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斑测量,具体涉及激光显示领域的散斑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显示、照明等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激光散斑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散斑现象是由于激光的相干性,导致光束照射到粗糙表面或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产生的一种干涉现象,表现为随机分布的亮暗斑点,严重影响了激光显示和照明的画面质量。为了量化评估散斑现象的严重程度,学术界和工业界提出了散斑对比度这一概念,用于描述散斑的明显程度。产业界迫切需要能够在生产线上快速、准确地测量散斑的设备和方法,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有效管控和生产工艺的优化。
2、尽管目前已有一些散斑测量设备和方法被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散斑的测量,但现有的散斑测量技术普遍存在智能化程度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产线快速测量和大规模应用的需求。
3、现有的许多散斑测量设备在测量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从测试前的设备配置、参数调整,到测试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再到测试后的数据处理,很多环节都需要人工操作。例如,针对不同特性的被测光源,往往需要手动更换硬件或调整设备参数。这些繁琐的手动操作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大大降低了测量速度,难以满足产线高效、快速的测量节拍要求,也无法实现大规模的自动化检测。
4、由于不同类型的激光光源(例如不同波长、不同功率)以及不同的测量条件(例如不同的环境亮度、不同的测量距离)对散斑测量设备的要求不同,现有的测量设备往往需要针对不同的测量场景进行繁琐的配置。这种配置过程通常涉及到多个参数的调整,例如滤光片的选取、镜头焦距的调节、曝光时间
5、理想的散斑测量设备应当能够自动识别被测光源的特性,并根据测量环境自动调整测量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结果。然而,现有的散斑测量设备普遍缺乏这种智能化判断和自适应能力。它们往往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固定参数进行测量,无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例如,无法自动识别被测光源的光谱特性并据此自动选择合适的滤光片,无法根据环境光照的强弱自动调节曝光时间,也无法根据被测对象的距离自动调整焦距等等。这种智能化程度的缺失使得设备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产线环境,难以保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也无法满足高精度、高标准的质量控制要求。
6、综上所述,现有的散斑测量技术在自动化程度、配置过程的便捷性以及智能化判断和自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这些缺陷导致测量过程繁琐、效率低下,测量结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难以满足产线对于快速测量、自动化检测和一致性控制的迫切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具有高度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测量对象、自动进行参数配置和调整,并能快速给出测量结果的散斑测量方法,以推动激光显示、激光照明等相关产业的质量提升和快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散斑测量技术存在的智能化程度不足、自动化程度低、配置过程复杂、缺乏智能化判断和自适应能力等问题,尤其是难以满足产线快速测量和大规模应用需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快速测量方法,实现了散斑测量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适合于产线环境下的批量、快速和高精度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准确性和易用性。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快速测量方法,其核心在于利用光谱信息指导散斑测量过程的各个环节,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参数配置和测量流程,从而实现快速测量和产线化应用。
3、该测量方法用于测量被测画面的单色散斑对比度,所述测量方法测量步骤包括:
4、s1:开启彩色散斑测试仪和被测测量设备,被测测量设备投影预设的被测画面,并预热设备,等待彩色散斑测试仪和被测测量设备稳定;
5、s2:使用光谱测量设备获取所述被测测量设备所投影的所述被测画面的光谱信息;
6、s3:借助于波长-滤光片透过率变化曲线,根据步骤s2中获取的所述光谱信息中的特征波长选择一单色滤光片;
7、s4:将步骤s3中选定的滤光片配置至彩色散斑测试仪的光路中;
8、s5:重新调节所述彩色散斑测试仪的镜头焦距,以避免镜头的色差缺陷;
9、s6:调整所述彩色散斑测试仪的积分时间,防止采集到的散斑图像出现过曝或欠曝现象;
10、s7:采集所述被测画面的散斑图像,计算所述散斑图像的单色散斑对比度。
11、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光谱测量设备是集成在彩色散斑测试仪的光谱测量模块;或者,所述光谱测量设备是外部光谱测量仪。
12、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特征波长是质心波长或者中心波长。
