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沙发椅坐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1、零重力座椅坐架参考人体工程学理论,通过减少重力集中的方法,提升人体的舒适性。由于人的脊椎呈s形弯曲,因此在乘坐普通座椅时,压力会集中在臀部和大腿根部,很容易造成疲惫的状态。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零重力环境中的人体在放松且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往往会表现出特定的姿势,这种处于零重力下的姿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抵抗重力,从而减轻人体所承受的压力。零重力座椅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多角度调节,根据人体的曲线特性让座椅表面与人体匹配,让座椅充分贴合人体,使得乘客的压力得以释放。在乘坐零重力座椅时,压力不仅通过臀部承担,还可以通过靠背、腿部均匀地分散。
2、然而,常规的零重力沙发结构往往需要多个电动驱动结构来控制每个椅子部件的转动来实现沙发椅姿态的改变。例如cn202011005868.2公开的一种升级加强型零重力休闲沙发,就采用了两组电动推杆来控制整个沙发的姿态改变。多驱动的结构使得椅子在状态切换时间,每个零部件的转动角度是独立控制,没有整体的联动性,使得椅子的最终姿态达到的放松效果较差,此外多个驱动机构的能耗较高,后期故障率也大大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板、滑动式椅面安装架、椅背角度调节板、多机构联动杆、腿部联动杆;
4、所述主板上设有支撑架,其中所述多
5、作为优选,所述主板对称固定在主体边上;所述支撑架通过固定片与所述主板联动杆铰接相连。
6、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式椅面安装架上设有所述凹折片,所述凹折片设置在所述滑动式椅面安装架上。
7、作为优选,所述椅背角度调节板包括:椅面连接孔和所述椅背联动杆,所述滑动式椅面安装架与所述椅背角度调节板通过所述椅面连接孔连接,所述椅背角度调节板通过所述椅背联动杆与所述多机构联动杆铰接。
8、作为优选,所述主板设置在所述滑动式椅面安装架上。同侧双弧形滑动槽的结构设计,使得滑动式椅面安装架滑动时间能保持运动轴线稳定,从而保障了座椅的舒适性。
9、作为优选,所述腿部联动杆还与第一调节杆、第二调节杆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杆尾部与所述第一调节杆头部铰接,所述腿部联动杆尾部与所述多机构联动杆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与所述腿部联动杆以交叉的方式在中部铰接相连,所述第一调节杆尾部与滑动式椅面安装架头部安装孔铰接。
10、作为优选,所述导轮上开有圆环形凹槽,所述导轮通过所述圆环形凹槽卡在所述弧形滑动槽上,每个所述导轮与所述弧形滑动槽对应安装。
11、作为优选,所述多机构联动杆依次设置有主板联动安装孔、椅面联动安装孔、椅背联动安装孔和腿部联动安装孔,所述主板联动安装孔与所述主板联动杆铰接,所述椅面联动安装孔与所述凹折片铰接,所述椅背联动安装孔与所述椅背联动杆铰接,所述腿部联动安装孔与所述腿部联动杆铰接。
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通过导向定位滑轮与弧形滑动槽的配合实现沙发椅椅面的平顺滑动调节性的同时达到了椅面与底架的固定连接;
14、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通过多机构联动杆,实现在整体安时只需单一电动推杆控制椅面安装架的同时,可以联动椅背角度调节机构和搁脚板伸缩机构完成沙发椅的姿态切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精简电动结构数量,同时能节省人力操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板(1)、滑动式椅面安装架(2)、椅背角度调节板(3)、多机构联动杆(4)和腿部联动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固定在主体边上;所述支撑架(11)通过固定片(111)与所述主板联动杆(112)铰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凹折片(21)设置在所述滑动式椅面安装架(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角度调节板(3)包括:椅面连接孔(31)和所述椅背联动杆(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设置在所述滑动式椅面安装架(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联动杆(5)还与第一调节杆(51)、第二调节杆(52)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杆(52)尾部与所述第一调节杆(51)头部铰接,所述腿部联动杆(5)尾部与所述多机构联动杆(4)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51)与所述腿部联动杆(5)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6)上开有圆环形凹槽(61),所述导轮(6)通过所述圆环形凹槽(61)卡在弧形滑动槽(62)上,每个所述导轮(6)与所述弧形滑动槽(62)对应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机构联动杆(4)依次设置有主板联动安装孔(41)、椅面联动安装孔(42)、椅背联动安装孔(43)和腿部联动安装孔(44),所述主板联动安装孔(41)与所述主板联动杆(112)铰接,所述椅面联动安装孔(42)与所述凹折片(21)铰接,所述椅背联动安装孔(43)与所述椅背联动杆(32)铰接,所述腿部联动安装孔(44)与所述腿部联动杆(5)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滑动槽(62)可设置在所述主板(1)或所述滑动式椅面安装架(2)上,当所述弧形滑动槽(62)设置在所述滑动式椅面安装架(2)上时,则所述导轮(6)则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主板(1)、滑动式椅面安装架(2)、椅背角度调节板(3)、多机构联动杆(4)和腿部联动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固定在主体边上;所述支撑架(11)通过固定片(111)与所述主板联动杆(112)铰接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凹折片(21)设置在所述滑动式椅面安装架(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背角度调节板(3)包括:椅面连接孔(31)和所述椅背联动杆(3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设置在所述滑动式椅面安装架(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架的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联动杆(5)还与第一调节杆(51)、第二调节杆(52)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杆(52)尾部与所述第一调节杆(51)头部铰接,所述腿部联动杆(5)尾部与所述多机构联动杆(4)铰接,所述第一调节杆(51)与所述腿部联动杆(5)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青松,任凯峰,李建民,李正旭,朱强国,向龙,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安吉县盛信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