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7102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42
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包括轨道与滑动板;轨道上分布有进料处、印刷处、干燥处与取料处;印刷处上设置有印刷机构,印刷机构设置有丝网、刮刀与回收机构连接,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口与回收板,应用时,先使滑动板位于进料处以接收底板层,滑动板再移动至印刷机构内,然后刮刀沿丝网推动导电浆料,导电浆料落至底板层上,再由刮刀将多余导电浆料推入回收口内,然后回收板盖住回收口以形成密封,滑动板再移动至干燥处、取料处;多余的导电浆料被回收口回收然后密封,故不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滑动板在轨道上循环移动以循环进行印刷、干燥等工序,故提升工作效率。因此,本设计的导电浆料不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且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戴式传感器制作系统,属于可穿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


技术介绍

1、‌可穿戴传感器是一种集成的分析设备,允许以无创或微创的方式连续监测个人的生物特征,从而能够检测随时间推移基线值的微小生理变化‌‌,其主要功能包括运动跟踪、数据收集、信息传输和互动,它们可以安装在人、动物和物品上,感知、传递和处理信息,增强人类的“第六感”功能。现有的可穿戴传感器一般包括底板层、导电层、敏感层,其中,导电层大多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将导电浆料印刷在底板层上制成。

2、申请号为201921820290.9,申请日是2019年10月28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穿戴的柔性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布置的柔性基材、第一弹性层、导电层、第二弹性层,所述的导电层末端连接有通电线;虽然该设计通过夹层的形式将导电层包裹在弹性层里面,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将导电层、弹性层按次序印刷在柔性基材上,但仍具有以下缺陷:

3、该设计中,丝网印刷时,刮刀在丝网上反复推动导电浆料,直至导电浆料都通过丝网落入底板层上;在这个过程中,导电浆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电浆料中的溶剂会挥发,而导向浆料中的溶质(即导电物质,例如金属粉末、炭黑、碳纤维、碳纳米管等)会与空气发生反应从而导致溶质变质,影响导电层的生成。

4、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导电浆料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导电浆料不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的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3、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轨道与滑动板;

4、所述滑动板的运动行程为沿轨道循环移动;所述轨道上分布有进料处、印刷处、干燥处与取料处;

5、所述印刷处上设置有印刷机构,所述印刷机构的中部为印刷口,所述印刷口内插有轨道的一端,所述印刷口的上方设置有丝网,所述丝网的顶部与刮刀的一端连接,所述丝网的一侧与回收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口,所述回收口上设置有回收板,所述回收板的运动行程为移动远离回收口与移动至与回收口连接。

6、所述轨道为椭圆型;所述轨道包括外导轨与内导轨;所述滑动板包括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位于外导轨与内导轨之间,所述滑动块的运动行程为在外导轨与内导轨之间滑动,所述滑动块的上方设置有承载板。

7、所述丝网的另一侧与上浆机构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浆机构包括上浆口,所述上浆口上设置有上浆板,所述上浆板的运动行程为移动远离上浆口与移动至与上浆口连接。

8、所述印刷机构位于上浆口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外板;

9、所述上浆板位于外板外的一侧与上竖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上竖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上连接条的一端,所述上连接条的另一端穿过外板向丝网方向延伸。

10、所述上连接条位于外板内的一端垂直连接有上堵块,所述上连接条位于外板与上竖板之间的部位上套有上弹簧。

11、所述上浆口的两侧设置有上导向轨道,两个上导向轨道内分别插有上浆板的两端。

12、所述印刷机构位于回收口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内板;

13、所述回收板位于内板外的一侧与下竖板的一端垂直连接,所述下竖板的另一端垂直连接有下连接条的一端,所述下连接条的另一端穿过内板向丝网方向延伸。

14、所述下连接条位于内板内的一端垂直连接有下堵块,所述下连接条位于内板与下竖板之间的部位上套有下弹簧。

15、所述回收口的两端设置有下导向轨道,两个下导向轨道内分别插有回收板的两端。

16、所述印刷机构位于丝网的左侧设置有左隔板,所述左隔板的上方为左上导向通道,所述左隔板的下方为左下导向通道;

17、所述印刷机构位于丝网的右侧设置有右隔板,所述右隔板的上方为右上导向通道,所述右隔板的下方为右下导向通道;

