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9825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属于箱梁支架技术领域,包括上移动横梁和固定设置在上移动横梁上的多组贝雷梁,还包括下横梁、定位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具体步骤包括:S1、基础施工与立柱安装,S2、上移动横梁安装,S3、定位组件安装与固定,S4、贝雷梁搭设与箱梁浇筑,S5、模板与定位组件拆卸,S6、移动下横梁至下一工位,S7、重复箱梁浇筑施工,S8、模板与支架拆卸。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现浇箱梁支架的搭建和拆卸工作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整体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箱梁支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高架桥施工中,对两幅相互并行的箱梁进行现浇施工时,传统的支架搭建通常需要覆盖整个施工区域,以确保梁体在浇筑过程中的稳定性。然而,当桥梁跨越河道、滩涂或软基等特殊地形时,支架的搭建和拆卸工作量会显著增加,成为施工中的一大挑战。在这些复杂地形环境下,支架的基础难以牢固固定,可能出现沉降或倾斜的情况,进而影响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同时,支架的搭建通常需要大量的重型机械和人工操作,施工周期长,且成本高。特别是在滩涂或软基地区,支架的支撑面不稳定,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撑措施以保证整体稳定性。

2、此外,跨越河道时,施工空间有限,传统支架在水面上的搭建和拆卸也面临较大困难,增加了施工的复杂度和环境影响。因此,如何优化支架设计,减少安拆过程中的工作量,成为提高施工效率和降低成本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其能够有效减少现浇箱梁支架的搭建和拆卸工作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整体施工成本。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所述箱梁支架包括上移动横梁和固定设置在上移动横梁上的多组贝雷梁,高架桥靠近桥墩下方预浇筑有多根立柱,所述立柱上固定设置有下横梁,所述下横梁垂直于两幅并行的待浇箱梁且水平设置,所述下横梁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上移动横梁通过滑块滑移设置在下横梁上,所述上移动横梁的底部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滚轮抵接于所述下横梁设置,所述下横梁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将下横梁固定在任意一副待浇箱梁正下方,此外,所述下横梁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将下横梁从其中一副待浇箱梁正下方驱动至另一副待浇箱梁正下方,具体步骤包括:

4、s1、基础施工与立柱安装:在两幅高架桥靠近桥墩下方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深度和直径需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荷载确定,然后浇筑混凝土立柱,确保立柱垂直度误差不超过±5mm,混凝土的强度为c30及以上,在立柱顶部预留钢筋或连接件,用于固定下横梁,在多根立柱顶部固定安装下横梁,确保下横梁并排平行,间距误差不超过±10mm,使用水平仪和全站仪校准下横梁的水平度和位置,确保其与设计图纸一致;

5、s2、上移动横梁安装:将上移动横梁放置在下横梁上,确保滑块与滑轨对齐,滚轮与下横梁顶壁紧密接触;

6、s3、定位组件安装与固定:在下横梁上安装定位组件,确保其稳固可靠,利用定位组件对上移动横梁进行固定,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移;

7、s4、贝雷梁搭设与箱梁浇筑:在多根下横梁上搭设贝雷梁,确保贝雷梁的间距和高度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扭矩扳手紧固贝雷梁连接螺栓,确保连接牢固,然后,在贝雷梁上安装箱梁模板,模板接缝处需密封处理,防止漏浆,使用全站仪校准模板位置,确保其与设计轴线一致,再然后,按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分层振捣,确保密实度,浇筑完成后覆盖养护膜,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8、s5、模板与定位组件拆卸:待箱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模板,清理模板表面残留混凝土,然后,解除对上移动横梁的固定,确保拆卸过程中不损坏横梁和定位组件;

9、s6、移动下横梁至下一工位:利用驱动组件将下横梁及贝雷梁整体移动至另一幅待浇箱梁的正下方,移动过程中需实时监测横梁位置,确保移动平稳,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再然后,重复s3步骤,利用定位组件对上移动横梁进行固定;

10、s7、重复箱梁浇筑施工:在移动后的贝雷梁上重新安装箱梁模板,确保模板位置准确,按设计要求浇筑混凝土,并进行养护,确保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11、s8、模板与支架拆卸:待第二幅箱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模板,拆除贝雷梁及下横梁,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场地整洁,并完成施工。

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支座、限位柱以及拉簧,所述支座与所述滚轮一一对应,所述支座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插杆,所述下横梁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插杆插入的插孔,所述支座包括引导部、容纳槽以及支撑部,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所述滚轮进入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正好供滚轮滑动卡入,所述滚轮的轮架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承接在所述支撑部上,所述限位柱沿竖向滑动穿设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拉簧套设在所述限位柱上并用于拉动所述限位柱保持伸出所述支撑板,所述限位柱靠近对应所述支撑部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斜面。

13、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引导部之间形成有凸出过渡部,所述凸出过渡部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支座上,所述凸出过渡部的底部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凸出过渡部的底部靠近所述支撑部一侧高于远离所述支撑部一侧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凸出过渡部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卡块,与所述凸出过渡部的接触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卡块卡接配合的卡槽,所述卡槽的一端呈封闭设置,另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卡块上固定设置有拉环。

15、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上固定设置有耳板,所述耳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至所述下横梁上。

16、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下横梁的两端,所述驱动组件均包括液压千斤顶、钢丝绳,所述液压千斤顶通过架体固定在所述下横梁的端部,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横梁上,另一端与所述液压千斤顶的输出端相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由精轧螺纹钢制成。

