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及介质,属于电子围栏。
技术介绍
1、在当前的变电站作业环境中,保障作业区域边界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传统上,这一安全防护主要通过设置物理安全围栏来实现。安全围栏作为一种直观的隔离手段,旨在明确界定作业区域与非作业区域,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或设备误入可能带电或存在其他安全风险的工作区域。这些围栏通常由硬质材料制成,如金属或塑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以确保在作业过程中能够稳定地提供保护。然而,随着变电站规模的扩大和作业复杂性的增加,传统安全围栏的部署和维护面临诸多挑战。
2、尽管传统安全围栏在变电站安全防护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其固有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首先,围栏的配备往往不足,特别是在大型变电站或作业高峰期,有限的围栏数量难以满足所有作业区域的安全隔离需求。其次,围栏本身较为沉重,不仅增加了搬运和部署的难度,还占用了较大的存储空间,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此外,围栏的部署过程中容易出现疏漏,特别是在复杂地形或紧急情况下,难以确保每个作业区域都能得到及时、准确的隔离。更为关键的是,传统的安全监护方式高度依赖监护人的人工监控,这不仅增加了监护人的工作负担,还容易因人为因素导致监护漏洞,如注意力分散、判断失误等,从而严重威胁到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为智能、高效的安全防护技术来弥补现有围栏系统的不足。
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自动生成作业区电子围栏及入侵告警以降低作业安全风险、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并提高流程管控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包括:
4、基于变电站建筑和一次设备的三维数据以及二次设备的现场拍摄数据,得到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
5、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并提取典型工作票及二次安措票的关键信息,构建一二次安全工作区域的数字化模型,并通过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建立数字化模型与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的关联映射,生成安全工作区的数字化表达;
6、基于安全工作区的数字化表达,将实时运检工作的间隔和屏柜对象按照屏柜对象的边界分割为若干个独立的工作区,并根据若干个独立的工作区的特征,在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中基于prm采样路径规划算法和碰撞预警算法自动生成虚拟电子围栏划设工作区类型;
7、根据工作区类型以及数字化模型的解析信息设置虚拟电子围栏白名单,并针对户内外环境对所述虚拟电子围栏设置不同的监护精度;
8、根据虚拟电子围栏白名单,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实时获取不规则障碍物的位置,当发现入侵行为时,立即触发告警。
9、进一步地,基于变电站建筑和一次设备的三维数据以及二次设备的现场拍摄数据,得到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包括:
10、基于点云扫描技术对变电站建筑和一次设备进行三维建模,得到变电站建筑和一次设备的三维模型;
11、根据二次设备的现场拍摄数据,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三维建模算法还原二次设备的三维模型;
12、根据变电站建筑、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基础数据,将变电站建筑和一次设备的三维模型以及二次设备的三维模型进行关联,得到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
13、其中,所述基础数据包括运行数据、视频监控数据和智能巡检数据。
14、进一步地,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并提取典型工作票及二次安措票的关键信息,构建一二次安全工作区域的数字化模型,并通过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建立数字化模型与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的关联映射,生成安全工作区的数字化表达,包括:
15、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并提取典型工作票及二次安措票的关键信息,并以结构化的方式构建一二次安全工作区域的数字化模型;
16、通过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建立所述数字化模型与所述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的关联映射;
17、基于所述关联映射和所述数字化模型提取的关键信息,生成安全工作区的数字化表达;
18、所述关键信息包括监护人姓名、作业人员姓名、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安全措施;
19、所述工作区类型包括工作区域、危险区域、通道和临时管控区域。
20、进一步地,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并提取典型工作票及二次安措票的关键信息,并以结构化的方式构建一二次安全工作区域的数字化模型,包括:
21、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获取典型工作票及二次安措票并进行数据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数据;
22、利用基于transform的神经网络模型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提取,得到典型工作票及二次安措票的关键信息;
23、对所述关键信息进行分类,以结构化的方式自动构建一二次安全工作区域的数字化模型。
24、进一步地,所述根据若干个独立的工作区的特征,在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中基于prm采样路径规划算法和碰撞预警算法自动生成虚拟电子围栏划设工作区类型,包括:
25、当运检工作进行时:
26、对于户内环境:将工作区设置检修牌,非工作区设置红色布幔遮挡;
27、对于户外环境:
28、当户外环境中不存在不规则障碍物时:将工作区设置检修牌,非工作区设置红色布幔遮挡;
29、当户外环境中存在不规则障碍物时:基于prm采样路径规划算法和碰撞预警算法生成虚拟电子围栏;
30、当运检工作结束时:将室内环境和户外环境的工作区设置无检修牌,非工作区设置无红色布幔遮挡。
31、进一步地,所述基于prm采样路径规划算法和碰撞预警算法生成虚拟电子围栏,包括:
32、采用prm采样路径规划算法对均匀分布在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的采样点进行密集采样;
33、将每个采样点与预设的连接距离内的其他采样点进行连接,基于碰撞预警算法剔除与不规则障碍物碰撞的边,得到从起点到终点组成的无碰撞路径图;
34、通过改变预设的连接距离或路径优化算法优化所述无碰撞路径图,得到优化后的路径点;
35、在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根据所述优化后的路径点的轨迹坐标自动生成虚拟电子栅栏,用于限制不规则障碍物的运动范围。
36、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工作区类型以及数字化模型的解析信息设置虚拟电子围栏白名单,针对户内外环境对所述虚拟电子围栏设置不同的监护精度,包括:
37、通过解析数字化模型的关键信息,得到监护人和作业人员信息;
38、通过根据工作区类型以及监护人和作业人员信息设置虚拟电子围栏白名单;
39、对于户内开关室场景,基于激光雷达进行监护,提供不大于2厘米的厘米级监护精度的虚拟电子围栏;
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变电站建筑和一次设备的三维数据以及二次设备的现场拍摄数据,得到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并提取典型工作票及二次安措票的关键信息,构建一二次安全工作区域的数字化模型,并通过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建立数字化模型与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的关联映射,生成安全工作区的数字化表达,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并提取典型工作票及二次安措票的关键信息,并以结构化的方式构建一二次安全工作区域的数字化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若干个独立的工作区的特征,在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中基于PRM采样路径规划算法和碰撞预警算法自动生成虚拟电子围栏划设工作区类型,包括:
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工作区类型以及数字化模型的解析信息设置虚拟电子围栏白名单,针对户内外环境对所述虚拟电子围栏设置不同的监护精度,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虚拟电子围栏白名单,基于无线定位技术实时获取不规则障碍物的位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发现入侵行为时,立即触发告警,包括: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变电站建筑和一次设备的三维数据以及二次设备的现场拍摄数据,得到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并提取典型工作票及二次安措票的关键信息,构建一二次安全工作区域的数字化模型,并通过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建立数字化模型与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的关联映射,生成安全工作区的数字化表达,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并提取典型工作票及二次安措票的关键信息,并以结构化的方式构建一二次安全工作区域的数字化模型,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区电子围栏自动生成及入侵告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若干个独立的工作区的特征,在全场景标准三维模型中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李国清,周敏,孙朝阳,王玉涛,谢宝发,覃舟,刘嘉鎏,曹照雨,孙昊,张志浩,关丽,袁亮,侯运红,刘伟,方舟,张冬雪,鲁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能智新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