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具体为一种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内衣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内衣面料的选择对于穿着的舒适度、耐用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在众多面料选项中,涤纶氨纶混纺面料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在内衣制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混纺面料巧妙地结合了涤纶与氨纶两种纤维的特长,为内衣带来了多方面的性能提升。涤纶,以其高强度、耐磨性好、不易褪色以及出色的耐热性和耐光性而著称,而氨纶作为一种高性能的弹性纤维,使得内衣能够紧密贴合身体曲线,为穿着者提供卓越的支撑和塑形效果,针织工艺的运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内衣的透气性和吸湿性。
2、然而,涤纶氨纶混纺面料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涤纶和氨纶均为合成纤维,它们的吸湿性相对较差,这可能导致在高强度运动或长时间活动时,内衣无法迅速吸收和散发汗液,从而影响穿着的舒适度,同时也为细菌提供了滋生的环境;其次,混纺面料容易起静电,静电不仅会降低内衣的舒适度,还可能吸附灰尘和毛发,影响内衣的外观和卫生。
3、综上所述,涤纶氨纶混纺面料在内衣制作中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通过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如提高耐水解性能、改善吸湿性和透气性、抗静电处理以及抗菌处理等,可以进一步提升内衣的品质和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3、(1)将氯甲基膦酸二氯、乙二醇得到含磷二元醇;将乙二醇、含磷二元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反应得到含磷聚酯;
4、(2)将含磷聚酯、二硝基苄基吡啶反应得到预改性聚酯;将预改性聚酯剪切造粒,经熔体纺丝机纺丝,再经牵伸、热处理制备成预改性聚酯纤维前体;
5、(3)将预改性聚酯纤维前体和硫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反应得到改性聚酯纤维;
6、(4)将噻吩-3-醇、聚氨酯预聚体反应得到改性聚氨酯;将改性聚氨酯配制成纺丝液后经干法纺丝工艺纺丝,得到预改性聚氨酯纤维;
7、(5)将预改性聚氨酯纤维、盐酸溶液、噻吩、3-氨基噻吩、过硫酸钾反应得到改性聚氨酯纤维;
8、(6)将改性聚酯纤维、改性聚氨酯纤维混纺得到混纺纱;将混纺纱、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得到预改性纱线;
9、(7)将预改性纱线、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甲基-1-苯基-2-磷杂环戊烯-1-氧化物反应后,二月桂酸二丁锡、n,n-二甲基乙醇胺反应得到改性纱线;将改性纱线进行织造得到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
10、作为优化,所述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1、(1)按摩尔比称1:2取氯甲基膦酸二氯、乙二醇,在0℃下,将氯甲基膦酸二氯加入至乙二醇中,升温至40℃,反应2.5h,反应结束后在110℃下减压旋蒸乙二醇,得到含磷二元醇;将乙二醇、含磷二元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按摩尔比1:0.2:(2.5-2.7)混合,加入至反应釜中,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0.2%的乙酸锌,抽真空至0.1kpa,在氮气吹扫后,升温至170-180℃反应3-4h,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0.15%的三氧化二锑,升温至230-240℃后,在50pa下反应2-3h,降温至室温并恢复至大气压后,得到含磷聚酯;
12、(2)将含磷聚酯、二硝基苄基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0.3-0.5):(20-30)混合,升温至110℃反应6-8h,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蒸得到预改性聚酯;将预改性聚酯剪切造粒,经熔体纺丝机纺丝,再经牵伸、热处理制备成预改性聚酯纤维前体;
13、(3)将预改性聚酯纤维前体和硫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按质量比1:(30-40)混合,在98℃下反应40-50min,反应结束后使用纯水洗涤并干燥得到改性聚酯纤维;
14、(4)将噻吩-3-醇、聚氨酯预聚体、四氢呋喃按质量比(0.1-0.2):1:(10-12)混合,在常温下反应8-10h,反应结束后在-0.1mpa,45℃条件下减压蒸馏40min,得到改性聚氨酯;将改性聚氨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5wt%的纺丝液,将纺丝液经干法纺丝工艺纺丝,得到预改性聚氨酯纤维;
