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插头、插座及混装连接器。
技术介绍
1、在石油测井等场合中,井下设备和井上设备需要实现连接以进行信号传输,由于井下工作环境温度及工作压力普遍较高,尤其在井底需要承受较大的液体压力及温度,因此,信号传输的连接要具有耐高压高温等特殊要求。
2、目前石油测井领域主要通过电信号实现井下数据到井上数据的传输。传统的接线方式的电信号传输,从井上到井下,使用一根线缆进行传输,直接和井下设备相连,无法实现井上井下设备的快速断开,后期信号的通断和转换时也比较麻烦,维修成本高,无法进行快速连接;采用电连接器方式进行电信号的传输,能够解决设备的快速连接和断开问题,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测井的传输需求,但是,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3、(1)井下测试环境中不但需要信号传输,同时也需要将流体传输到地面进行监测,目前的耐高温高压电连接器,主要承受外部压力,无法实现内部流体及外部流体同时作用下进行信号的传输,即无法实现在内部传输流体,因而当前井下的流体传输和信号传输仍需分开单独的通道,需要两套井下工具,导致测试工具较为复杂,无法实现流体和信号的同步传输。
4、(2)随着石油钻井深度越来越大,所采集数据量也越来越多,电信号传输无法满足未来大数据量的传输需求,且电信号在远距离传输时损耗较高,无法适用深度较大应用场景下井上井下信号传输的应用;光纤传输具有损耗低、传输效率高的特点;随着光纤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光纤连接技术也随之发展并应用在多个领域,,但现有的光纤连接技术大都应用在普通环境,如何实现高温高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头、插座及混装连接器,能够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实现流体传输和光电信号的同时传输。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混装连接器,包括承压转接插座和非承压插头;所述承压转接插座主要由承压盘、分体接头和转接承压外筒组成,所述分体接头包括承压端、中间接头和非承压端,分体接头的承压端安装有承压盘,承压盘和中间接头的外侧安装有转接承压外筒,承压盘、分体接头和转接承压外筒之间均为密封连接,所述承压盘上设置有承压接触部件,所述分体接头的承压端内设有流体通道,非承压端的腔体内安装有插座绝缘部件和非承压接触部件,所述中间接头内设有过线孔和过流孔,所述非承压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插头绝缘部件和非承压接触部件。
4、进一步地,所述转接承压外筒和分体接头的承压端之间形成过线腔体,承压盘上的承压接触部件的尾部线缆经所述过线腔体和过线孔与非承压端的非承压接触部件实现连接,所述分体接头承压端内部的流体通道与所述过流孔连通,流体经所述流体通道和过流孔输出至承压转接插座外部。
5、进一步地,所述分体接头的中间接头的外径大于承压端和非承压端的外径,过线孔进口设在中间接头邻近承压端的端面上,所述过线孔出口与非承压端内部的腔体连通;所述过流孔进口与承压端内部的流体通道连通,过流孔出口设置在中间接头邻近非承压端的端面上。
6、进一步地,所述过线孔为从过线孔进口直线连通至过线孔出口的斜孔,所述过流孔为从过流孔进口直线连通至过流孔出口的斜孔。
7、进一步地,所述过线孔为从过线孔进口直线连通至过线孔出口的斜孔,所述过流孔为横孔和竖孔交叉的形式,所述竖孔沿中间接头的径向延伸,所述横孔沿中间接头的轴向延伸,所述横孔和竖孔垂直连通,且所述竖孔进口端连通流体通道,所述横孔的出口端连通过流孔出口。
8、进一步地,转接承压外筒的两端分别与承压盘和中间接头通过周向分布的螺钉连接并通过密封单元实现密封。
9、进一步地,分体接头承压端设有外螺纹一和密封单元,中间接头靠近非承压端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二和密封单元,分别用于和用户设备密封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承压转接插座的承压端设有与所述承压盘插合连接的承压插头,所述承压插头上安装有承压接触部件并能够与承压盘配合连接,承压插头上的承压接触部件与用户设备的光/电信号接线连接。
11、进一步地,分体接头非承压端的非承压接触部件安装在插座绝缘部件上,所述插座绝缘部件通过卡簧和垫圈的配合固定在非承压端的腔体内,或通过粘胶或定位爪的形式固定在非承压端的腔体内。
12、进一步地,所述插座绝缘部件包括插座绝缘体和插座绝缘压板,两者为一体结构或两体扣合结构,两体扣合结构时,插座绝缘体和插座绝缘压板通过凹凸不平的端面结构扣合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插头绝缘部件包括插头绝缘体和插头绝缘压板,所述插头绝缘部件通过卡簧和垫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插头壳体内,或通过粘胶或定位卡爪的形式固定在插头壳体内。
14、进一步地,非承压插头的接触部件以从后端装入的方式安装在插头绝缘体上并通过定位簧进行固定。
15、进一步地,插头绝缘体和插头绝缘压板为两体扣合结构,插头绝缘体和插头绝缘压板通过凹凸不平的端面结构扣合连接。
