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69079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像素驱动层、像素定义层、多个发光单元、封装层和彩色滤光层,其中,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开口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多个彩色滤光部和多个遮光部,所述彩色滤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多个所述彩色滤光部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彩色滤光部,所述遮光部设置在非开口区,所述遮光部采用所述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部交叠形成。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容纳彩色滤光部,将遮光部采用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部交叠形成,解决了彩色滤光部的制程问题,提升了彩色滤光部出光效率,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oled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显示器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oled显示器具有薄而轻、高对比度、快速响应、宽视角、高亮度、全彩色等优点。为了降低外部光线在oled显示器内的反射率,目前主流的方案是在oled显示器的出光面贴附圆偏光片,但是该方案由于圆偏光片的光损失较大,降低了出光效果。另一种方案是在oled显示器的出光面设置彩色滤光片,通过彩色滤光片来提高出光效率,通过黑矩阵(bm)的设置可以降低环境光线在oled显示器内反射的效果,而且还能减小整个显示面板的厚度。

2、但是,在显示面板上制备彩色滤光片的过程中,由于黑矩阵制成后再形成彩色滤光部材料制作彩色滤光层的过程中,黑矩阵对彩色滤光部影响,造成彩色滤光部显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凹槽容纳彩色滤光部,将遮光部采用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部交叠形成,解决了彩色滤光部的制程问题,提升了彩色滤光部出光效率,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像素驱动层、像素定义层、多个发光单元、封装层和彩色滤光层,所述像素驱动层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像素驱动层上,且形成有多个开口区,多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设置在所述像素驱动层上,且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开口区,所述封装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层上,用于密封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封装层对应所述开口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彩色滤光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其中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多个彩色滤光部和多个遮光部,所述彩色滤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多个所述彩色滤光部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彩色滤光部,所述遮光部设置在非开口区,所述遮光部采用所述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部交叠形成。

3、可选的,所述封装层包括有机封装层,所述有机封装层对应所述开口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径向宽度大于所述开口区的径向宽度;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上,所述遮光部与所述第一凹槽部分重叠。

4、可选的,所述封装层还包括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设置在所述有机封装上,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侧壁与所述开口区的边缘距离5um至20um。

5、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面,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所成夹角为钝角。

6、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走线层,所述触控走线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所述触控走线层与所述反射层采用金属材料同制程形成。

7、可选的,多个所述彩色滤光部中,包括多个第一颜色滤光部和多个第二颜色滤光部;所述第一颜色滤光部与所述第二颜色滤光部的颜色不同;在每个所述非开口区内,所述第一颜色滤光部设置有第一颜色延伸部,第二颜色滤光部设置有第二颜色延伸部,所述第一颜色延伸部与所述第二颜色延伸部堆叠形成遮光部;所述第一颜色延伸部设置在所述第二颜色延伸部下,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正投影上,所述第二颜色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分别与所述反射层重叠;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非开口区。

8、可选的,所述第一颜色滤光部为红色滤光部,所述第一颜色延伸部为红色延伸部,所述第二颜色滤光部为蓝色滤光部,所述第二颜色延伸部为蓝色延伸部;在每个所述非开口区内,所述遮光部由所述红色延伸部和所述蓝色延伸部堆叠形成。

9、可选的,所述红色延伸部的厚度等于所述红色滤光部的厚度的一半,所述蓝色延伸部的厚度等于所述蓝色滤光部的厚度的一半。

10、可选的,所述第一颜色延伸部的靠近所述第二颜色滤光部的一侧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颜色延伸部的底面所成的夹角为钝角。

11、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驱动电路和上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

12、本申请中通过在封装层上形成第一凹槽,通过将彩色滤光部下沉的方式,通过在第一凹槽内形成彩色滤光部,将延伸至非第一凹槽的延伸部作为遮光部,通过至少两种颜色的延伸部来形成遮光部。从而节省了黑矩阵所需要的制程,减少了光罩(mask)的光刻工艺次数,进而使得制程工艺简化,增加封装层阻隔水氧的压力,进而降低了oled器件发光效率降低或者器件失效的风险。而且在第一凹槽内形成彩色滤光部,通过第一凹槽来限定彩色滤光部材料的流动,保证彩色滤光部的形状稳定,减少变形的风险,特别是利用彩色滤光部延伸至非开口区来形成遮光部的情况下,通过第一凹槽的作用,减少彩色滤光部边缘效应,导致彩色滤光部在边缘位置的不均匀性。而且通过将封装层挖槽设置,使得封装层在开口区位置的厚度更薄,有利于光线出射,且使得遮光部更远离发光单元的位置,有利于提升遮光能力,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有机封装层,所述有机封装层对应所述开口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还包括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设置在所述有机封装上,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面,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所成夹角为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走线层,所述触控走线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彩色滤光部中,包括多个第一颜色滤光部和多个第二颜色滤光部;所述第一颜色滤光部与所述第二颜色滤光部的颜色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滤光部为红色滤光部,所述第一颜色延伸部为红色延伸部,所述第二颜色滤光部为蓝色滤光部,所述第二颜色延伸部为蓝色延伸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色延伸部的厚度等于所述红色滤光部的厚度的一半,所述蓝色延伸部的厚度等于所述蓝色滤光部的厚度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颜色延伸部的靠近所述第二颜色滤光部的一侧的侧面与所述第一颜色延伸部的底面所成的夹角为钝角。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路和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有机封装层,所述有机封装层对应所述开口区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还包括第一无机层,所述第一无机层设置在所述有机封装上,所述第一无机层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所述第一无机层覆盖所述第一凹槽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反射层,所述反射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的侧面,所述反射层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所成夹角为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走线层,所述触控走线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彩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琴周秀峰唐杨玲谢志生徐培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