所述反相器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接收使能引脚以及所述nmos管的漏极连接。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其中,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收发器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用于对所述收发器供电;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反相器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用于对所述反相器供电。
12、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模式切换电路,包括:包括:收发器、反相器、微控制器处理单元mcu、以及nmos管,其中,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收发器以及所述反相器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mcu连接,所述nmos管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的电平状态;所述反相器的输出引脚与所述收发器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入引脚与所述mcu连接,所述反相器用于控制所述收发器的电平状态;所述mcu与所述收发器连接,所述mcu通过向所述nmos管和所述收发器发送电平信号,以控制所述收发器的通信模式,所述通信模式为全双工模式或者半双工模式。以上方案,通过mcu发送电平信号切换收发器的通信模式,可以实现一个通信设备切换通信模式,无需切换通信设备,从而降低通信的操作复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反相器、微控制器处理单元MCU、以及NMOS管,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包括发送数据引脚、接收数据引脚、以及控制引脚,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包括数据输入引脚、驱动使能引脚、接收输出引脚、以及接收使能引脚,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包括发射机以及接收机,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一电源与第二电源,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器、反相器、微控制器处理单元mcu、以及nmos管,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cu包括发送数据引脚、接收数据引脚、以及控制引脚,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包括数据输入引脚、驱动使能引脚、接收输出引脚、以及接收使能引脚,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器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移航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