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9、1、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支架设计和施工步骤,解决了传统支架在复杂地形(如河道、滩涂、软基等)下搭建和拆卸困难、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具体的,通过模块化的下横梁、上移动横梁和贝雷梁组合结构,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下横梁通过立柱固定在地面,立柱可根据地形调整高度和基础形式,适应复杂地形,通过驱动组件驱动下横梁及贝雷梁整体移动至下一工位,支架系统可在两幅箱梁之间快速移动,避免了传统支架需要覆盖整个施工区域的问题,显著减少了支架搭建和拆卸的工作量,采用定位组件对上移动横梁进行精确固定,确保施工过程中支架的稳定性;

20、同时定位组件可快速安装和拆卸,提高施工效率,而且立柱基础可根据地形条件采用不同的加固方式(如桩基、扩大基础等),确保支架在软基、滩涂或河道等复杂地形下的稳定性;再则,立柱在后期可以不用破除,直接就可以对软基、滩涂或河道等复杂地形进行加固,并起到对桥梁墩柱加固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所述箱梁支架包括上移动横梁(1)和固定设置在上移动横梁(1)上的多组贝雷梁(11),高架桥靠近桥墩下方预浇筑有多根立柱(2),所述立柱(2)上固定设置有下横梁(21),所述下横梁(21)垂直于两幅并行的待浇箱梁且水平设置,所述下横梁(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轨(211),所述上移动横梁(1)通过滑块(12)滑移设置在下横梁(21)上,所述上移动横梁(1)的底部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滚轮(212),所述滚轮(212)抵接于所述下横梁(21)设置,所述下横梁(21)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定位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3)用于将下横梁(21)固定在任意一副待浇箱梁正下方,此外,所述下横梁(21)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用于将下横梁(21)从其中一副待浇箱梁正下方驱动至另一副待浇箱梁正下方,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支座(31)、限位柱(32)以及拉簧(33),所述支座(31)与所述滚轮(212)一一对应,所述支座(3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插杆(310),所述下横梁(2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插杆(310)插入的插孔(213),所述支座(31)包括引导部(311)、容纳槽(312)以及支撑部(313),所述引导部(311)用于引导所述滚轮(212)进入所述容纳槽(312),所述容纳槽(312)正好供滚轮(212)滑动卡入,所述滚轮(212)的轮架(212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122),所述支撑板(2122)用于承接在所述支撑部(313)上,所述限位柱(32)沿竖向滑动穿设在所述支撑板(2122)上,所述拉簧(33)套设在所述限位柱(32)上并用于拉动所述限位柱(32)保持伸出所述支撑板(2122),所述限位柱(32)靠近对应所述支撑部(313)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斜面(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312)与所述引导部(311)之间形成有凸出过渡部(314),所述凸出过渡部(314)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支座(31)上,所述凸出过渡部(314)的底部呈倾斜向下设置,所述凸出过渡部(314)的底部靠近所述支撑部(313)一侧高于远离所述支撑部(313)一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过渡部(31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卡块(315),与所述凸出过渡部(314)的接触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卡块(315)卡接配合的卡槽(316),所述卡槽(316)的一端呈封闭设置,另一端呈开口设置,所述卡块(315)上固定设置有拉环(315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1)上固定设置有耳板(317),所述耳板(317)通过膨胀螺栓(318)固定至所述下横梁(2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设置在所述下横梁(21)的两端,所述驱动组件(4)均包括液压千斤顶(41)、钢丝绳(42),所述液压千斤顶(41)通过架体(411)固定在所述下横梁(21)的端部,所述钢丝绳(4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下横梁(21)上,另一端与所述液压千斤顶(41)的输出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42)由精轧螺纹钢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所述箱梁支架包括上移动横梁(1)和固定设置在上移动横梁(1)上的多组贝雷梁(11),高架桥靠近桥墩下方预浇筑有多根立柱(2),所述立柱(2)上固定设置有下横梁(21),所述下横梁(21)垂直于两幅并行的待浇箱梁且水平设置,所述下横梁(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轨(211),所述上移动横梁(1)通过滑块(12)滑移设置在下横梁(21)上,所述上移动横梁(1)的底部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多个滚轮(212),所述滚轮(212)抵接于所述下横梁(21)设置,所述下横梁(21)上可拆卸设置有多个定位组件(3),所述定位组件(3)用于将下横梁(21)固定在任意一副待浇箱梁正下方,此外,所述下横梁(21)上还设置有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用于将下横梁(21)从其中一副待浇箱梁正下方驱动至另一副待浇箱梁正下方,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式高架桥现浇箱梁支架平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包括支座(31)、限位柱(32)以及拉簧(33),所述支座(31)与所述滚轮(212)一一对应,所述支座(3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插杆(310),所述下横梁(21)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用于供插杆(310)插入的插孔(213),所述支座(31)包括引导部(311)、容纳槽(312)以及支撑部(313),所述引导部(311)用于引导所述滚轮(212)进入所述容纳槽(312),所述容纳槽(312)正好供滚轮(212)滑动卡入,所述滚轮(212)的轮架(212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2122),所述支撑板(2122)用于承接在所述支撑部(313)上,所述限位柱(32)沿竖向滑动穿设在所述支撑板(2122)上,所述拉簧(33)套设在所述限位柱(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坚周筱留胡宇造王心吉卢丙灶吴军潘丹丹周朋勃卢列伟刘红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合国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