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遮蔽胶带,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遮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对居家装饰、家具以及汽车、轮船等物体进行整体电镀或者喷涂时,往往需要将特定部位进行遮蔽,避免影响产品的质量以及外观。例如:喷涂工艺中,在喷涂操作之前,需要对无需喷涂的特定部分进行贴合遮蔽,同时,为了提高喷涂涂层性能,需要对贴合遮蔽后的待喷涂物体进行酸洗以及碱洗,除掉待喷涂物体表面杂物及油脂等,这就需要遮蔽胶带具有良好的服帖性及耐化学性能。
2、另外,在喷涂操作后,进行高温(150℃以上)烘烤固化涂层,最终涂层厚度高达400μm左右,并且涂层多为环氧树脂涂层。普通遮蔽胶带附着环氧涂层后,由于环氧涂层刚性大,撕膜时容易发生脆断现象,而且经受高温烘烤后,普通的压敏胶容易出现残胶现象 ,影响撕膜后产品的外观性能。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亟需开发一种耐高温遮蔽胶带,解决现有的遮蔽胶带撕膜时容易脆断,以及撕膜后有残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遮蔽胶带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两层基材层,提供补强的作用,避免撕膜时发生脆断的问题;底层胶黏剂采用耐高温胶黏剂,添加耐高温物理发泡剂,高温快速发泡降低黏着力,避免撕膜时出现残胶的问题,同时,通过黏着力降低进一步避免撕膜时的脆断现象;此外,具有良好绝缘性能、耐化学性能、服帖性能,适用于电镀、粉末喷涂等需要高温(150℃以上)遮蔽保护的领域。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耐高
3、其中,所述第二胶黏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4、50-80份烯烃类聚硅氧烷,
5、10-40份乙烯基硅树脂,
6、0.2-2.5份交联剂,
7、0.5-1.5份铂金催化剂,
8、0.5-1.5份锚固剂,
9、5-15份物理发泡剂,
10、100-300份溶剂;
11、所述物理发泡剂的发泡温度为150-230℃。
12、本专利技术采用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双层基材复合结构,且二者通过第一胶黏剂层贴合,第一基材层是电镀或粉体喷涂等涂层的基材层,该层容易发生脆化现象,第二基材层是补强层,起到快速撕膜不脆断作用,两层基材具有补强作用,避免在撕膜时发生脆断的问题。
13、在底层的第二胶黏剂层添加发泡温度为150-230℃的耐高温物理发泡剂,在高温烘烤涂层时,发泡剂快速发泡降低黏着力,避免撕膜时出现残胶;同时,黏着力降低可进一步避免撕膜出现脆断的现象;胶带具有良好绝缘性能、耐化学性能、服帖性能,适用于电镀、粉末喷涂等需要高温遮蔽保护的领域。
14、进一步的,所述物理发泡剂为核壳结构的微球发泡剂,其中,所述壳层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所述核层为烷烃类气体。
15、进一步的,所述物理发泡剂的粒径为2-30μm。
16、进一步的,所述烯烃类聚硅氧烷中乙烯基的含量为0.05%-0.5%,重均分子量为10万-30万;
17、和/或,所述乙烯基硅树脂中乙烯基的含量为0.5%~2.0%。
18、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为侧端含氢硅油,其含氢量为0.05%~1.0%;
19、和/或,所述催化剂为铂金催化剂,例如铂金催化剂dc-4000,包括但不限于此。
20、进一步的,所述锚固剂为锚固剂kl-298,包括但不限于此。
21、进一步的,所述溶剂为甲苯和/或乙酸乙酯,包括但不限于此。
22、进一步的,所述离型层包括有机硅离型剂、氟素离型剂、非硅离型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23、和/或,所述离型层的厚度为0.1-1μm。
24、进一步的,所述非硅离型剂为聚乙烯十八酯氨基甲酸酯,包括但不限于此。
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互独立的选自聚酯膜、聚酰亚胺(pi)膜、聚烯烃聚合物膜中的一种或几种;
26、和/或,所述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的厚度独立的为5-75μm。
27、进一步的,所述聚酯膜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包括但不限于此。
28、进一步的,所述聚烯烃聚合物膜为聚丙烯(pp)膜或聚乙烯(pe)膜,包括但不限于此。
2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黏剂层包括压敏胶或热熔胶;
30、和/或,所述第一胶黏剂层的厚度为5-50μm。
31、进一步的,所述压敏胶为丙烯酸体系压敏胶、有机硅体系压敏胶、橡胶体系压敏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热熔胶为聚酯热熔胶、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热熔胶、poe(聚烯烃弹性体)热熔胶、聚氨酯热熔胶中一种或几种。
3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第一方面所述耐高温遮蔽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3、s1、在第一基材层的一侧涂布离型层,另一侧涂布第一胶黏剂层;
34、s2、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第一胶黏剂层贴合第二基材层;
35、s3、在所述第二基材层上涂布第二胶黏剂层,收卷得到所述遮蔽胶带。
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37、本专利技术采用双层基材复合结构,且二者通过第一胶黏剂层贴合,第一基材层是电镀或粉体喷涂等涂层的基材层,该层容易发生脆化现象,第二基材层是补强层,起到快速撕膜不脆断作用,两层基材具有补强作用,避免在撕膜时发生脆断的问题。
38、本专利技术在底层的第二胶黏剂层添加发泡温度为150-230℃的耐高温物理发泡剂,在高温(大于150℃)烘烤涂层时,发泡剂快速发泡降低黏着力,避免撕膜时出现残胶;同时,黏着力降低可进一步避免撕膜出现脆断的现象。
39、本专利技术遮蔽胶带具有良好绝缘性能、耐化学性能、服帖性能,适用于电镀、粉末喷涂等需要高温遮蔽保护的领域,适配自动化设备撕膜工艺,极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叠层设置的离型层、第一基材层、第一胶黏剂层、第二基材层和第二胶黏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发泡剂为核壳结构的微球发泡剂,其中,所述壳层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所述核层为烷烃类气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发泡剂的粒径为2-3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类聚硅氧烷中乙烯基的含量为0.05%-0.5%,重均分子量为10万-30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侧端含氢硅油,其含氢量为0.05%~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层包括有机硅离型剂、氟素离型剂、非硅离型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互独立的选自聚酯膜、聚酰亚胺膜、聚烯烃聚合物膜中的一种或几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为丙烯酸体系压敏胶、有机硅体系压敏胶、橡胶体系压敏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热熔胶为聚酯热熔胶、EVA热熔胶、POE热熔胶、聚氨酯热熔胶中一种或几种。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耐高温遮蔽胶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叠层设置的离型层、第一基材层、第一胶黏剂层、第二基材层和第二胶黏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发泡剂为核壳结构的微球发泡剂,其中,所述壳层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所述核层为烷烃类气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发泡剂的粒径为2-30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类聚硅氧烷中乙烯基的含量为0.05%-0.5%,重均分子量为10万-30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遮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侧端含氢硅油,其含氢量为0.05%~1.0%;
6.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爱叶,蔡小群,张海瑞,吴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