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69368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包括:应用程序端、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照明驱动模块和睡眠吸顶灯;睡眠吸顶灯包括:下盖、灯罩、上盖、环形支撑构件、灯罩、第一光源板、第二光源板和底座;底座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上盖与下盖扣接,上盖和下盖通过扣接形成安装空间,第一光源板和灯罩均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中;上盖的侧壁设置有环形透光区,环形透光区靠近所述底座。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和照明驱动模块均安装在安装空间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应用程序端来调整时间节点,从而使得控制模块可以形成工作模式切换的目标控制时序。通过实时时间和目标控制时序来实现对照明驱动模块的控制。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居,具体涉及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


技术介绍

1、睡眠吸顶灯系统指的是可以提供提高睡眠质量要求的的光源系统。但是,现有的睡眠吸顶灯系统一般仅仅是设置有各种预先设置的睡眠的光源模式。通过手动控制这些模式。整体来讲,智能程度不高。因此,如何提升睡眠吸顶灯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是目前行业内亟需研究的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包括:应用程序端、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照明驱动模块和睡眠吸顶灯;

3、所述睡眠吸顶灯包括:下盖、灯罩、上盖、环形支撑构件、第一光源板、第二光源板和底座;

4、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与下盖扣接,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扣接形成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光源板和灯罩均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上盖的侧壁设置有环形透光区,所述环形透光区靠近所述底座;

5、所述环形支撑构件设置在上盖与底座之间,所述灯罩罩住所述第一光源板,所述第二光源板设置在环形支撑构件的环形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光源板的发光面朝向所述环形透光区;所述第二光源板的输出光通过所述环形透光区射出;所述第一光源板的输出光通过所述灯罩从下盖处透出;

6、所述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和照明驱动模块均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照明驱动模块分别与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连接;所述照明驱动模块用于受控以驱动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

7、所述应用程序端用于:获取用户所输入的时间节点,将所述时间节点记为目标时间节点;通过通讯模块与控制模块建立联系,发出设置请求,向所述控制模块传递目标时间节点;

8、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应用程序端的设置请求,接收所述目标时间节点,对所述目标时间节点进行解析,从而生成工作模式切换的控制时序,将所述控制时序记为目标控制时序,将所述目标控制时序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确定已经退出响应所述设置请求的进程,获取实时时间,从所述存储模块中调取目标控制时序,根据所述实时时间和目标控制时序来对照明驱动模块进行控制。

9、进一步,所述应用程序端设置有时序控制界面,所述时序控制界面设置有输入控件,所述输入控件用于获取用户所输入的时间节点。

10、进一步,根据所述实时时间和目标控制时序来对照明驱动模块进行控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实时时间与目标控制时序进行对比,确定当前的实时时间所对应的工作模式;

11、根据所述工作模式从存储模块中获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工作模式所对应的控制程序,通过运行所述控制程序以控制照明驱动模块进入对应的工作模式,以使得照明驱动模块输出所述工作模式下要求的照明光。

12、进一步,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唤醒模式、日间模式、夜间模式、助眠模式和全关模式。

13、进一步,将第一光源板的输出光记为第一输出光,将第二光源板的输出光记为第二输出光;

14、在所述日间模式下,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均工作,所述第一输出光的色温为:4000k至6500k;所述第二输出光的色温为:4000k至6500k;

15、得到在0.75m高的水平照度为≥150 lx且≤750 lx;在1.2m高的眼部照度≥150lx且≤750 lx,眼部eml≥150;

16、在所述夜间模式下,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均工作,所述第一输出光的色温为:3000k至3500k;所述第二输出光的色温为:3000k至3500k;

17、得到在0.75m高的水平照度为≥75 lx且≤500 lx;在1.2m高的眼部照度≤75 lx,眼部eml≤75;

18、在所述助眠模式下,所述第一光源板不工作,所述第二光源板工作,所述第二输出光的色温为:1800k至3000k;

19、得到在0.75m高的水平照度为≥10 lx且≤75 lx;在0.8m高的床头眼部照度为≤10 lx,眼部eml为≤10;

20、在所述唤醒模式下,所述第一光源板不工作,所述第二光源板工作,至少含色温4000k至6500k的冷光渐变;

21、在0.8m高的床头眼部照度为≥20 lx且≤75 lx,眼部eml为≥20 且≤75;

22、在所述全关模式下,所述第一光源板和第二光源板均不工作。

23、进一步,所述第一光源板上设置有第一色温灯珠和第二色温灯珠,其中,第一色温灯珠为输出1800k-3000k色温的色温灯珠,所述第二色温为输出4000k-6500k色温的色温灯珠;所述第一色温灯珠的节律值≤0.6,所述第二色温灯珠的节律值≥0.8。

24、进一步,满功率状态时,所述第二输出光的光通量与所述第一输出光的光通量之比大于0.2且小于等于1。

25、进一步,所述睡眠吸顶灯系统还包括面环,所述面环呈圆环状,所述面环覆盖住所述下盖和上盖之间的连接间隙。

26、进一步,所述下盖具有朝向上盖凹陷的出光面。

27、进一步,所述灯罩为乳白色透光材质构件。

28、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整合在睡眠吸顶灯中。通过应用程序端来调整时间节点,从而使得控制模块可以形成工作模式切换的目标控制时序。通过实时时间和目标控制时序来实现对照明驱动模块的控制。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智能化。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智能家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程序端、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照明驱动模块和睡眠吸顶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端设置有时序控制界面,所述时序控制界面设置有输入控件,所述输入控件用于获取用户所输入的时间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时时间和目标控制时序来对照明驱动模块进行控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实时时间与目标控制时序进行对比,确定当前的实时时间所对应的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唤醒模式、日间模式、夜间模式、助眠模式和全关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光源板的输出光记为第一输出光,将第二光源板的输出光记为第二输出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板上设置有第一色温灯珠和第二色温灯珠,其中,第一色温灯珠为输出1800K-3000K色温的色温灯珠,所述第二色温为输出4000K-6500K色温的色温灯珠;所述第一色温灯珠的节律值≤0.6,所述第二色温灯珠的节律值≥0.8。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满功率状态时,所述第二输出光的光通量与所述第一输出光的光通量之比大于0.2且小于等于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环,所述面环呈圆环状,所述面环覆盖住所述下盖和上盖之间的连接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具有朝向上盖凹陷的出光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为乳白色透光材质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用程序端、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存储模块、照明驱动模块和睡眠吸顶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程序端设置有时序控制界面,所述时序控制界面设置有输入控件,所述输入控件用于获取用户所输入的时间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实时时间和目标控制时序来对照明驱动模块进行控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实时时间与目标控制时序进行对比,确定当前的实时时间所对应的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唤醒模式、日间模式、夜间模式、助眠模式和全关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睡眠吸顶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将第一光源板的输出光记为第一输出光,将第二光源板的输出光记为第二输出光;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娟王其远陈明杰丁文超赵英杰杨奕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