15、(5)将预改性聚氨酯纤维、0.02mol/l的盐酸溶液、噻吩、3-氨基噻吩、过硫酸钾按质量比1:(100-110):(10-15):(5-7):(3-4)混合,在30-40℃下反应6-8h,反应结束后经纯水洗涤、40℃下真空干燥,得到改性聚氨酯纤维;
16、(6)将改性聚酯纤维、改性聚氨酯纤维按40/60的质量比通过赛络纺进行混纺得到混纺纱;将混纺纱、甲苯、二月桂酸二丁锡、甲苯二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20-30):0.01:(5-6)混合,升温至60℃反应4-5h,反应结束后取出,经常温真空干燥得到预改性纱线;
17、(7)将预改性纱线、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甲基-1-苯基-2-磷杂环戊烯-1-氧化物、二甲苯按质量比1:(2-3):(0.03-0.04):(20-30)混合,升温至150-160℃反应6-8h,降温至80℃,加入预改性纱线质量0.01倍的二月桂酸二丁锡、预改性纱线质量10-12倍的n,n-二甲基乙醇胺,继续反应5-6h,反应结束后取出,经纯水洗涤、常温真空干燥得到改性纱线;使用单面纬编大圆机将改性纱线进行织造得到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
18、作为优化,步骤(3)所述硫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由硫化钠、碳酸钠、纯水混合得到,硫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中硫化钠的浓度为25g/l,碳酸钠的浓度为20g/l。
19、作为优化,步骤(2)所述熔体纺丝机纺丝孔直径为0.7mm,纺丝温度为210-240℃,牵伸倍数为1.5倍,热处理温度为80℃,所述预改性聚酯纤维前体线密度为4.6tex。
20、作为优化,步骤(4)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型号为e95c。
21、作为优化,步骤(4)所述干法纺丝工艺参数为温度为230℃,纺丝速度为500m/min;所述预改性聚氨酯纤维线密度为4tex。
22、作为优化,步骤(7)所述面料面密度为100g/m2。
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
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上述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在内衣中的应用。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时,首先,将乙二醇、含磷二元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制备成含磷聚酯,再和二硝基苄基吡啶反应得到改性聚酯,使用熔融纺丝工艺将聚酯制备成纤维,通过硫化钠-碳酸钠进行还原得到改性聚酯纤维;其次,使用噻吩-3-醇和聚氨酯预聚体反应,通过干法纺丝工艺制备成纤维,再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磷聚酯的制备方法为:按摩尔比称1:2取氯甲基膦酸二氯、乙二醇,在0℃下,将氯甲基膦酸二氯加入至乙二醇中,升温至40℃,反应2.5h,反应结束后在110℃下减压旋蒸乙二醇,得到含磷二元醇;将乙二醇、含磷二元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按摩尔比1:0.2:(2.5-2.7)混合,加入至反应釜中,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0.2%的乙酸锌,抽真空至0.1KPa,在氮气吹扫后,升温至170-180℃反应3-4h,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0.15%的三氧化二锑,升温至230-240℃后,在50Pa下反应2-3h,降温至室温并恢复至大气压后,得到含磷聚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预改性聚酯纤维前体的制备方法为:将含磷聚酯、二硝基苄基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0.3-0.5): (20-30)混合,升温至110℃反应6-8h,反应结束后经减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预改性聚酯纤维前体和硫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按质量比1:(30-40)混合,在98℃下反应40-50min,反应结束后使用纯水洗涤并干燥得到改性聚酯纤维;所述硫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由硫化钠、碳酸钠、纯水混合得到,硫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中硫化钠的浓度为25g/L,碳酸钠的浓度为20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预改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噻吩-3-醇、聚氨酯预聚体、四氢呋喃按质量比(0.1-0.2):1:(10-12)混合,在常温下反应8-10h,反应结束后在-0.1MPa,45℃条件下减压蒸馏40