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h01l31/00,具体为一种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人口的增长,在全球范围内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大幅提高。人们对太阳能产生电力的需求不断增长,伴随着对能够满足这些应用要求的装置和材料也出现了不断的增长需求。在光伏模块设计中,接片条带代表非活性阴影区域(其中不吸收入射光进行光伏或光电转换的区域)。由于存在这些非活性阴影区域,光伏模块中总的活性表面积(入射光被用于光伏或光电转换的总面积)小于初始光伏电池面积的100%。因此,由于非活性阴影区域的存在使得光伏模块可生成的电流量减少,导致输出功率降低。
2、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粘贴于电池片间隙里的光伏增效膜,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2244771.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光伏组件,具体在光伏组件的装配过程中通过设置在第二封装胶膜一侧侧面的光反射膜来提升光利用率,但是这些光伏增效膜的耐候性不好,短期内就容易产生黄变的问题,导致光伏增效膜效率下降甚至是结构损毁而起不了增效的作用,并且传统的光伏增效膜并不适用与双玻组件。
3、因此,提供一种适用双玻组件,并且具有高反射率、且耐候性好的哑光涂层光伏增效膜是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面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自下至上依次包括粘胶层、第二哑光涂层、基材层、第一哑光涂层。
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粘胶层的厚度为30-80μm。
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
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粘胶层由热熔粘合剂或压敏粘合剂组成。
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粘胶层采用热熔粘合剂,所述热熔粘合剂为eva,所述eva的可购买来源为美国杜邦eva265。
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哑光涂层和第二哑光涂层分别与基材层通过微凹涂布法涂布连接,并在120℃下干燥1-3min。
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粘胶层通过淋膜的方式淋涂在第二哑光涂层上。
8、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100℃将eva加热融化成胶状,并均匀淋涂在第二哑光涂层上,再快速经过两根冷却辊中间间隙成型得到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
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哑光涂层的厚度为5-30μm。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哑光涂层的厚度为6-20μm。
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为透明pet膜或者pet白膜。
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为pet白膜,可购买来源包括上海红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pet白膜wf05c。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0-80μm。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30-55μm。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哑光涂层的厚度为5-30μm。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哑光涂层的厚度为6-20μm。
17、为了使高反射率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的贴膜反射率≥80%,发电量增益≥2.5%,专利技术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优选第一哑光涂层的厚度为6-20μm,基材层的厚度为30-55μm,第二哑光涂层的厚度为6-20μm,粘胶层的厚度为30-80μm时,可以使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的贴膜反射率≥80%,发电量增益≥2.5%。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哑光涂层和第二哑光涂层采用油墨涂布获得结构层。
19、所述油墨可购买的厂家包括江门东洋油墨有限公司的eco star系列油墨。
20、为了适用双玻组件,提升光伏模块的总输出功率,专利技术人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通过在基材层两面上分别涂布第一哑光涂层和第二哑光涂层,当太阳光照射到涂层表面进行漫反射,经过两次反射到电池片表面,提高了电池组件间隙的光利用率,从而提升光伏模块的总输出功率,并且基材层双面涂层的结构设计,使得光伏增效膜在双玻光伏组件
中进行应用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双玻组件输出功率。同时又解决了现有光伏增效膜耐候性差的问题。
21、有益效果
2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通过优化膜层结构设计,有效解决目前光伏增效膜耐候性差,容易产生黄变的问题,并且可以应用于双玻组件,使得输出功率再次提高,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23、2、本技术提供了的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可使得照射在电池片间隙和焊带表面的太阳光经过二次反射至光伏电池表面,达到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电池模块总输出功率的目的。
24、3、本技术通过匹配第一哑光涂层和第二哑光涂层的厚度为6-20μm,进一步匹配合适厚度范围的基材层,使提供的光伏增效膜的贴膜反射率≥80%,发电量增益≥2.5%。
25、4、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通过设定粘胶层,使提供的光伏增效膜具有安装便利性和广泛的适用性,能够满足实际安装使用的要求,避免脱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其特征在于,自下至上依次包括粘胶层(1)、第二哑光涂层(2)、基材层(3)、第一哑光涂层(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1)的厚度为40-6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哑光涂层(2)的厚度为6-20μm。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3)为透明PET膜或者PET白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其特征在于,自下至上依次包括粘胶层(1)、第二哑光涂层(2)、基材层(3)、第一哑光涂层(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面哑光涂层的光伏增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1)的厚度为40-60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亮,郑建龙,沙鹏,
申请(专利权)人:宸光常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