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69522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包括用于将污水通过过滤膜生成第一处理液体A、第二处理液体B和第三处理液体C搅拌的分离区(1),用于将所述第四处理液体D分离沉淀生成第五处理液体E和第六处理液体F的解析区(2),用于对所述第五处理液体E进行厌氧生化反应生成所述第七处理液体G的厌氧生化区(3),用于对所述第六处理液体F、第一处理液体A进行厌氧/好氧生化处理生成第八处理液体H的AO生化区(4)和用于对所述第八处理液体H进行曝气反应生成所述第九处理液体J和污泥的吸附强化区(5)。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通过分阶段的对污泥进行有效处理,能够提升对污泥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污泥处理是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废水处理程度越高,产生的需要处理的污泥残渣就越多。除非采用土地处理或污水池处理污水,否则一般污水处理厂必须配备污泥处理设施。对于现代污水处理厂来说,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中最复杂、成本最高的环节。污泥根据其来源有不同的种类,相应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其中尤其以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处理难度最大。

2、申请号为cn201710771202.x公开了一种污泥分段回流强化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的装置,是包含有储存原水箱、进水泵、生化反应器、沉淀池的连续流反应器,所述连续流反应器连接有plc控制器。生化反应器包含有为厌氧区、好氧区和缺氧区。城市污水原水箱通过进水泵与生化反应器的进水管相连通,污水通过进水管依次经过顺序连接的厌氧区、好氧区、缺氧区和沉淀池。沉淀池经过泥水分离后,上清液作为出水排放。在厌氧区内,活性污泥吸附降解进水中的有机物合成内碳源;在好氧区内通过控制溶解氧,实现短程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的耦合,提高系统的总氮去除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不易处理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及其方法,通过分阶段的对污泥进行有效的处理,能够提升对污泥的处理效果。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包括:

3、搅拌分离区:进口与厌氧生化区、吸附强化区相连,出口与解析区、ao生化区、芬顿反应器相连,用于将污水通过过滤膜生成第一处理液体a、第二处理液体b和第三处理液体c,用于将第一处理液体a传送至ao生化区,用于将第二处理液体b传送至芬顿反应器,用于接收厌氧生化区传送的第五处理液体g,用于接收吸附强化区传送的第九处理液体j,用于将第五处理液体g、第九处理液体j、第三处理液体c搅拌混合生成第四处理液体d,用于将第四处理液体d传送至解析区;

4、解析区:进口与搅拌分离区相连,出口与厌氧生化区、ao生化区相连,用于接收搅拌分离区传送的第四处理液体d,用于将第四处理液体d分离沉淀生成第五处理液体e和第六处理液体f,用于将第五处理液体e传送至厌氧生化区,用于将第六处理液体f传送至ao生化区;

5、厌氧生化区:进口与解析区相连,出口与搅拌分离区相连,用于接收解析区传送的第五处理液体e,用于对第五处理液体e进行厌氧生化反应生成第七处理液体g,用于将第七处理液体g传送至搅拌分离区;

6、ao生化区:进口与解析区、搅拌分离区相连,出口与吸附强化区相连,用于接收解析区传送的第六处理液体f,用接收分离搅拌区传送的第一处理液体a,用于对第六处理液体f、第一处理液体a进行厌氧/好氧生化处理生成第八处理液体h,用于将第八处理液体h传送至吸附强化区;

7、吸附强化区:进口ao生化区相连,出口与搅拌分离区相连,用于接收ao生化区传送的第八处理液体h,用于对第八处理液体h进行曝气反应生成第九处理液体j和污泥,用于将第九处理液体j传送至搅拌分离区,用于将污泥排出。

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在解析区内设有第一污泥提升泵,第一污泥提升泵用于将第六处理液体f传送至ao生化区。

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在吸附强化区内设有第二污泥提升泵,第二污泥提升泵用于将第九处理液体j传送至搅拌分离区。

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在搅拌分离区内设有轴流泵,轴流泵用于将第四处理液体d传送至解析区。

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作为优选方式,在搅拌分离区内设有储液池,用于储存并混合第五处理液体g、第九处理液体j、第三处理液体c。

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作为优选方式,解析区一侧与吸附强化区一侧相连,在解析区另一侧和吸附强化区另一侧设有若干填料模组件,解析区、吸附强化区和填料模组件组成圆筒状结构,在解析区与吸附强化区相连处设有隔断。