18、所述刮刀的一端为左连接轴,所述左连接轴的运动行程为在左上导向通道与左下导向通道内移动;所述刮刀的另一侧为右连接轴,所述右连接轴的运动行程为在右上导向通道与右下导向通道内移动。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中,所述系统包括轨道与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运动行程为沿轨道移动,所述轨道上均匀分布有进料处、印刷处、干燥处与取料处;印刷处上设置有印刷机构,印刷机构包括丝网,丝网与刮刀连接,丝网一侧设置有回收机构,回收机构包括回收口与回收板,应用时,滑动板先沿轨道移动至进料处,再由第一机械臂或其他装置使底板层位于滑动板上,然后由滑动板带动底板层沿轨道移动至印刷机构内部,再由刮刀在丝网上推动导电浆料,当刮刀移动至回收口附近时,回收板移动使回收口露出,然后由刮刀将多余的导电浆料推入回收口内,对导电浆料进行回收,再由回收板移动以使回收口密封,然后由滑动板带动底板层沿轨道移动至干燥处进行干燥,再由滑动板带动底板层沿轨道移动至取料处,然后由第二机械臂或其他装置将底板层取走,循环前述操作以对多片底板层依次进行丝网印刷,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还包括:

21、第一点:刮刀能将多余的导电浆料推入回收口内,再由回收板密封回收口,以防止回收口内的导电浆料与空气接触而变质;导电浆料被及时回收,不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故对导电浆料形成了保护,提升了导电浆料的质量;

22、第二点:滑动板在轨道上循环移动,使底板层的丝网印刷、干燥等操作循环进行,高度集成丝网印刷、干燥等操作,提升丝网印刷的工作效率;

2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导电浆料不会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且工作效率高。

24、2、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中,所述轨道为椭圆型,所述轨道包括外轨道与内轨道,外轨道与内轨道之间夹有滑动板的滑动块,滑动块的顶部为承载板,承载板位于外轨道与内轨道上方,应用时,轨道为椭圆型,故进料处、印刷处、干燥处与取料处之间的衔接性较好,故便于滑动块沿外轨道、内轨道依次到达进料处、印刷处、干燥处与取料处,则连续化应用效果较好;承载板用于承载底板层,再带动底板层依次进行印刷、干燥与被取走操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连续化运行效果较好。

25、3、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中,所述丝网的另一侧与上浆机构连接,上浆机构包括上浆口与上浆板,应用时,移动板带动底板层到达印刷机构内时,上浆板先移动使上浆口露出,然后导电浆料从上浆口内溢出,再由刮刀将导电浆料推动至丝网上,由此,实现自动上浆功能;然后,上浆板移动以使上浆口密封,防止上浆口内的导电浆料与空气接触而变质。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自动上浆功能。

26、4、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中,所述回收板与下竖板垂直连接,下竖板上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轨道(1)与滑动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为椭圆型;所述轨道(1)包括外导轨(15)与内导轨(16);所述滑动板(2)包括滑动块(21),所述滑动块(21)位于外导轨(15)与内导轨(16)之间,所述滑动块(21)的运动行程为在外导轨(15)与内导轨(16)之间滑动,所述滑动块(21)的上方设置有承载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32)的另一侧与上浆机构(5)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浆机构(5)包括上浆口(51),所述上浆口(51)上设置有上浆板(52),所述上浆板(52)的运动行程为移动远离上浆口(51)与移动至与上浆口(5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构(3)位于上浆口(51)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外板(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条(54)位于外板(34)内的一端垂直连接有上堵块(55),所述上连接条(54)位于外板(34)与上竖板(53)之间的部位上套有上弹簧(5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口(51)的两侧设置有上导向轨道(57),两个上导向轨道(57)内分别插有上浆板(52)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构(3)位于回收口(41)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内板(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条(44)位于内板(35)内的一端垂直连接有下堵块(45),所述下连接条(44)位于内板(35)与下竖板(43)之间的部位上套有下弹簧(4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口(41)的两端设置有下导向轨道(47),两个下导向轨道(47)内分别插有回收板(42)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构(3)位于丝网(32)的左侧设置有左隔板(6),所述左隔板(6)的上方为左上导向通道(61),所述左隔板(6)的下方为左下导向通道(6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轨道(1)与滑动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为椭圆型;所述轨道(1)包括外导轨(15)与内导轨(16);所述滑动板(2)包括滑动块(21),所述滑动块(21)位于外导轨(15)与内导轨(16)之间,所述滑动块(21)的运动行程为在外导轨(15)与内导轨(16)之间滑动,所述滑动块(21)的上方设置有承载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32)的另一侧与上浆机构(5)的一端连接,所述上浆机构(5)包括上浆口(51),所述上浆口(51)上设置有上浆板(52),所述上浆板(52)的运动行程为移动远离上浆口(51)与移动至与上浆口(5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机构(3)位于上浆口(51)外的一端上设置有外板(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轨道式穿戴传感器的循环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条(54)位于外板(34)内的一端垂直连接有上堵块(55),所述上连接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明张萌赵烁姬巧玲陈振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