min,得到改性聚氨酯;将改性聚氨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配制成质量分数为15wt%的纺丝液,将纺丝液经干法纺丝工艺纺丝,得到预改性聚氨酯纤维;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型号为E95C;干法纺丝工艺参数为温度为230℃,纺丝速度为500m/min;所述预改性聚氨酯纤维线密度为4te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改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预改性聚氨酯纤维、0.02mol/L的盐酸溶液、噻吩、3-氨基噻吩、过硫酸钾按质量比1:(100-110):(10-15):(5-7):(3-4)混合,在30-40℃下反应6-8h,反应结束后经纯水洗涤、40℃下真空干燥,得到改性聚氨酯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预改性纱线的制备方法为:将改性聚酯纤维、改性聚氨酯纤维按40/60的质量比通过赛络纺进行混纺得到混纺纱;将混纺纱、甲苯、二月桂酸二丁锡、甲苯二异氰酸酯按质量比1:(20-30):0.01:(5-6)混合,升温至60℃反应4-5h,反应结束后取出,经常温真空干燥得到预改性纱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所述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为:将预改性纱线、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3-甲基-1-苯基-2-磷杂环戊烯-1-氧化物、二甲苯按质量比1:(2-3):(0.03-0.04):(20-30)混合,升温至150-160℃反应6-8h,降温至80℃,加入预改性纱线质量0.01倍的二月桂酸二丁锡、预改性纱线质量10-12倍的N,N-二甲基乙醇胺,继续反应5-6h,反应结束后取出,经纯水洗涤、常温真空干燥得到改性纱线;使用单面纬编大圆机将改性纱线进行织造得到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所述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面密度为100g/m2。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在内衣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含磷聚酯的制备方法为:按摩尔比称1:2取氯甲基膦酸二氯、乙二醇,在0℃下,将氯甲基膦酸二氯加入至乙二醇中,升温至40℃,反应2.5h,反应结束后在110℃下减压旋蒸乙二醇,得到含磷二元醇;将乙二醇、含磷二元醇、对苯二甲酸二甲酯按摩尔比1:0.2:(2.5-2.7)混合,加入至反应釜中,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0.2%的乙酸锌,抽真空至0.1kpa,在氮气吹扫后,升温至170-180℃反应3-4h,加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质量0.15%的三氧化二锑,升温至230-240℃后,在50pa下反应2-3h,降温至室温并恢复至大气压后,得到含磷聚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预改性聚酯纤维前体的制备方法为:将含磷聚酯、二硝基苄基吡啶、n,n-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0.3-0.5): (20-30)混合,升温至110℃反应6-8h,反应结束后经减压旋蒸得到预改性聚酯;将预改性聚酯剪切造粒,经熔体纺丝机纺丝,再经牵伸、热处理制备成预改性聚酯纤维前体;所述熔体纺丝机纺丝孔直径为0.7mm,纺丝温度为210-240℃,牵伸倍数为1.5倍,热处理温度为80℃,所述预改性聚酯纤维前体线密度为4.6te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改性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预改性聚酯纤维前体和硫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按质量比1:(30-40)混合,在98℃下反应40-50min,反应结束后使用纯水洗涤并干燥得到改性聚酯纤维;所述硫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由硫化钠、碳酸钠、纯水混合得到,硫化钠-碳酸钠混合溶液中硫化钠的浓度为25g/l,碳酸钠的浓度为20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排汗涤氨混纺抗菌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预改性聚氨酯纤维的制备方法为:将噻吩-3-醇、聚氨酯预聚体、四氢呋喃按质量比(0.1-0.2):1:(10-12)混合,在常温下反应8-10h,反应结束后在-0.1mpa,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静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洪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