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1483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4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所述微半球谐振子的顶面中心向下凹陷形成具有锚柱腔的锚柱,包括安装组件、横梁和定位钉,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底座和铜平面器,所述铜平面器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其上端开设有与微半球谐振子的锚柱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钉的下部穿过所述横梁后伸入微半球谐振子的锚柱腔内,且与所述锚柱腔的底壁抵接,所述定位钉的上部与横梁螺纹连接,所述横梁与安装组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半球谐振子的锚柱与定位孔的同轴度的调节机构,本技术的夹持工装能够避免工艺处理和转运过程中对微半球造成损坏,节约材料及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惯性导航器件制备,具体涉及一种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


技术介绍

1、半球谐振陀螺是一种新型的测量进动角的固态导航陀螺仪,其核心部件为熔融石英精加工而成的半球谐振子。一枚具有惯性导航测试功能的微半球谐振子需要经过热成型、超声清洗、抛光、热处理以及形貌测试等一系列繁杂的工艺过程。比如在抛光阶段,微半球在磨削后由于表面亚损伤层的形成,需要使用专业化抛液对微半球唇沿周圈区域进行化学抛光处理以去除亚损伤层;在初期的微半球热成型阶段,熔融石英由于快速的热变形,内部累积了一定程度的应力,在后期需要对微半球进行品质因数(q值)测试,q值测试时由于激励能量在应力集中处快速耗散,因而测得品质因数大幅度下降;微半球装配前,需要对微半球内外表面进行金属镀膜处理以赋予其导电性;各项工艺之间,需要有专门的清洗工序对微半球进行彻底的清洗以保证其品质因数不会收到脏污的影响而下降。

2、以上诸如此类的工艺过程都需要专用的夹持工装对微半球进行稳固、安全无伤、便捷的夹持,保证工艺过程中微半球的完整性,且不会对微半球本身造成损伤。除此外,在微半球工序间转运过程中,同样也需要通过夹持工装将半球的锚柱位置牢牢固定以避免损坏。

3、由于微半球谐振由熔融石英材料制成,具有质脆、壁薄、易碎等特点,同时传统的夹持方式例如镊子,非常容易造成微半球表面缺陷,并且市面上也难以购买到与微半球适配的夹持工具,故经常存在由于人为不当操作或不良的夹持方式导致半球报废的现象,造成材料和加工成本大大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p>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能够避免工艺处理和转运过程中对微半球造成损坏,节约材料及人力成本。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所述微半球谐振子的顶面中心向下凹陷形成具有锚柱腔的锚柱,包括安装组件、横梁和定位钉,

4、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底座和铜平面器,所述铜平面器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其上端开设有与微半球谐振子的锚柱配合的定位孔,

5、所述定位钉的下部穿过所述横梁后伸入微半球谐振子的锚柱腔内,且与所述锚柱腔的底壁抵接,所述定位钉的上部与横梁螺纹连接,

6、所述横梁与安装组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半球谐振子的锚柱与定位孔的同轴度的调节机构。

7、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套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柱和调节螺钉,

8、导向柱固定于底座上且平行于定位孔的轴向布置,两套调节组件的导向柱分设于铜平面器的两侧且与铜平面器抵接,调节螺钉的螺纹端穿过横梁后与相应的导向柱螺纹相连,以将横梁和导向柱紧固相连。

9、可选地,所述横梁上开设有供调节螺钉的螺纹端穿过的通孔,所述导向柱上端面与通孔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调节螺钉的螺纹端配合的第一螺纹孔。

10、可选地,所述铜平面器的外圆周上具有与定位孔同轴设置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抵接于两个导向柱之间。

11、可选地,所述导向柱朝向限位环的壁面为与限位环外圆周配合的凹弧面。

12、可选地,所述凹弧面沿导向柱的轴向延伸至贯穿导向柱上下两个端面。

13、可选地,所述铜平面器的底面具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柱,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柱配合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柱插入安装孔内,以将底座和铜平面器可拆卸相连。

14、可选地,所述铜平面器的外圆周上具有与定位孔同轴设置的限位环,所述安装柱插入安装孔内时,所述限位环的下端面与底座的上表面抵接。

15、可选地,所述定位钉的上部具有外螺纹,所述横梁上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定位钉的上部穿过第二螺纹孔后与横梁螺纹连接。

16、可选地,所述定位钉的下部为与微半球谐振子的锚柱腔配合的顶针,所述顶针伸入微半球谐振子的锚柱腔内且与所述锚柱腔的底壁抵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本技术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包括安装组件、横梁和定位钉,安装组件包括底座和铜平面器,铜平面器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在底座上,其上端开设有与微半球谐振子的锚柱配合的定位孔,定位钉的下部穿过横梁后伸入微半球谐振子的锚柱腔内,且与锚柱腔的底壁抵接,定位钉的上部与横梁螺纹连接,从而能牢固将微半球谐振子限位于横梁和安装组件之间,确保对微半球进行稳固、安全无伤、便捷的夹持,保证工艺或转运过程中微半球的完整性,且不会对微半球本身造成损伤。

19、并且本技术在横梁与安装组件之间设置用于调节半球谐振子的锚柱与定位孔的同轴度的调节机构,以确保半球谐振子在各项性能测试过程中保持与测试机构中心的同轴度,从而减少装夹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所述微半球谐振子(4)的顶面中心向下凹陷形成具有锚柱腔(42)的锚柱(41),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横梁(3)和定位钉(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套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柱(62)和调节螺钉(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上开设有供调节螺钉(2)的螺纹端穿过的通孔(31),所述导向柱(62)上端面与通孔(3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调节螺钉(2)的螺纹端配合的第一螺纹孔(6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平面器(5)的外圆周上具有与定位孔(51)同轴设置的限位环(52),所述限位环(52)抵接于两个导向柱(6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62)朝向限位环(52)的壁面为与限位环(52)外圆周配合的凹弧面(6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面(65)沿导向柱(62)的轴向延伸至贯穿导向柱(62)上下两个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平面器(5)的底面具有向下延伸的安装柱(53),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61)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柱(53)配合的安装孔(64),所述安装柱(53)插入安装孔(64)内,以将底座(6)和铜平面器(5)可拆卸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平面器(5)的外圆周上具有与定位孔(51)同轴设置的限位环(52),所述安装柱(53)插入安装孔(64)内时,所述限位环(52)的下端面与底座(6)的上表面(61)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钉(1)的上部具有外螺纹,所述横梁(3)上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第二螺纹孔(32),所述定位钉(1)的上部穿过第二螺纹孔(32)后与横梁(3)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钉(1)的下部为与微半球谐振子(4)的锚柱腔(42)配合的顶针(11),所述顶针(11)伸入微半球谐振子(4)的锚柱腔(42)内且与所述锚柱腔(42)的底壁抵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所述微半球谐振子(4)的顶面中心向下凹陷形成具有锚柱腔(42)的锚柱(41),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横梁(3)和定位钉(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两套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导向柱(62)和调节螺钉(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3)上开设有供调节螺钉(2)的螺纹端穿过的通孔(31),所述导向柱(62)上端面与通孔(3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与调节螺钉(2)的螺纹端配合的第一螺纹孔(6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平面器(5)的外圆周上具有与定位孔(51)同轴设置的限位环(52),所述限位环(52)抵接于两个导向柱(6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62)朝向限位环(52)的壁面为与限位环(52)外圆周配合的凹弧面(6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半球谐振子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面(65)沿导向柱(62)的轴向延伸至贯穿导向柱(6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卢广锋王凡龚朝辉张捷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二零八先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