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特指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当前针对既有车站下进行新建线路开挖工况,出现一种新型暗挖工艺——束合管幕法施工。对于束合管幕工艺,存在以下优点:节点线路设计时无需加深,管幕可以紧贴既有车站底板施工;可操作性强,不依赖于地层条件,可在任意地层中进行施工;管幕内部土体可以单仓一次性开挖,大大增加施工速度。
2、然而在新建线路开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既有车站遗留在地下的各类地下障碍物,如抗拔桩等,一般情况下,这些地下障碍物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当采用束合管幕工艺施工时,因束合管幕管节为箱型,切削力较差,难以清障。通常采用圆形顶管预先进行切削清障,清障完成后注浆或回填保证既有车站下方结构稳定,后再进行束合管幕施工,这样繁琐复杂的清障方式增加工期的同时又增加工程造价;若采用人工清障,又难以保障人员及工程安全。
3、因此,本专利提供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解决现有的束合管幕工艺较为繁琐复杂、增加了工期的同时又增加工程造价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圆形顶管和方形清障管节,将所述方形清障管节安装到圆形顶管的后端;在既有障碍物的位置通过圆形顶管进行掘进,并带动方形清障管节逐渐靠近设计位置
3、进一步的,在所述圆形顶管掘进之前,提供第一填充材料和第二填充材料,将所述第一填充材料固设到所述方形清障管节的上下两侧,将所述第二填充材料固设到所述方形清障管节的左右两侧。
4、进一步的,待所述方形清障管节和所述方形标准管节布设完成之后,将所述方形清障管节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填充材料清除,并在所述方形清障管节内和所述方形标准管节内以及两者之间的缝隙内浇筑混凝土。
5、进一步的,在所述混凝土浇筑之前,提供波纹管和预应力束,将所述波纹管贯穿多个所述方形清障管节和所述方形标准管节,并将所述预应力束放置到所述波纹管内;在所述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之后,对所述预应力束进行张拉,张拉结束后将所述预应力束的进行固定。
6、进一步的,待所述预应力束固定完成之后,对所述方形清障管节内侧的所述第一填充材料清除,并对束合管幕的内侧进行开挖。
7、进一步的,在所述方形标准管节布设之前,在所述方形标准管节顶部的一侧安装止水锁扣,将所述止水锁扣的另一端覆盖在对应的所述方形标准管节上。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包括:用于对束合管幕设计位置的既有障碍物进行切削的圆形顶管;位于所述圆形顶管后端的方形清障管节;布设在其余的束合管幕设计位置的方形标准管节,相邻的两所述方形标准管节和所述方形清障管节之间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还包括设在所述方形清障管节周围的第一填充材料和第二填充材料,所述第一填充材料位于所述方形清障管节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二填充材料位于所述方形清障管节的左右两侧;两所述第一填充材料和两所述第二填充材料的外表面呈圆弧形并与所述圆形顶管切削出的空腔的内壁相贴合。
10、进一步的,还包括填充在所述方形清障管节内和所述方形标准管节内以及两者之间的缝隙内的混凝土,两所述第二填充材料清除后再填充混凝土。
11、进一步的,还包括波纹管和预应力束,所述波纹管贯穿多个所述方形清障管节和所述方形标准管节,所述预应力束位于所述波纹管内,所述波纹管埋设在所述混凝土内。
12、进一步的,还包括固设在所述方形标准管节顶部一侧的止水锁扣,所述止水锁扣的另一端覆盖在对应的所述方形标准管节的顶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通过在所述方形清障管节的前端设置圆形顶管,使所述圆形顶管能够对所述既有障碍物进行切削,同时所述圆形顶管在掘进的过程中带动所述方形清障管节逐渐向设计位置靠近,从而实现清障及顶进一体化。
15、本专利技术能够省去在清障完成后再进行注浆的施工过程,简化施工流程,也不影响内部结构施工,保证束合管幕顺利顶进的同时,有大大增加了工程清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得清障和束合管幕束合管幕顶进一体化完成,极大得增加了施工速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形顶管(10)掘进之前,提供第一填充材料(5)和第二填充材料(6),将所述第一填充材料(5)固设到所述方形清障管节(2)的上下两侧,将所述第二填充材料(6)固设到所述方形清障管节(2)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所述方形清障管节(2)和所述方形标准管节(3)布设完成之后,将所述方形清障管节(2)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填充材料(6)清除,并在所述方形清障管节(2)内和所述方形标准管节(3)内以及两者之间的缝隙内浇筑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凝土浇筑之前,提供波纹管和预应力束(4),将所述波纹管贯穿多个所述方形清障管节(2)和所述方形标准管节(3),并将所述预应力束(4)放置到所述波纹管内;
5.根据权利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形标准管节(3)布设之前,在所述方形标准管节(3)顶部的一侧安装止水锁扣(8),将所述止水锁扣(8)的另一端覆盖在对应的所述方形标准管节(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形顶管(10)掘进之前,提供第一填充材料(5)和第二填充材料(6),将所述第一填充材料(5)固设到所述方形清障管节(2)的上下两侧,将所述第二填充材料(6)固设到所述方形清障管节(2)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障碍物处可清障及顶进一体化的束合管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所述方形清障管节(2)和所述方形标准管节(3)布设完成之后,将所述方形清障管节(2)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填充材料(6)清除,并在所述方形清障管节(2)内和所述方形标准管节(3)内以及两者之间的缝隙内浇筑混凝土。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雁飞,侯永茂,邵耳东,宿文德,万敏,施佳捷,熊胜,刘双军,沈闻雷,陈培新,杨武,张荣辉,吴军,李孚昊,成雯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