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全防护护栏,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拆卸防撞护栏。
技术介绍
1、车辆试验过程中,需考虑车辆出现失控情况引起的安全风险。当车辆试验位于室内环境时,需着重考虑防撞护栏对于建筑的保护作用,防止车辆失控对建筑造成影响。同时,为提高车辆试验过程中的试验效率,防撞护栏应具备快速更换能力,以实现破坏场景的快速修复。
2、由于建筑内部为混凝土地面,防撞护栏安装条件与公路桥梁防撞护栏相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路桥梁用防撞护栏:钢制护栏是最常见的公路桥梁用防撞护栏之一它由钢材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有效地阻止车辆冲出桥梁,并吸收撞击能量减少事故的伤害程度。混凝土护栏是另一种常见的选择。它由预制的混凝土构件组成,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刚性,混凝土护栏通常固定在桥梁的边缘,形成一个坚固的物理屏障。缆索护栏是一种采用钢缆组成的柔性护栏系统。它通常由多条并列的钢缆组成,通过支撑柱固定在桥梁两侧。缆索护栏能够减少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力,提供较为柔韧的防护效果。
3、有的公路桥梁用防撞护栏采用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力作为动力,以水作为传动媒介,驱动防护网上下运动,实现对车辆碰撞时的飞射物的阻拦和捕捉,但其整体结构较为复杂,维护性较差。
4、有的桥梁防撞护栏安全作业防护平台通过在桥梁防撞护栏施工过程中设置步进式移动组件,但防撞护栏仍需安装至混凝土内,安装步骤较为复杂,拆卸较为困难。
5、有的建筑用防撞护栏组件通过在建筑侧墙上设置防撞护栏结构,实现对建筑墙体的有效保护。但是防撞护栏安装于建筑墙体之上,无人员通行空间
6、还有的新型赛车赛道护栏通过在护栏立柱和防护板之间设置弹簧,实现车辆的柔性防护。但护栏的稳定性较差,且占用空间较大。
7、现有技术中,防撞护栏均为固定安装结构,当防撞护栏发生碰撞破坏时,均需进行拆除以恢复防撞护栏的防撞效果,效率较低,对场地影响较大。在防撞护栏防护过程中,对于较大的碰撞冲击的防护效果较差,难以实现对护栏外部空间的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快速拆卸防撞护栏,用以解决防撞护栏均为固定安装结构,当防撞护栏发生碰撞破坏时,均需进行拆除以恢复防撞护栏的防撞效果,效率较低,对场地影响较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包括三波波形梁和多组结构相同的支撑固定组件;
4、多组支撑固定组件均与三波波形梁固定连接;
5、支撑固定组件均包括支撑组件和地面固定组件;支撑组件设于地面固定组件上方且两者可拆卸连接;支撑组件用于支撑三波波形梁;地面固定组件预埋于地面上,地面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支撑组件及其上的三波波形梁。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组件包括防阻块和立柱,立柱均设于地面固定组件上;防阻块设于立柱顶部;防阻块与三波波形梁固定连接。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支撑组件还包括斜撑柱;
8、立柱沿竖直方向设置;斜撑柱设于地面固定组件上并位于立柱外侧,且其与立柱、地面固定组件组成三角形结构。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地面固定组件包括转接块和一对结构相同的迫紧器;
10、立柱和斜撑柱的底部均固定在迫紧器中,迫紧器固定在转接块上;转接块与地面预埋板结构连接。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转接块包括上安装面、下安装面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多组转接块减震组件。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安装面与下安装面上下平行设置。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组转接块减震组件均包括上弹簧安装座、下弹簧安装座、金属支撑柱和减震柱。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安装面的底面四角处均设有上弹簧安装座,下安装面的顶面四角处均设有下弹簧安装座,上弹簧安装座与下弹簧安装座之间设有压缩弹簧,金属支撑柱设于压缩弹簧内部。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金属支撑柱包括金属套筒和中心轴;中心轴设于金属套筒内,金属轴的顶面与上安装面固定连接,金属套筒的底面与下安装面固定连接。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组支撑固定组件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支撑固定组件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位于三波波形梁的同一侧。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安装面与下安装面之间设置多组转接块减震组件,能够增加转接块的减震功能,从而在防撞护栏被撞击时能够减少车辆的能量。
19、(2)本专利技术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在立柱外侧设置斜撑柱,能够提高防撞护栏整体刚度,降低防撞护栏碰撞后的变形量,实现对防撞护栏后部空间的有效保护。
20、(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上迫紧器下部布置多个迫紧块,方形立柱的每个侧面均能够与迫紧块的内表面接触,因此,该设计能够提高迫紧块与方形立柱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方形立柱与上迫紧器之间的连接强度,最终夹紧方形立柱。
21、本专利技术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实施例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波波形梁和多组结构相同的支撑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防阻块和立柱,所述立柱均设于所述地面固定组件上;所述防阻块设于所述立柱顶部;所述防阻块与所述三波波形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斜撑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固定组件包括转接块和一对结构相同的迫紧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包括上安装面、下安装面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多组转接块减震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面与所述下安装面上下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转接块减震组件均包括上弹簧安装座、下弹簧安装座、金属支撑柱和减震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面的底面四角处均设有上弹簧安装座,所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撑柱包括金属套筒和中心轴;所述中心轴设于金属套筒内,所述金属轴的顶面与所述上安装面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套筒的底面与所述下安装面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支撑固定组件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支撑固定组件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位于所述三波波形梁的同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三波波形梁和多组结构相同的支撑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防阻块和立柱,所述立柱均设于所述地面固定组件上;所述防阻块设于所述立柱顶部;所述防阻块与所述三波波形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斜撑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固定组件包括转接块和一对结构相同的迫紧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块包括上安装面、下安装面以及设于两者之间的多组转接块减震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拆卸防撞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面与所述下安装面上下平行设置。
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东,张磊,周焕红,白鹏博,宋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