16、进一步地,非承压插头的插头壳体后方设有尾部直套筒,所述尾部直套筒固定连接在插头壳体的尾端,且尾部直套筒前端的外壁上设有密封单元。
17、进一步地,所述分体接头的非承压端为长筒状结构,以使得非承压端的腔体能够在插头插座对插时容纳非承压插头的插头壳体并与尾部直套筒前端外部的密封单元配合实现插合后的承压密封。
18、进一步地,承压转接插座的非承压端的端面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尾部直套筒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通过所述凸起与凹槽的配合,实现插头插座的对插引导和防转。
19、进一步地,所述分体接头的非承压端的外部安装有承压筒,所述承压筒一端密封连接在非承压端的外周面上,另一端延伸超出非承压端的端面,所述承压筒用于在插头插座对插后包裹在非承压插头的插头壳体外部并与尾部直套筒上的密封单元配合实现插合后的承压密封。
20、进一步地,分体接头的非承压端的插接端内壁上设有键槽,非承压插头的插头壳体插接端外周面上设有与所述键槽配合的凸键,通过所述键槽与凸键的配合实现对插引导和防转。
21、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密封单元为多层密封圈。
22、一种插座,所述插座为上述混装连接器中的承压转接插座。
23、一种插头,所述插头为上述混装连接器中的非承压插头。
24、本专利技术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25、1、本专利技术通过承压转接插座的特殊设计,实现了内部承压(过油),外部承压及内部腔体过线的多重功能,实现了承压到非承压的光电信号与带压流体的同时穿越,解决了不同信号及流体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同时传输,保证了产品的耐温耐压性能。
26、2、承压转接插座通过承压盘实现端部承压,承压端包含多路光/电信号复合,通过耐高温的绝缘部件实现了接触件的固定,保证耐压密封性能;外部承压依靠转接承压套筒及多层密封胶圈,通过使用高硬度耐高温的密封胶圈实现高温环境下的高耐压力。
27、3、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转接插座(1)和非承压插头(2);所述承压转接插座(1)主要由承压盘(12)、分体接头(11)和转接承压外筒(13)组成,所述分体接头(11)包括承压端(11a)、中间接头(11b)和非承压端(11c),分体接头(11)的承压端(11a)安装有承压盘(12),承压盘(12)和中间接头(11b)的外侧安装有转接承压外筒(13),承压盘(12)、分体接头(11)和转接承压外筒(13)之间均为密封连接,所述承压盘(12)上设置有承压接触部件,所述分体接头(11)的承压端(11a)内设有流体通道(113),非承压端(11c)的腔体内安装有插座绝缘部件(14)和非承压接触部件,所述中间接头(11b)内设有过线孔(114)和过流孔(115),所述非承压插头(2)包括插头壳体(21)、插头绝缘部件(22)和非承压接触部件,承压转接插座(1)的非承压端(11c)与所述非承压插头(2)对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承压外筒(13)和分体接头(11)的承压端(11a)之间形成过线腔体,承压盘(12)上的承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接头(11)的中间接头(11b)的外径大于承压端(11a)和非承压端(11c)的外径,过线孔(114)进口设在中间接头(11b)邻近承压端(11a)的端面上,所述过线孔(114)出口与非承压端(11c)内部的腔体连通;所述过流孔(115)进口与承压端(11a)内部的流体通道(113)连通,过流孔(115)出口设置在中间接头(11b)邻近非承压端(11c)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114)为从过线孔(114)进口直线连通至过线孔(114)出口的斜孔,所述过流孔(115)为从过流孔(115)进口直线连通至过流孔(115)出口的斜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114)为从过线孔(114)进口直线连通至过线孔(114)出口的斜孔,所述过流孔(115)为横孔(1151)和竖孔(1152)交叉的形式,所述竖孔(1152)沿中间接头(11b)的径向延伸,所述横孔(1151)沿中间接头(11b)的轴向延伸,所述横孔(1151)和竖孔(1152)垂直连通,且所述竖孔(1152)进口端连通流体通道(113),所述横孔(1151)的出口端连通过流孔(115)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转接承压外筒(13)的两端分别与承压盘(12)和中间接头(11b)通过周向分布的螺钉(6)连接并通过密封单元(5)实现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分体接头(11)承压端(11a)设有外螺纹一(111)和密封单元(5),中间接头(11b)靠近非承压端(11c)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二(112)和密封单元(5),分别用于和用户设备