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
技术介绍
1、气管插管一般是将气管导管经口腔插入患者气道内,之后患者的口咽部就会被占据,其主要作用是改善气道通气,气管插管是呼吸功能障碍危重患者心肺复苏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呼吸治疗手段。当患者无法自由呼吸或在呼吸时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时,一般需要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缓解。
2、在临床一线工作中,机械通气为重症患者呼吸衰竭临床支持治疗的手段之一,保证气道通畅就需要有外界建立有效的连接,其中气管插管作为机械通气的必要手段,其并发症之一——食管气管漏一直困扰着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尤其气管前端是c型的软骨,气管的后壁是一层膜,在气管插管时由于膜部较薄。
3、气管插管的前端设置有气囊,将气管插管置入患者呼吸道后,通过向气囊注气使气囊充盈,以此将气管插管固定在患者的气管内,由于临床医生技术不成熟或长期的气管插管留置会导致气管膜部损伤,以至于感染穿孔、累及邻近的食管,使食管由于感染导致炎症反应,进而产生食管气管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气管插管后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用于临床一线患者的气管插管后食管气管瘘的预防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食管由于感染导致炎症反应,进而产生食管气管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管插管后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通过设置控制器、电信号传感器以及气泵,患者吸气时,肌肉活动增强,肌电信号增强,电信号传感器监测肌电活动,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微型气泵做抽气活动,反之,患者呼气时,控制器使得气
2、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包括主插管、设置在主插管上的套管和气囊,所述套管和气囊连通,还包括:
4、塑形机构,设在所述主插管外壁与套管内壁之间且远离气囊的一端,所述塑形机构用于稳定所述主插管的形状;
5、导气管,设在套管上且与套管的相连通,所述导气管远离套管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导气管连通;
6、电极贴片,设在远离导气管一侧的安装板上,所述电极贴片上设有电信号传感器;
7、控制器,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气泵和电信号传感器。
8、进一步的,上述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所述电极贴片通过弹性带与远离导气管一侧的安装板连接,所述电极贴片内设有信号放大器,所述信号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电信号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9、进一步的,上述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所述塑形机构包括引导管、塑形钢丝和拉扣,所述引导管设在所述主插管外壁与所述套管内壁之间,所述塑形钢丝的一端穿插在所述引导管的内部,位于所述引导管外部的塑形钢丝的另一端连接有拉扣。
10、进一步的,上述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所述导气管上设有三通阀,位于靠近套管的导气管一端和三通阀之间设有环形管。
11、进一步的,上述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所述安装板的底部固设有缓冲垫,所述弹性带通过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缓冲垫上。
12、进一步的,上述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远离气囊的主插管一端设有管座,所述套管的一端与管座相连接。
13、进一步的,上述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远离所述管座的主插管一端为斜面,所述主插管的材质为塑料。
14、进一步的,上述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所述套管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
15、进一步的,上述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所述信号放大器为三极管。
16、进一步的,上述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所述气囊与所述主插管的连接处做密封处理。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通过设置微型控制器、电信号传感器以及微型气泵,患者吸气时,肌肉活动增强,肌电信号增强,电信号传感器监测肌电活动,并将信号传递给微型控制器,微型控制器控制微型气泵做抽气活动,患者呼气时,肌肉活动减弱,肌电信号减弱,电信号传感器监测肌电活动,并将信号传递给微型控制器,微型控制器向微型气泵发出工作指令,使得微型气泵做充气活动,从而合理调节气囊的压力,有效避免食管气管瘘的情况发生,充分体现了该气管插管后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的实用性。
19、2、本技术通过塑形机构对主插管进行塑性,将主插管送入气管内,可以保证主插管的形状,直至气囊进入声门,此时,拉动拉扣拉出塑形钢丝,提高插管的快速、准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包括主插管(1)、设置在主插管(1)上的套管(3)和气囊(4),所述套管(3)和气囊(4)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贴片(11)通过弹性带(10)与远离导气管(5)一侧的安装板(8)连接,所述电极贴片(11)内设有信号放大器(13),所述信号放大器(13)的输出端与电信号传感器(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机构(7)包括引导管(701)、塑形钢丝(702)和拉扣(703),所述引导管(701)设在所述主插管(1)外壁与所述套管(3)内壁之间,所述塑形钢丝(702)的一端穿插在所述引导管(701)的内部,位于所述引导管(701)外部的塑形钢丝(702)的另一端连接有拉扣(7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5)上设有三通阀(6),位于靠近套管(3)的导气管(5)一端和三通阀(6)之间设有环形管(15)。
5.根据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气囊(4)的主插管(1)一端设有管座(2),所述套管(3)的一端与管座(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管座(2)的主插管(1)一端为斜面,所述主插管(1)的材质为塑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的外壁设置有刻度线(16)。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器(13)为三极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4)与所述主插管(1)的连接处做密封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包括主插管(1)、设置在主插管(1)上的套管(3)和气囊(4),所述套管(3)和气囊(4)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贴片(11)通过弹性带(10)与远离导气管(5)一侧的安装板(8)连接,所述电极贴片(11)内设有信号放大器(13),所述信号放大器(13)的输出端与电信号传感器(1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形机构(7)包括引导管(701)、塑形钢丝(702)和拉扣(703),所述引导管(701)设在所述主插管(1)外壁与所述套管(3)内壁之间,所述塑形钢丝(702)的一端穿插在所述引导管(701)的内部,位于所述引导管(701)外部的塑形钢丝(702)的另一端连接有拉扣(7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食管气管瘘预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5)上设有三通阀(6),位于靠近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夏芬,杨媛,王宏,许青,王蒙,黄国兴,王进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