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7083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40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器人,顶壳盖装配在机器主体上,顶壳盖包括顶壳主板和顶壳围板,顶壳围板围设在顶壳主板的周向,顶壳主板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顶壳围板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保护盖包括保护主板和保护围板,保护围板围设在保护主板的周向,保护围板开设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和至少一个装配通孔,保护盖装配在顶壳主板的内侧,且保护盖的内侧与顶壳盖的内侧相对,保护围板与顶壳主板的内侧固定连接,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连通,连接器设置在保护盖和顶壳盖之间,装配通孔中设置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与连接器相连。外设模组能够通过可拆卸的装配方式设置在顶壳盖的外侧,方便使用者进行替换和改造,满足不用使用场景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


技术介绍

1、清洁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简称amr)等机器人只能执行某些特定的作业任务,例如,清洁机器人只能执行清洁作业任务,amr只能执行搬运物料的作业任务。但是,在某些特定使用场景中,例如地下停车场、大型公共场所以及一些工业厂房环境中,很多的用户会对机器人存在多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需求机器人能够对工作环境进行巡检、实时监控并异常报警等个性化需求,此时需要对清洁机器人、amr等机器人进行改造。然而,现有的机器人通常不具备这种个性化需求的改造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机器人并不具备个性化的改造基础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机器人。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包括:

3、机器主体;

4、顶壳盖,所述顶壳盖装配在所述机器主体上,所述顶壳盖包括顶壳主板和顶壳围板,所述顶壳围板围设在所述顶壳主板的周向,所述顶壳主板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通孔,所述顶壳围板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通孔;

5、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包括保护主板和保护围板,所述保护围板围设在所述保护主板的周向,所述保护围板开设至少一个第三通孔和至少一个装配通孔,所述保护盖装配在所述顶壳主板的内侧,且所述保护盖的内侧与所述顶壳盖的内侧相对,所述保护围板与所述顶壳主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连通;

6、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保护盖和所述顶壳盖之间,所述装配通孔中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连接器相连。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包括:

8、电路板组,所述电路板组设置在所述机器主体上;

9、第一线束,所述第一线束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电路板组通过所述第一线束与所述连接器相连;

10、第二线束,所述第二线束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连接端子通过所述第二线束与所述顶壳盖上设置的外设模组相连。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包括:

12、转轴组件,所述转轴组件设置在所述顶壳盖的侧部,所述顶壳盖通过所述转轴组件与所述机器主体转动装配;

13、转轴盖板,所述转轴盖板与所述顶壳盖或所述机器主体连接,用于遮挡所述转轴组件,其中,所述转轴盖板开设第四通孔,所述第一线束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内。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包括:

15、护线套体,所述护线套体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第一线束穿设在所述护线套体中;

16、密封套体,所述密封套体密封套装在所述护线套体和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或者所述密封套体密封套装在所述护线套体和所述第三通孔之间。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包括:

18、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设置在所述保护盖和所述顶壳盖之间,所述保护盖和所述顶壳盖之间通过所述密封元件构建出密封腔室,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密封腔室内。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包括:

20、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设置在所述密封腔室内,所述保护盖开设接口装配孔,且所述电源接口固定在所述接口装配孔内;

21、防水端盖,所述防水端盖套装在所述电源接口的外端;

22、紧固件,所述防水端盖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保护盖连接固定。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子包括:

24、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穿设在所述装配通孔内,并且所述连接座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所述保护盖上;

25、防水组件,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防水组件与所述装配通孔密封装配。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组件包括:

27、防水帽,所述防水帽套装在所述连接座的外端;

28、防水圈,所述防水圈套装在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保护盖的装配通孔之间。

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器人包括:

30、线束固定件,所述线束固定件设置在所述顶壳主板的内侧。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束固定件包括:

32、垂直板件,所述垂直板件垂直设置在所述顶壳主板的内侧,其中,所述垂直板件上开设有缺口,所述垂直板件的缺口与所述顶壳主板的内侧之间构建出线束固定孔。

33、上述机器人中,沿着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连接器以及连接端子可形成电路连接通道,线束可在机器主体的内部接入,沿着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连接器以及连接端子形成的电路连接通道顺从顶壳盖的外侧接出,接出的线束可用于与外设模组电连接,当需要不同的个性化功能时,外设模组能够通过可拆卸的装配方式设置在顶壳盖的外侧,在该顶壳盖的外侧,使用者可方便随时替换不同功能的外设模组,例如,替换爆闪灯模组、监控模组等。当替换不同的外设模组时,只需要将外设模组与经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连接器以及连接端子形成的电路连接通道接出的线束进行电连接即可,方便使用者进行替换和改造,满足不用使用场景中的不同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件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包括: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卿陈佳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