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热泵机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底盘及热泵机组。
技术介绍
1、目前,热泵机组在运输时,往往需要将热泵机组主体的各机器用螺丝固定在木支撑座上,并且采用一些额外的减震设置来避免各机器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车辆颠簸造成的损坏;同时,当用户在安装热泵机组时,需要预先在地面上安装支架,然后将热泵机组主体从木支撑座上拆卸下来,给热泵机组主体安装减震脚后再将热泵机组主体安装到支架上,最后用专业的水平仪对各机器进行调平。整个运输和安装过程极为不方便且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底盘,以解决热泵机组运输不便和安装繁琐的问题。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底盘包括第一承托结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包括用于承托物件的第一承托板和若干第一承托柱,若干第一承托柱固定在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一侧以承托所述第一承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边缘处设有若干第一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和所述第一承托柱通过所述第一折板固接。
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底盘,通过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所述第一承托板与所述第一承托柱因一体连接产生的撕裂问题,提升了物件的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且便于底盘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托柱侧面设有若干突出的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与所述第一折板抵接以承托所述第一承托板。通过若干个承托件承托所述第一折板,可以稳固的承托住所述第一承托板。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托板边缘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托柱包括承托支脚和连接板,相邻两个承托支脚通过所述连接板固接。可以使相邻两个第一承托柱的连接更稳固,从而提高相邻两个第一承托柱的整体支撑力。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托板设有所述第一折边的边缘处设有若干第三折板,所述第三折板的折弯方向与所述第一折板的折弯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折板与所述承托支脚的侧面固接。这样可以使所述第一承托柱与所述第一承托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8、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承托支脚靠近所述第一承托板中间的一个位于所述连接板上方的部分与所述连接板呈钝角设置。可以增大所述第一承托柱与所述第一承托板接触处的受力面积从而更好地承托所述第一承托板。
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承托结构,所述第二承托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柱远离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承托结构一方面可增强所述第一承托结构的支撑力,另一方面将所述第二承托结构设置成具有缓冲作用的缓冲结构,使得在运输过程中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减震设置,便于运输。
10、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承托结构,所述第三承托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板下方,用于承托所述第一承托板。进一步为所述第一承托板提供支撑力,以防止由于热泵机组较大的重力加上颠簸时的冲击力对所述第一承托板造成变形的问题;同时,所述第三承托结构置于所述第一承托板底部后,在搬运过程中可以保护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和所述第二承托结构不会被叉车刮伤。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承托结构卡固在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和所述第二承托结构所形成的空间中。将所述第三承托结构卡固住,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车辆颠簸而发生移位。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承托结构包括第三承托板、第三承托柱和限位块,所述第三承托柱固定在所述第三承托板的一侧,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三承托板远离所述第三承托柱的一侧,所述第三承托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承托柱相抵,所述第一承托板下端间隔设置若干加强板,所述限位块卡固在所述加强板之间的间隙中。通过所述第三承托结构与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和第二承托结构这种无螺丝的卡固方式,使得在热泵机组及其底盘结构安装到基台后,所述第三承托结构下方悬空,会自然掉落,可以直接取出,提升了热泵机组安装效率;所述加强板可以增强所述第一承托板的刚性以更好的承托安装在所述第一承托板上的热泵机组。
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泵机组,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底盘。
14、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托结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包括用于承托物件的第一承托板和若干第一承托柱,若干第一承托柱固定在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一侧以承托所述第一承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边缘处设有若干第一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和所述第一承托柱通过所述第一折板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柱侧面设有若干突出的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与所述第一折板抵接以承托所述第一承托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板边缘处设有若干第二折板,所述第二折板的折弯方向与所述第一折板的折弯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折板与所述第一承托柱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柱包括承托支脚和连接板,相邻两个承托支脚通过所述连接板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板设有所述第一折板的边缘处设有若干第三折板,所述第三折板的折弯方向与所述第一折板的折弯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折板与所述承托支脚的侧面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承托支脚靠近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承托结构,所述第二承托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柱远离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承托结构,所述第三承托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板下方,用于承托所述第一承托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托结构卡固在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和所述第二承托结构所形成的空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承托结构包括第三承托板、第三承托柱和限位块,所述第三承托柱固定在所述第三承托板的一侧,所述限位块固定在所述第三承托板远离所述第三承托柱的一侧,所述第三承托板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承托柱相抵,所述第一承托板下端间隔设置若干加强板,所述限位块卡固在所述加强板之间的间隙中。
11.一种热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底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承托结构,所述第一承托结构包括用于承托物件的第一承托板和若干第一承托柱,若干第一承托柱固定在所述第一承托板的一侧以承托所述第一承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边缘处设有若干第一折板,所述第一承托板和所述第一承托柱通过所述第一折板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柱侧面设有若干突出的承托件,所述承托件与所述第一折板抵接以承托所述第一承托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板边缘处设有若干第二折板,所述第二折板的折弯方向与所述第一折板的折弯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折板与所述第一承托柱相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柱包括承托支脚和连接板,相邻两个承托支脚通过所述连接板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板设有所述第一折板的边缘处设有若干第三折板,所述第三折板的折弯方向与所述第一折板的折弯方向相反,所述第三折板与所述承托支脚的侧面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越,冯永佳,雷朋飞,宗毅,蔡远登,李建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芬尼克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