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s1、搅拌分离:污水进入搅拌分离区通过过滤膜生成第一处理液体a、第二处理液体b和第三处理液体c,将第一处理液体a传送至ao生化区,将第二处理液体b传送至芬顿反应器;

15、s2、混合:将第三处理液体c、厌氧生化区传送的第五处理液体g、吸附强化区传送的第九处理液体j搅拌混合生成第四处理液体d并通过轴流泵传送至解析区;

16、s3、解析分离:在解析区将第四处理液体d解析分离,上层形成第五处理液体e,下层形成第六处理液体f,将第五处理液体e传送至厌氧生化区,将第六处理液体f传送至ao生化区;

17、s4、厌氧生化反应:对第五处理液体e进行厌氧生化反应生成第七处理液体g,并将第七处理液体g传送至回搅拌分离区;

18、s5、ao生化反应:对第六处理液体f、第一处理液体a进行厌氧/好氧生化处理生成第八处理液体h,并将第八处理液体h传送至吸附强化区;

19、s6、曝气:将第八处理液体h在吸附强化区进行曝气反应生成第九处理液体j和污泥,并将第九处理液体j传送至搅拌分离区、将污泥排出。

2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的使用方法,作为优选方式,步骤s3中将第六处理液体f从解析区传送至ao生化区过程中对第六处理液f进行冷却。

2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的使用方法,作为优选方式,轴流泵的流量大于第五处理液体e从解析区传送至厌氧生化区的流量。

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的使用方法,作为优选方式,污泥排出的流量与第九处理液体j从吸附强化区传送至搅拌分离区的流量比为1:3。

2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污水在搅拌分离装置中先经过过滤膜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离出传送至芬顿反应器,剩余部分再经过膜分离,将含氨的部分传送至ao生化区,剩余液体部分混合厌氧生化区和吸附强化区传回的液体搅拌均匀后一起进入解析区;在解析区加碱调节ph至8~10,分层后将上部分液体传送至厌氧生化区进行厌氧反应,将下部分液体传送至ao生化区;在厌氧生化区进行厌氧生化反应后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有机物(如有机酸、醇类等)送回分离搅拌区;在ao生化区进一步将简单有机物分解为co2和h2o,剩余污泥随液体一起传送至吸附强化区;在强化吸附区通过曝气进一步将污水中可氧化的有机物分解,则不能分解的固体部分为污泥排出,其余液体返回至搅拌分离装置用于稀释污水并进行二次循环处理。

2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5、(1)通过厌氧生化区、ao生化区、解析区和强化吸附区对污水中的可分解有机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析区(2)内设有第一污泥提升泵(6),所述第一污泥提升泵(6)用于将所述第六处理液体F传送至所述AO生化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强化区(5)内设有第二污泥提升泵(7),所述第二污泥提升泵(7)用于将所述第九处理液体J传送至所述搅拌分离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分离区(1)内设有轴流泵(8),所述轴流泵(8)用于将所述第四处理液体D传送至所述解析区(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分离区(1)内设有储液池(9),用于储存并混合所述第五处理液体G、所述第九处理液体J、所述第三处理液体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区(2)一侧与所述吸附强化区(5)一侧相连,在所述解析区(2)另一侧和所述吸附强化区(5)另一侧设有若干填料模组件(10),所述解析区(2)、所述吸附强化区(5)和所述填料模组件(10)组成圆筒状结构,在所述解析区(2)与所述吸附强化区(5)相连处设有隔断。

7.根据权利要求1~6其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将所述第六处理液体F从所述解析区(1)传送至所述AO生化区(4)过程中对所述第六处理液F进行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泵(8)的流量大于所述第五处理液体E从所述解析区(2)传送至所述厌氧生化区(3)的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排出的流量与所述第九处理液体J从所述吸附强化区(5)传送至所述搅拌分离区(1)的流量比为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解析区(2)内设有第一污泥提升泵(6),所述第一污泥提升泵(6)用于将所述第六处理液体f传送至所述ao生化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附强化区(5)内设有第二污泥提升泵(7),所述第二污泥提升泵(7)用于将所述第九处理液体j传送至所述搅拌分离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分离区(1)内设有轴流泵(8),所述轴流泵(8)用于将所述第四处理液体d传送至所述解析区(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搅拌分离区(1)内设有储液池(9),用于储存并混合所述第五处理液体g、所述第九处理液体j、所述第三处理液体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好氧结合的污泥接触吸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刘远阳胡婧孙亚坤曹冬萌陈嘉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先锋锐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