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的综合布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布线结构。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建筑物的综合布线方式,如变电站内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内的综合布线一般采用墙内埋管形式,而大型的装配式建筑物内无内墙装饰板,例如钢结构厂房,不能采用内埋管而是明敷埋管的方式,不仅施工难度较大,且严重影响美观,部分位置如出现电缆裸露甚至会存在安全隐患。
2、所以对于大型的装配式建筑物需要一种施工难度小、非明敷埋管的综合布线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场施工难度低且经济美观的钢结构建筑的布线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布线结构,包括间隔布置的压型钢板外墙和钢柱、分别置于间隔内的电缆槽盒和檀条;
4、所述檀条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压型钢板外墙和钢柱固定连接;
5、敷设有电缆的所述电缆槽盒固定在所述檀条上。
6、进一步的,所述电缆槽盒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檀条上。
7、进一步的,所述电缆槽盒内设有隔板,使所述电缆槽盒分为通过强电电缆和弱点电缆的两个空间。
8、进一步的,所述压型钢板外墙和钢柱的间隔为200-300mm。
9、进一步的,所述压型钢板外墙和钢柱的间隔为250mm。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避免了综合布线采用明敷埋管的方式,也没有采用墙内埋管形式。而是利用檀条去加固压型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布置的压型钢板外墙(1)和钢柱(2)、分别置于间隔内的电缆槽盒(3)和檀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盒(3)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檀条(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盒(3)内设有隔板(31),使所述电缆槽盒(3)分为通过强电电缆和弱点电缆的两个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外墙(1)和钢柱(2)的间隔为200-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型钢板外墙(1)和钢柱(2)的间隔为25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布置的压型钢板外墙(1)和钢柱(2)、分别置于间隔内的电缆槽盒(3)和檀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盒(3)通过螺栓紧固在所述檀条(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结构建筑的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盒(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柏庄,李飞,邓涛,李乐乐,吕睿,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骏天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