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油组件及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70253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21 17:37
本申请涉及一种供油组件及雾化装置。供油组件,应用于雾化装置,供油组件包括:供油主体,具有供油腔及出油孔;以及弹性密封件,设置于出油孔内,且弹性密封件被配置为用于在导油管退出出油孔时回笼并趋于闭合出油孔,且被配置为借助导油管的作用力撕裂,并在导油管可拆卸地插入出油孔时密封出油孔的孔壁与导油管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本申请提供的供油组件及雾化装置组装简单且可重复利用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雾化,特别是涉及一种供油组件及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1、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吸收方式。

2、例如,可对草本类或合成类液态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加热而产生气溶胶的雾化装置,应用于不同领域中,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3、雾化装置具有将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形成气溶胶的功能。雾化装置具有供油组件,供油组件用于提供雾化所需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在传统的雾化装置中,供油组件与外壳拆装麻烦,且无法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组装简单且可重复利用的供油组件及雾化装置。

2、一种供油组件,应用于雾化装置,所述供油组件包括:

3、供油主体,具有供油腔及出油孔;以及

4、弹性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出油孔内,且所述弹性密封件被配置为用于在导油管退出所述出油孔时回笼并趋于闭合所述出油孔,且被配置为借助导油管的作用力撕裂,并在导油管可拆卸地插入所述出油孔时密封所述出油孔的孔壁与所述导油管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隙。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安装部及薄弱部,所述安装部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且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出油孔内,并与所述出油孔过盈配合,所述薄弱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内,并用于借助所述导油管的作用力撕裂。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薄弱部一体成型。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油组件还包括密封膜,所述密封膜设置于所述供油主体上,并位于所述弹性密封件背向所述供油腔的一侧,所述密封膜被配置为在所述导油管第一次插入所述出油孔内前密封所述出油孔,且所述密封膜借助所述导油管的作用力刺破。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油孔的孔壁凸起形成环形的定位凸台,所述弹性密封件与所述定位凸台抵接。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油孔为多个,所有所述出油孔沿所述供油主体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出油孔之间存在高度差。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油主体还包括注油孔,所述供油组件还包括注油塞,所述注油塞安装于所述供油主体上,并用于启闭所述注油孔。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油孔与所述注油孔分别开设于所述供油主体相对设置的两表面。

12、一种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

13、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供油组件;以及

14、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雾化腔及导油管,所述导油管内形成有导油通道,所述导油管插入所述出油孔内时,所述导油通道连通于所述供油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

15、上述供油组件及雾化装置,利用弹性密封件来实现供油组件与外壳之间的可拆装,不仅方便供油组件与外壳进行组装,提升了雾化装置的组装效率,且还可以通过拆卸,对供油组件和/或外壳内的部件进行重复利用,节约资源,且能够降低使用成本。此外,利用弹性密封件来实现供油组件与外壳两者装配时的密封,以及供油组件与外壳两者拆卸时出油孔的密封,还能减少供油组件与外壳拆装时漏油的风险,提升使用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油组件,应用于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22)包括安装部(221)及薄弱部(222),所述安装部(22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且所述安装部(221)安装于所述出油孔(211)内,并与所述出油孔(211)过盈配合,所述薄弱部(222)设置于所述安装部(221)内,并用于借助所述导油管(18)的作用力撕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21)与所述薄弱部(222)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还包括密封膜(23),所述密封膜(23)设置于所述供油主体(21)上,并位于所述弹性密封件(22)背向所述供油腔(215)的一侧,所述密封膜(23)被配置为在所述导油管(18)第一次插入所述出油孔(211)内前密封所述出油孔(211),且所述密封膜(23)借助所述导油管(18)的作用力刺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211)的孔壁凸起形成环形的定位凸台(212),所述弹性密封件(22)与所述定位凸台(212)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211)为多个,所有所述出油孔(211)沿所述供油主体(21)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出油孔(211)之间存在高度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主体(21)还包括注油孔(213),所述供油组件还包括注油塞(24),所述注油塞(24)安装于所述供油主体(21)上,并用于启闭所述注油孔(2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孔(211)与所述注油孔(213)分别开设于所述供油主体(21)相对设置的两表面。

9.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油组件,应用于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22)包括安装部(221)及薄弱部(222),所述安装部(22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筒状结构,且所述安装部(221)安装于所述出油孔(211)内,并与所述出油孔(211)过盈配合,所述薄弱部(222)设置于所述安装部(221)内,并用于借助所述导油管(18)的作用力撕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21)与所述薄弱部(222)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组件还包括密封膜(23),所述密封膜(23)设置于所述供油主体(21)上,并位于所述弹性密封件(22)背向所述供油腔(215)的一侧,所述密封膜(23)被配置为在所述导油管(18)第一次插入所述出油孔(211)内前密封所述出油孔(211),且所述密封膜(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乐陈佳泽欧阳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吉嘉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