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69820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该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定位挖孔;S2:施工高桩承台基础;S3:安装塔吊:在高桩承台基础上安装塔吊,塔吊即可投入基坑支护工程和地下室工程使用;S4:施工支撑结构:将格构柱埋入核心筒剪力墙结构内形成支撑结构;S5:施工主体结构;S6:转换内爬塔吊:当拟建建筑施工至一定层数时,安装内爬塔吊的支脚,同时将高桩承台塔吊转换为内爬塔吊,施工完成后切除高桩承台基础,后续使用内爬塔吊作为超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的主要工具。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提前插入塔吊作为垂直运输工具,加快施工进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高层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由于某些超高层建筑项目,地处核心区域,场地受限导致无法在拟建建筑的基坑外安装小型塔吊进行垂直物料运输。

2、现有的解决方法包括:非高桩承台项目和高桩承台项目。若不采用高桩承台作为塔吊基础,则需等土方开挖至基底后方可安装塔吊,在基坑支护及地下室施工阶段,需依靠大量的汽车吊或履带吊进行垂直物料运输,施工成本高昂;若项目采用高桩承台作为塔吊基础,需要在核心筒区域外(最好在地下室结构外)安装塔吊,若遇到场地条件限制时,则需在拟建建筑地下室结构范围进行塔吊基础施工。此种做法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时,需对上述塔吊部位预留的楼板孔洞进行封补,影响结构施工质量。

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旨在解决受限于场地,导致前期无法安装塔吊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定位挖孔:放线定位核心筒区域,在核心筒区域内放线定位塔吊基础。根据定位的塔吊基础的区域,在原地面标高向下开挖基孔形成旋挖桩孔;

5、s2:施工高桩承台基础:制作旋挖桩钢筋笼,将旋挖桩钢筋笼放入装配式格构柱后与装配式格构柱固定,形成整体后吊入旋挖桩孔内,在原地面施工塔吊高桩承台基础;

6、s3:安装塔吊:在施工塔吊高桩承台基础时,将塔吊基础节埋入承台内,在高桩承台基础上安装塔吊,塔吊安装完成后,塔吊即可投入基坑支护工程和地下室工程使用;

7、s4:施工支撑结构:向下开挖土方,随着土方开挖的深度对格构柱安装加固结构,施工地下室结构,随着地下室结构的施工逐步切除加固结构,将格构柱埋入核心筒剪力墙结构内形成支撑结构;

8、s5:施工主体结构:当拟建建筑进入主体结构施工后,继续使用高桩承台塔吊作为垂直运输的主要工具;

9、s6:转换内爬塔吊:当拟建建筑施工至一定层数时,安装内爬塔吊的支脚,同时将高桩承台塔吊转换为内爬塔吊,施工完成后切除高桩承台基础,后续使用内爬塔吊作为超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的主要工具。

10、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中,开挖基孔时采用旋挖成孔工艺。

11、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格构柱高度施工至高桩承台基础标高,高桩承台基础的厚度大于1500mm。

12、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2中,在原地面施工塔吊高桩承台基础时,高桩承台基础下端沉入地面与格构柱连接,格构柱埋高桩承台基础的深度不少于850mm。

13、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加固结构包括斜向梁和横向梁,横向梁加固高度不大于2400mm。

14、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4中,向下开挖土方至电梯井底板处,核心筒剪力墙结构即为核心筒电梯井。

15、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6中,安装完支脚后,将塔吊安装至支脚上,切除高桩承台基础,高桩承台塔吊转换为内爬塔吊。

16、作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6中,切除后的高桩承台基础部分融入核心筒剪力墙结构内。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8、本专利技术的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中,在工程开工后即可安装塔吊,无需等待土方开挖至基底后再安装塔吊,在基坑支护阶段和地下室施工阶段即可采用塔吊作为垂直运输工具,减少汽车吊及履带吊的投入,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在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电梯井内制作高桩承台塔吊,高桩承台塔吊主体结构施工到一定层数时转换为内爬塔吊,避开地下室结构部位,后期无需对地下室结构各层顶板的预留洞口进行二次封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本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具有提前插入塔吊作为垂直运输工具,加快施工进度的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开挖基孔时采用旋挖成孔工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格构柱高度施工至高桩承台基础标高,高桩承台基础的厚度大于1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原地面施工塔吊高桩承台基础时,高桩承台基础下端沉入地面与格构柱连接,格构柱埋高桩承台基础的深度不少于8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加固结构包括斜向梁和横向梁,横向梁加固高度不大于24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向下开挖土方至电梯井底板处,核心筒剪力墙结构即为核心筒电梯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安装完支脚后,将塔吊安装至支脚上,切除高桩承台基础,高桩承台塔吊转换为内爬塔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切除后的高桩承台基础部分融入核心筒剪力墙结构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开挖基孔时采用旋挖成孔工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格构柱高度施工至高桩承台基础标高,高桩承台基础的厚度大于1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塔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在原地面施工塔吊高桩承台基础时,高桩承台基础下端沉入地面与格构柱连接,格构柱埋高桩承台基础的深度不少于8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江周平陈裕钧张正张利群曹穗冬叶迪科洪志民曹永杰何家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