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9069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大小相同且上下放置,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复合连接有中部复合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相对靠近的一端呈矩阵状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本技术通过复合连接有中部复合板后,在将第二金属板以相同方式与定位组件之间进行连接,完成第二金属板的顶端与中部复合板底端的复合连接,此时即可完成金属板的初步复合,完成复合后在将镀铬板的底端与垫板的顶端焊接后并通过垫板底端的限位柱与第一金属板或第二金属板上所开设的限位孔进行对应后即可完成复合操作,可快速完成金属板之间的复合操作,提高复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复合板,具体为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


技术介绍

1、金属复合板是指在一层金属上覆以另外一种金属的板子,已达到在不降低使用效果的前提下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效果,金属复合板结合了两种金属的相对优点,实现单一金属不能满足的性能要求,性能优异在汽车行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常规的金属复合板一般会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以及成本的考量使用不同的工艺使其复合成相对整体的金属板,在实际对金属板进行复合过程中,必须确保两块金属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否则无法完成两块金属板之间的稳定复合,但在实际拼接过程中难以在不依靠外部夹具的前提下对两块金属板进行复合,导致复合金属板时加工成本较高且加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包括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大小相同且上下放置,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之间复合连接有中部复合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相对靠近的一端呈矩阵状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四边均设有定位组件,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相对远离的一端均设有垫板,所述垫板远离第一金属板或第二金属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镀铬板,所述镀铬板和垫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放置,所述垫板和镀铬板与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大小相同。

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部复合板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金属板或第二金属板的横截面面积,所述中部复合板和第一金属板或第二金属板的形状关系为等间距矩形。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侧板,所述侧板的长度与第一金属板或第二金属板的侧边长度相同,所述侧板的内侧面与第一金属板或第二金属板的侧面相接触。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斜面,所述侧板的顶端等距离开设有完全贯穿的导流孔,所述侧板内侧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内侧安装板。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侧安装板的上下两端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撑板,所述撑板顶端的中部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定位杆之间活动卡接。

7、通过依次准备好四个定位组件,并将其围成矩形状,此时通过将第一金属板底端的定位杆与撑板中部的定位孔相互对应,并完成卡接,此时即可完成第一金属板的安装,此时在第一金属板的底端复合连接有中部复合板后,在将第二金属板以相同方式与定位组件之间进行连接,完成第二金属板的顶端与中部复合板底端的复合连接,此时即可完成金属板的初步复合,完成复合后在将镀铬板的底端与垫板的顶端焊接后并通过垫板底端的限位柱与第一金属板或第二金属板上所开设的限位孔进行对应后即可完成复合操作,可快速完成金属板之间的复合操作,提高复合效率。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板或第二金属板相对远离的一端等角度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垫板相对靠近的一端均等角度固定安装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限位孔相配合。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镀铬板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导流槽。

10、通过镀铬板可有效避免金属表面的生锈,同时表面的水流会通过第一导流槽导入至第二导流槽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导流槽导出至镀铬板的表面,同时滴落在四周的水流可通过导向斜面导出并进入导流孔的内部导出,完成水流的导出,进而实现防锈功能,实现较佳的防锈性能。

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通过依次准备好四个定位组件,并将其围成矩形状,此时通过将第一金属板底端的定位杆与撑板中部的定位孔相互对应,并完成卡接,此时即可完成第一金属板的安装,此时在第一金属板的底端复合连接有中部复合板后,在将第二金属板以相同方式与定位组件之间进行连接,完成第二金属板的顶端与中部复合板底端的复合连接,此时即可完成金属板的初步复合,完成复合后在将镀铬板的底端与垫板的顶端焊接后并通过垫板底端的限位柱与第一金属板或第二金属板上所开设的限位孔进行对应后即可完成复合操作,可快速完成金属板之间的复合操作,提高复合效率。

13、(2)本技术通过镀铬板可有效避免金属表面的生锈,同时表面的水流会通过第一导流槽导入至第二导流槽的内部,并通过第二导流槽导出至镀铬板的表面,同时滴落在四周的水流可通过导向斜面导出并进入导流孔的内部导出,完成水流的导出,进而实现防锈功能,实现较佳的防锈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包括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的大小相同且上下放置,所述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之间复合连接有中部复合板(3),所述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相对靠近的一端呈矩阵状固定连接有定位杆(4),所述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的四边均设有定位组件(5),所述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相对远离的一端均设有垫板(8),所述垫板(8)远离第一金属板(1)或第二金属板(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镀铬板(9),所述镀铬板(9)和垫板(8)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放置,所述垫板(8)和镀铬板(9)与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的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复合板(3)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金属板(1)或第二金属板(2)的横截面面积,所述中部复合板(3)和第一金属板(1)或第二金属板(2)的形状关系为等间距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侧板(501),所述侧板(501)的长度与第一金属板(1)或第二金属板(2)的侧边长度相同,所述侧板(501)的内侧面与第一金属板(1)或第二金属板(2)的侧面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501)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导向斜面(503),所述侧板(501)的顶端等距离开设有完全贯穿的导流孔(502),所述侧板(501)内侧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内侧安装板(5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安装板(504)的上下两端均等距离固定安装有撑板(505),所述撑板(505)顶端的中部均开设有定位孔(506),所述定位孔(506)与定位杆(4)之间活动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1)或第二金属板(2)相对远离的一端等角度开设有限位孔(6),两个所述垫板(8)相对靠近的一端均等角度固定安装有限位柱(7),所述限位柱(7)与限位孔(6)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铬板(9)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导流槽(10),所述第一导流槽(10)的内侧面开设有第二导流槽(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包括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的大小相同且上下放置,所述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之间复合连接有中部复合板(3),所述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相对靠近的一端呈矩阵状固定连接有定位杆(4),所述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的四边均设有定位组件(5),所述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相对远离的一端均设有垫板(8),所述垫板(8)远离第一金属板(1)或第二金属板(2)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镀铬板(9),所述镀铬板(9)和垫板(8)的数量为两个且上下放置,所述垫板(8)和镀铬板(9)与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2)的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复合板(3)的横截面面积小于第一金属板(1)或第二金属板(2)的横截面面积,所述中部复合板(3)和第一金属板(1)或第二金属板(2)的形状关系为等间距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易生锈的金属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侧板(501),所述侧板(501)的长度与第一金属板(1)或第二金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赵明唐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海美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