13、优选地,所述质心波长计算公式:,其中为质心波长,为波长,为波长对应的光谱强度;所述中心波长为光谱强度最大值对应的波长。
14、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滤光片的配置步骤是:通过彩色散斑测试仪内部的滤色轮来配置,或者通过在彩色散斑测试仪的成像系统进光口前安装所述滤光片。
15、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镜头焦距的调节步骤是:通过电控调节所述镜头焦距,或者通过手动调节所述镜头焦距。
16、优选地,所述波长-滤光片透过率变化曲线中,所述单色滤光片分别是x滤光片、y滤光片以及z滤光片,每一所述单色滤光片在特定波长下的透过率不同,从而根据所述特征波长选择在该特征波长下透过率最高的所述单色滤光片。
17、优选地,步骤s7中,所述单色散斑对比度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散斑对比度,为散斑图像的标准差,为散斑图像的平均灰度值。
18、优选地,该散斑测量方法适用于集成有光谱测量模块的集成式彩色散斑测试仪,所述光谱测量模块作为所述光谱测量设备,所述彩色散斑测试仪还包含了用于将入射光线分为两束光的分光系统,其中一束光用于进入到所述光谱测量模块以进行光谱测量,另一束光用于进行散斑测量。
19、本方法通过光谱信息来匹配合适的滤光片,自动调整镜头焦距和积分时间,实现了测量过程的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特别适合于产线环境下的批量、快速和高精度测量。
20、本方法通过集成光谱测量设备,实现了设备参数的自动配置和调整,以及测量过程的自动控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干预,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并可方便地集成到自动化生产线中。
21、本方法能够根据被测光源的光谱信息自动选择合适的测量参数,适应不同的测量对象和测量环境,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保证了在不同产品和批次间测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2、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散斑测量技术智能化程度不足、难以满足产线快速测量和大规模应用需求的问题,实现了快速、准确、智能的散斑测量,为激光显示领域的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持,对提升产线良率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方法用于测量被测画面的单色散斑对比度,所述测量方法测量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光谱测量设备是集成在彩色散斑测试仪的光谱测量模块;或者,所述光谱测量设备是外部光谱测量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特征波长是质心波长或者中心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心波长计算公式:,其中为质心波长,为波长,为波长对应的光谱强度;所述中心波长为光谱强度最大值对应的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滤光片的配置步骤是:通过彩色散斑测试仪内部的滤色轮来配置,或者通过在彩色散斑测试仪的成像系统进光口前安装所述滤光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镜头焦距的调节步骤是:通过电控调节所述镜头焦距,或者通过手动调节所述镜头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快速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滤光片透过率变化曲线中,所述单色滤光片分别是X滤光片、Y滤光片、Z滤光片,或者是R滤光片、G滤光片、B滤光片;因为每一个单色滤光片在特定波长下的透过率不同,从而根据所述特征波长选择在该特征波长下透过率最高的所述单色滤光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所述单色散斑对比度的计算公式为:,其中为散斑对比度,为散斑图像的标准差,为散斑图像的平均灰度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散斑测量方法适用于集成有光谱测量模块的集成式彩色散斑测试仪,所述光谱测量模块作为所述光谱测量设备,所述彩色散斑测试仪还包含了用于将入射光线分为两束光的分光系统,其中一束光用于进入到所述光谱测量模块以进行光谱测量,另一束光用于进行散斑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方法用于测量被测画面的单色散斑对比度,所述测量方法测量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光谱测量设备是集成在彩色散斑测试仪的光谱测量模块;或者,所述光谱测量设备是外部光谱测量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特征波长是质心波长或者中心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心波长计算公式:,其中为质心波长,为波长,为波长对应的光谱强度;所述中心波长为光谱强度最大值对应的波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滤光片的配置步骤是:通过彩色散斑测试仪内部的滤色轮来配置,或者通过在彩色散斑测试仪的成像系统进光口前安装所述滤光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谱的散斑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仁杰,黄瑞梁,王蔚生,杨梦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唯视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