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转接插座(1)的承压端(11a)设有与所述承压盘(12)插合连接的承压插头(15),所述承压插头(15)上安装有承压接触部件并能够与承压盘(12)配合连接,承压插头(15)上的承压接触部件与用户设备的光/电信号接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分体接头(11)非承压端(11c)的非承压接触部件安装在插座绝缘部件(14)上,所述插座绝缘部件(14)通过卡簧和垫圈的配合固定在非承压端(11c)的腔体内,或通过粘胶或定位爪的形式固定在非承压端(11c)的腔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绝缘部件(14)包括插座绝缘体(141)和插座绝缘压板(142),两者为一体结构或两体扣合结构,两体扣合结构时,插座绝缘体(141)和插座绝缘压板(142)通过凹凸不平的端面结构扣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绝缘部件(22)包括插头绝缘体(221)和插头绝缘压板(222),所述插头绝缘部件(22)通过卡簧和垫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插头壳体(21)内,或通过粘胶或定位卡爪的形式固定在插头壳体(2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压转接插座(1)和非承压插头(2);所述承压转接插座(1)主要由承压盘(12)、分体接头(11)和转接承压外筒(13)组成,所述分体接头(11)包括承压端(11a)、中间接头(11b)和非承压端(11c),分体接头(11)的承压端(11a)安装有承压盘(12),承压盘(12)和中间接头(11b)的外侧安装有转接承压外筒(13),承压盘(12)、分体接头(11)和转接承压外筒(13)之间均为密封连接,所述承压盘(12)上设置有承压接触部件,所述分体接头(11)的承压端(11a)内设有流体通道(113),非承压端(11c)的腔体内安装有插座绝缘部件(14)和非承压接触部件,所述中间接头(11b)内设有过线孔(114)和过流孔(115),所述非承压插头(2)包括插头壳体(21)、插头绝缘部件(22)和非承压接触部件,承压转接插座(1)的非承压端(11c)与所述非承压插头(2)对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承压外筒(13)和分体接头(11)的承压端(11a)之间形成过线腔体,承压盘(12)上的承压接触部件的尾部线缆经所述过线腔体和过线孔(114)与非承压端(11c)的非承压接触部件实现连接,所述分体接头(11)承压端(11a)内部的流体通道(113)与所述过流孔(115)连通,流体经所述流体通道(113)和过流孔(115)输出至承压转接插座(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接头(11)的中间接头(11b)的外径大于承压端(11a)和非承压端(11c)的外径,过线孔(114)进口设在中间接头(11b)邻近承压端(11a)的端面上,所述过线孔(114)出口与非承压端(11c)内部的腔体连通;所述过流孔(115)进口与承压端(11a)内部的流体通道(113)连通,过流孔(115)出口设置在中间接头(11b)邻近非承压端(11c)的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114)为从过线孔(114)进口直线连通至过线孔(114)出口的斜孔,所述过流孔(115)为从过流孔(115)进口直线连通至过流孔(115)出口的斜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114)为从过线孔(114)进口直线连通至过线孔(114)出口的斜孔,所述过流孔(115)为横孔(1151)和竖孔(1152)交叉的形式,所述竖孔(1152)沿中间接头(11b)的径向延伸,所述横孔(1151)沿中间接头(11b)的轴向延伸,所述横孔(1151)和竖孔(1152)垂直连通,且所述竖孔(1152)进口端连通流体通道(113),所述横孔(1151)的出口端连通过流孔(115)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转接承压外筒(13)的两端分别与承压盘(12)和中间接头(11b)通过周向分布的螺钉(6)连接并通过密封单元(5)实现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分体接头(11)承压端(11a)设有外螺纹一(111)和密封单元(5),中间接头(11b)靠近非承压端(11c)的外周面设有外螺纹二(112)和密封单元(5),分别用于和用户设备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装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转接插座(1)的承压端(11a)设有与所述承压盘(12)插合连接的承压插头(15),所述承压插头(15)上安装有承压接触部件并能够与承压盘(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于博丽,谢萍,蒋磊,赵光辉,李卫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