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雷达,尤其涉及一种固态激光雷达及固态激光雷达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固态激光雷达不包含旋转部件的结构特点,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激光雷达(如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或转镜扫描式激光雷达),固态激光雷达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度高等优势,从而使得固态激光雷达备受产业界的关注。
2、然而,随着探测需求越来越高,现有固态激光雷达存在成本过高的情况。因此,如何在提高固态激光雷达的探测能力时有效控制固态激光雷达的成本,有待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固态激光雷达及固态激光雷达控制方法,能够在提高探测能力时有效控制固态激光雷达的成本,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2、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态激光雷达,包括:
3、第一收发装置,适于在第一视场范围内进行探测,
4、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一光学组件,所述第一光学组件适于对所述第一光源生成的第一探测信号进行光束整形并射出至所述固态激光雷达外部,以及将来自所述第一视场范围的入射光汇聚至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和
5、第二收发装置,适于在第二视场范围内进行探测,
6、所述第二收发装置包括第二光源、第二接收模块和第二光学组件,所述第二光学组件适于对所述第二光源生成的第二探测信号进行光束整形并射出至所述固态激光雷达外部,以及将来自所述第二视场范围的入射光汇聚至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7、其中,所述第一视场范围大于所述
8、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固态激光雷达控制方法,所述固态激光雷达包括:第一收发装置和第二收发装置,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一光学组件,所述第一光学组件适于对所述第一光源生成的第一探测信号进行光束整形并射出至所述固态激光雷达外部,以及将来自所述第一视场范围的入射光汇聚至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所述第二收发装置包括第二光源、第二接收模块和第二光学组件,所述第二光学组件,对所述第二光源生成的第二探测信号进行光束整形并射出至所述固态激光雷达外部,以及将来自所述第二视场范围的入射光汇聚至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9、所述固态激光雷达控制方法包括:
10、控制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在第一视场范围内进行探测,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收发装置在第二视场范围内进行探测;其中,所述第一视场范围大于所述第二视场范围,所述第一视场范围与所述第二视场范围之间存在交集区域,所述第一收发装置的最远探测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收发装置的最远探测距离。
11、在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固态激光雷达中,第一收发装置在第一视场范围内进行探测,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光源、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一光学组件,所述第一光学组件适于对所述第一光源生成的第一探测信号进行光束整形并射出至所述固态激光雷达外部,以及将来自所述第一视场范围的入射光汇聚至所述第一接收模块;以及,第二收发装置在第二视场范围内进行探测,所述第二收发装置包括第二光源、第二接收模块和第二光学组件,所述第二光学组件适于对所述第二光源生成的第二探测信号进行光束整形并射出至所述固态激光雷达外部,以及将来自所述第二视场范围的入射光汇聚至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视场范围大于所述第二视场范围,所述第一视场范围与所述第二视场范围之间存在交集区域,所述第一收发装置的最远探测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收发装置的最远探测距离。由此,能够在提高探测能力时有效控制固态激光雷达的成本,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集区域包括所述固态激光雷达探测范围的中心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组件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二光学组件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包括多个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二光源包括多个第二激光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探测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探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第一探测器芯片和第一读出芯片,所述第一探测器芯片和所述第一读出芯片通过堆叠方式封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第二探测器芯片和第二读出芯片,所述第二探测器芯片和所述第二读出芯片通过堆叠方式封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激光雷达还包括:控制模块,适于控制所述第一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和所述第二收发装置进行同步探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和所述第二收发装置进行异步探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先控制所述第一收发装置进行探测,并在基于所述第一收发装置的探测结果确定未探测到障碍物后,控制所述第二收发装置进行探测。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组件光轴和第二光学组件的光轴平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和所述第二收发装置相邻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共用同一驱动模块。
15.一种固态激光雷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激光雷达包括:第一收发装置和第二收发装置,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包括第一光源、第一接收模块和第一光学组件,所述第一光学组件适于对所述第一光源生成的第一探测信号进行光束整形并射出至所述固态激光雷达外部,以及将来自所述第一视场范围的入射光汇聚至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所述第二收发装置包括第二光源、第二接收模块和第二光学组件,所述第二光学组件,对所述第二光源生成的第二探测信号进行光束整形并射出至所述固态激光雷达外部,以及将来自所述第二视场范围的入射光汇聚至所述第二接收模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在第一视场范围内进行探测,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收发装置在第二视场范围内进行探测之前,还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在第一视场范围内进行探测,以及控制所述第二收发装置在第二视场范围内进行探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和所述第二收发装置进行异步探测,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包括多个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二光源包括多个第二激光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集区域包括所述固态激光雷达探测范围的中心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组件的焦距小于所述第二光学组件的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包括多个第一激光器,所述第二光源包括多个第二激光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第一探测器;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多个第二探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包括第一探测器芯片和第一读出芯片,所述第一探测器芯片和所述第一读出芯片通过堆叠方式封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第二探测器芯片和第二读出芯片,所述第二探测器芯片和所述第二读出芯片通过堆叠方式封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激光雷达还包括:控制模块,适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装置的探测时序和所述第二收发装置的探测时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和所述第二收发装置进行同步探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所述第一收发装置和所述第二收发装置进行异步探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固态激光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适于先控制所述第一收发装置进行探测,并在基于所述第一收发装置的探测结果确定未探测到障碍物后,控制所述第二收发装置进行探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天长,朱雪洲,向少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禾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