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桁架安装,具体涉及支撑装置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1、钢结构具有强度高、延性和塑性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建筑领域。对于大跨度和大悬挑的钢结构,由于无法一次性完成安装,通常需要将一榀桁架拆分成多段桁架,分段进行吊装,并在高空对接,以完成一榀桁架的安装。
2、桁架在对接前,由于结构自重使得桁架的中心向下弯曲,通常在桁架跨度方向固定多个支撑胎架对桁架进行支撑,待安装完成后再拆除。具体地,先将桁架的起拱点起拱至一定高度,然后通过逐步降低支撑胎架的高度来降低桁架起拱点的高度,直至桁架的位置符合设计值为止。但是,对于尺寸比较大的桁架结构,在卸载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甚至倾斜而倾覆,给操作人员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及安装方法,以解决桁架结构在卸载过程中容易发生晃动,甚至倾斜而倾覆,给操作人员造成危险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桁架,包括:
3、底座,间隔设于所述桁架的下方,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调节件;
4、至少两个支撑组件,设于所述桁架相对的两侧,所述支撑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桁架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上;
5、至少一个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桁架的下方,另一端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用于调节所述升降组件对所述桁架的支撑位置;
6、至少两个调节组件,间隔设于所述升降组件的两侧,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桁架的下方,另一
7、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底座,便于限定支撑组件、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的位置,进而提高支撑装置的结构稳定性;通过在桁架相对的两侧设置支撑组件,能够提高桁架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桁架沿侧向发生倾斜;通过在桁架的下方设置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能够逐步调节桁架的高度,使得桁架的运动更加平稳,能够避免桁架突然卸掉支撑而中心出现较大弯曲,以及支撑结构的端部荷载剧增而变形,甚至损坏;通过将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与底座可活动设置,能够调节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对桁架的支撑位置,进而便于根据桁架的尺寸进行调节,防止桁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晃动,而增加后续调整桁架的安装位置时的工作量,且能够适用于多种桁架的高度调节,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能够重复利用;通过将至少两个调节组件间隔设于升降组件的两侧,能够防止桁架的两端卸载不一致,使得桁架失衡而发生变形。
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所述桁架的延伸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调节件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升降组件和/或所述调节组件固定于所述通孔内,用于调节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之间的距离。
9、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一调节件上设置多个通孔,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与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进行固定的通孔,能够调节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在底座上的位置,进而调节升降组件和调节组件对桁架的支撑位置,对桁架的支撑更加稳定,使得桁架的受力更加均匀。
1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为可伸缩结构。
11、有益效果:通过将支撑组件设为可伸缩结构,能够随着桁架的运动进行调节,防止桁架运动时发生卡顿。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13、第一支撑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桁架上;
14、第二支撑件,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可伸缩连接。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均设有螺纹孔;
16、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17、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
18、有益效果:通过将连接件与第一支撑件以及第二支撑件螺纹连接,能够对桁架的运动速度进行限制,防止桁架运动速度过快而发生晃动或者偏移。
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20、第一固定件,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
21、升降件,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上,另一端设于所述桁架的下方。
22、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固定件,能够提升升降件的高度,进而支撑装置可以适用的桁架的高度范围更大。
2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件为千斤顶;
24、和/或,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25、第二调节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升降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升降件的高度。
26、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二调节件,能够进一步增大升降组件的调节范围。
2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28、第二固定件,活动设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上;
29、第三调节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上,另一端设于所述桁架的下方。
30、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三调节件的下方设置第二固定件,能够节省材料,更换第三调节件更加方便。
3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调节件的高度为50mm、100mm、150mm、200mm、250mm和300mm中的一种。
3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装方法,包括:
33、将桁架吊装至指定高度;
34、将上述的支撑装置的所述底座间隔设于所述桁架的下方;
35、调节所述支撑装置的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的支撑位置;
36、将所述桁架支撑于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上;
37、将所述支撑装置的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桁架上;
38、调节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调节组件,以降低所述桁架的高度;
39、直至所述桁架下降至预设高度;
40、其中,所述指定高度大于所述预设高度。
41、有益效果:因为安装方法采用上述的支撑装置进行安装,具有与支撑装置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桁架(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桁架(1)的延伸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调节件(21)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升降组件(4)和/或所述调节组件(5)固定于所述通孔内,用于调节所述升降组件(4)与所述调节组件(5)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为可伸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撑件(32)的另一端均设有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4)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42)为千斤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件(52)的高度为50mm
10.一种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桁架(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桁架(1)的延伸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调节件(21)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升降组件(4)和/或所述调节组件(5)固定于所述通孔内,用于调节所述升降组件(4)与所述调节组件(5)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为可伸缩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3)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清清,范旭铭,安丰林,李小进,郭云龙,刘思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