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0649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39
本技术涉及基站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通过调节组件与连接块相连,所述立柱的上端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通过升降组件与立柱相连,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本技术中,在不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立柱进行折叠,折叠时可以通过齿轮等结构带动固定板以及基站主体进行反向同步转动,使折叠之后,固定板和基站主体保持顶部朝上,避免损坏,防护罩可以将基站主体罩在内部,对基站主体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站固定,尤其涉及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设备接入互联网的接口设备,也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是移动通信运营商投资的重要部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一般都是围绕覆盖面、通话质量、投资效益、建设难易、维护方便等要素进行。

2、经检索,公告号cn216896432u的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属于基站
,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相对的一侧之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调节机构,解决了现有的移动基站在进行调节时,需要使用者进行人工调节,使用者在调节的过程中很容易将移动基站碰倒而发生损坏的现象,同时其在一些软土地段时无法将基站完全稳定的进行放置,使用者完基站后,还无法对其进行很好的收纳,在调节高度后由于其用到的是折叠支架,高度过高时特别的不稳定,减少了便捷性和实用性,无法达到便捷调节高度、增加稳定性和方便收纳的问题;

3、基于上述专利,通过支撑杆的转动设置,可以进行折叠,减小装置的体积,但是进行折叠时,需要对移动基拆下来,否则折叠之后移动基站会发生倾倒,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可以对装置进行折叠,方便不使用时,进行存放。>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前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通过调节组件与连接块相连,所述立柱的上端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通过升降组件与立柱相连,所述升降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板的上侧设置有基站主体,所述固定板的上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下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口的内壁与卡块的外壁紧贴配合,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立柱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的下侧啮合连接在第二锥齿轮的外侧,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上端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的上侧啮合连接在第一锥齿轮的下侧,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上端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杆的上端右侧。

4、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块左侧的u形板,所述u形板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u形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在蜗杆的前端,所述蜗杆的上侧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中轴。

5、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立柱上端左侧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平齿轮,所述平齿轮的右侧啮合连接有齿条。

6、进一步地,所述u形板的下侧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左端上侧。

7、进一步地,所述中轴的右侧固定连接在立柱的底端左侧。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的外壁固定连接在立柱的上端左侧内部。

9、进一步地,所述齿条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升降杆的左侧内部。

1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技术中,立柱在通过转动实现折叠时,可以通过设置的第二锥齿轮和第一传动齿轮配合带动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并与第一锥齿轮配合带动固定板转动,使装置折叠时,保持固定板和基站主体水平,且不会出行倾倒现象。

12、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防护罩可以将基站主体罩在内部,对基站主体进行保护,从而避免基站主体损坏,以及长时间导致基站主体,表面积灰,通过设置的第二电机带动平齿轮转动,与齿条配合可以带动固定板和基站主体调整高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通过调节组件与连接块(2)相连,所述立柱(3)的上端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通过升降组件与立柱(3)相连,所述升降杆(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固定板(5)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固定板(5)的上侧设置有基站主体(8),所述固定板(5)的上侧设置有防护罩(9),所述防护罩(9)的下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卡口(10),所述卡口(10)的内壁与卡块(7)的外壁紧贴配合,所述连接块(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所述立柱(3)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2),所述第一传动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3)的下侧啮合连接在第二锥齿轮(11)的外侧,所述第一传动杆(12)的上端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4),所述第二传动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15),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5)的上侧啮合连接在第一锥齿轮(6)的下侧,所述第二传动杆(14)的上端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杆(4)的上端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块(2)左侧的U形板(17),所述U形板(17)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蜗杆(18),所述U形板(17)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的驱动轴固定连接在蜗杆(18)的前端,所述蜗杆(18)的上侧啮合连接有蜗轮(20),所述蜗轮(20)的右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中轴(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立柱(3)上端左侧的第二电机(22),所述第二电机(22)的驱动轴前端固定连接有平齿轮(23),所述平齿轮(23)的右侧啮合连接有齿条(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17)的下侧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的左端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21)的右侧固定连接在立柱(3)的底端左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22)的外壁固定连接在立柱(3)的上端左侧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4)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升降杆(4)的左侧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通信用移动基站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前端上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的上侧转动连接有立柱(3),所述立柱(3)通过调节组件与连接块(2)相连,所述立柱(3)的上端内部活动连接有升降杆(4),所述升降杆(4)通过升降组件与立柱(3)相连,所述升降杆(4)的上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的下端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固定板(5)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固定板(5)的上侧设置有基站主体(8),所述固定板(5)的上侧设置有防护罩(9),所述防护罩(9)的下端前后两侧均开设有卡口(10),所述卡口(10)的内壁与卡块(7)的外壁紧贴配合,所述连接块(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1),所述立柱(3)的右端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2),所述第一传动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13),所述第一传动齿轮(13)的下侧啮合连接在第二锥齿轮(11)的外侧,所述第一传动杆(12)的上端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14),所述第二传动杆(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15),所述第二传动齿轮(15)的上侧啮合连接在第一锥齿轮(6)的下侧,所述第二传动杆(14)的上端外壁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升降杆(4)的上端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山官权升朱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人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