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震支座,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建筑设计施工时,往往通过在建筑结构的底部设置隔震支座,来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2、橡胶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抗震性,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腐蚀和磨损,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结构受到外部震动影响的程度,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所以现有技术中经常采用橡胶隔震支座,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安装工作。
3、然而,由于橡胶材料的承载能力相对较小,适用范围有限,橡胶隔震支座不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重载结构的隔震支座设计。且地震波的冲击方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垂直方向的,一种是水平方向的;橡胶隔震支座对垂直方向的冲击力有较好的隔震减震作用,但对水平方向冲击力的隔震减震作用较为薄弱。
4、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
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套建筑结构的楼板、上固定板1、上支座板2、滑块5、下支座板4、下固定板3和地基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在发生地震时,通过减小上支座板2相对下支座板4的移动,在水平方向上减弱建筑结构与地基所受到的地震波冲击力,提高了连接节点处的结构整体性,解决了橡胶隔震支座不适用于大型建筑物或重载结构,且对水平方向冲击力的隔震减震作用较弱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包括建筑隔震支座,所述建筑隔震支座设置在地基上,所述建筑隔震支座承载建筑结构,以构成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其中,所述建筑隔震支座包括上固定板(1)、上支座板(2)、下固定板(3)、下支座板(4)和滑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内设置有多个上电磁铁(11),多个上电磁铁(11)呈阵列分布,所述下固定板(3)内设置有多个下电磁铁(31),多个下电磁铁(31)成阵列分布;所述滑块(5)中设置有钢板(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的上端有上滑动面板(52),所述上滑动面板(52)的表面形状与所述上支座板(2)的内侧形状相匹配,所述上滑动面板(52)与所述上支座板(2)的内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2)的内侧设置有上球面滑道(21);所述下支座板(4)的内侧设置有下球面滑道(41);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滑块(5)设置在所述上支座板(2)与所述下支座板(4)之间之前,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上固定板(1)内设置多个上电磁铁(11),将所述上电磁铁(11)的导线从所述上固定板(1)中引出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用多组锚固组件将所述上固定板(1)的上端与建筑结构的楼板连接之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范围为5伏特至12伏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地基上以阵列形式安装多个建筑隔震支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包括建筑隔震支座,所述建筑隔震支座设置在地基上,所述建筑隔震支座承载建筑结构,以构成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其中,所述建筑隔震支座包括上固定板(1)、上支座板(2)、下固定板(3)、下支座板(4)和滑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1)内设置有多个上电磁铁(11),多个上电磁铁(11)呈阵列分布,所述下固定板(3)内设置有多个下电磁铁(31),多个下电磁铁(31)成阵列分布;所述滑块(5)中设置有钢板(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的上端有上滑动面板(52),所述上滑动面板(52)的表面形状与所述上支座板(2)的内侧形状相匹配,所述上滑动面板(52)与所述上支座板(2)的内侧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隔震支座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2)的内侧设置有上球面滑道(21);所述下支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锋,刘威,张亚丽,付继东,陈昂之,史娇,彭勃,唐淼,龚玉磊,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东枢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