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浆锚索,具体涉及一种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煤炭巷道支护中,注浆锚索是一种常用的支护方式,它通过锚索将巷道周围的岩体固定,以增强其稳定性。传统的锚索锚固工艺主要依靠锚索与岩体的摩擦力进行锚固,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锚固长度有限、初始锚固力较小等。为解决传统锚索的不足,cn202311801590.3公布了一种双通道中空注浆锚索,通过在锚固管泵注锚固剂,在锚固管和外管中间的环形通道注浆,从而提高锚固长度、增大锚索初始锚固力。此外,高压注浆的引入使得锚索能够充分发挥其主动支护效果。
2、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双通道中空注浆锚索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环形通道的间隙较小,浆液中的固体颗粒容易堵塞通道,影响注浆量和注浆效果,进而影响锚索的支护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
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包括锚索本体、止浆塞、出浆鸟笼、注浆管、锚固管和挡管,所述锚索本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止浆塞和所述出浆鸟笼间隔设在所述锚索本体的外周面上,且所述止浆塞邻近所述锚索本体的顶端设置;所述注浆管设在所述锚索本体内且沿所述锚索本体的轴向延伸,所述注浆管与所述出浆鸟笼连通,以向孔洞内注浆;所述锚固管的顶端伸入所述注浆管内且位于所述注浆管的顶端和所述出浆鸟笼之间,所述锚固管的尾端位
4、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挡管和所述锚固管之间。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固管与所述注浆管之间的单边间隙大于等于0.5mm。
6、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还包括连接器和锚固剂注射组件,所述锚固管通过所述连接器与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相连通,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用于向所述锚固管内注射锚固剂。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具有同轴设置的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锚索本体的外径,所述第二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锚固管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注浆管的外径,所述锚索本体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孔内,所述锚固管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并与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孔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上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用于固定所述锚索本体。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具有第三孔,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二孔连通且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第三孔的内径大于所述锚固管的外径,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包括锚固剂混合套筒,所述锚固剂混合套筒与所述第三孔螺纹连接并与所述锚固管连通,用于向所述锚固管内注射锚固剂。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还包括转接套筒,所述转接套筒设在所述第三孔内且一端与所述锚固管螺纹连接,所述锚固剂混合套筒止抵于所述转接套筒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锚固剂混合套筒与所述转接套筒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锚固剂混合套筒内可拆卸地设有混流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还包括主料管、第一输料支管和第二输料支管,所述主料管与所述锚固剂混合套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输料支管和第所述二输料支管分别与所述主料管连通,用于向所述主料管内输送不同的锚固剂。
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的施工方法包括:
13、s1:首先通过锚固管向孔洞内注射锚固剂;
14、s2:待锚固剂凝固后,将锚固管从注浆管内抽出;
15、s3:通过注浆管向空洞内注浆。
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将注浆管和锚固管分别负责注浆和锚固,注浆和锚固独立进行,与相关技术相比,有效减少了浆液中的固体颗粒对通道的堵塞,提高了注浆效果,使得锚索的安装和操作更加简便,减少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挡管(7)和所述锚固管(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管(5)与所述注浆管(4)之间的单边间隙大于等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器(8)和锚固剂注射组件,所述锚固管(5)通过所述连接器(8)与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相连通,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用于向所述锚固管(5)内注射锚固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8)具有同轴设置的第一孔(801)和第二孔(802),所述第一孔(801)的内径大于所述锚索本体(1)的外径,所述第二孔(802)的内径大于所述锚固管(5)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注浆管(4)的外径,所述锚索本体(1)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孔(801)内,所述锚固管(5)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801)和所述第二孔(802)并与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孔(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8)还具有第三孔(803),所述第三孔(803)与所述第二孔(802)连通且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第三孔(803)的内径大于所述锚固管(5)的外径,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包括锚固剂混合套筒(10),所述锚固剂混合套筒(10)与所述第三孔(803)螺纹连接并与所述锚固管(5)连通,用于向所述锚固管(5)内注射锚固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还包括转接套筒(11),所述转接套筒(11)设在所述第三孔(803)内且一端与所述锚固管(5)螺纹连接,所述锚固剂混合套筒(10)止抵于所述转接套筒(11)另一端的端面上,所述锚固剂混合套筒(10)与所述转接套筒(1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剂混合套筒(10)内可拆卸地设有混流器(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料管(13)、第一输料支管(14)和第二输料支管(15),所述主料管(13)与所述锚固剂混合套筒(1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输料支管(14)和第所述二输料支管分别与所述主料管(13)连通,用于向所述主料管(13)内输送不同的锚固剂。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在所述挡管(7)和所述锚固管(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管(5)与所述注浆管(4)之间的单边间隙大于等于0.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器(8)和锚固剂注射组件,所述锚固管(5)通过所述连接器(8)与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相连通,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用于向所述锚固管(5)内注射锚固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8)具有同轴设置的第一孔(801)和第二孔(802),所述第一孔(801)的内径大于所述锚索本体(1)的外径,所述第二孔(802)的内径大于所述锚固管(5)的外径且小于所述注浆管(4)的外径,所述锚索本体(1)的至少一部分置于所述第一孔(801)内,所述锚固管(5)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孔(801)和所述第二孔(802)并与所述锚固剂注射组件连通,所述第一孔(801)的侧壁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上设有固定螺杆(9),所述固定螺杆(9)用于固定所述锚索本体(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注锚固中空注浆锚索,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威,陈惠元,张冬平,张镇,孙晓冬,姜鹏飞,李嘉峰,张群涛,李建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