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模具,具体涉及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及锻造方法。
技术介绍
1、半轴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部件。在汽车差速器与驱动轮之间传递动力,让车轮能够转动。以常见的前置前驱汽车为例,发动机动力先经过变速箱,再通过半轴传至前轮,驱动车辆前进或后退。半轴一般由轴杆、万向节等部分组成,万向节能让半轴在车轮上下跳动和转向时,依然有效传递动力。
2、模锻是利用模具型腔将半轴锻造成型的一种生产工艺,其优点在于生产效率高、精度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在模锻过程中使用到的模具就是半轴锻造模具。
3、如对比中国专利公告号为 cn116000233b的一种汽车传动轴锻造冲压模具,包括支撑架、冲模台、固定模板、移动模架、强度自调节型冲压机构和干热降低式保温存放机构,所述冲模台设于支撑架上壁,所述固定模板设于支撑架外侧,所述移动模架设于冲模台上壁,所述强度自调节型冲压机构设于移动模架上,所述干热降低式保温存放机构设于冲模台两侧,所述强度自调节型冲压机构包括固定冲模机构、强度自变压模机构和双侧长度挤压机构。该方案虽然能够同时对多个坯料进行锻造,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且提高了锻造效率,但是不便于单独控制坯料的锻造时间。
4、由于同批次锻造的多个坯料需要同步取放,就导致不同坯料的锻造效果不同,容易产生部分坯料过度冲压而部分坯料却又不完全冲压的情况,不但影响锻造精度而且后续加工需要更多的修正尺寸,延缓了出品时间。想要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先完成锻造的坯料停止冲压,在模具中等待后完成的坯料同步出模,但是这样一来又会导致先完成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及锻造方法,能够同时对多个半轴坯料进行冲压锻造,并且能够单独添放和取出坯料。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提供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包括底座和壳体,壳体底部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还包括操作台、多个下模具、多个上模具、多个冲压锻造组件、多个推板、多个顶出组件和同步驱动组件,操作台底部穿过底座顶壁并与其固定连接,下模具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操作台顶部开设有多个滑槽,转轴与滑槽滑动连接,推板通过顶出组件可水平滑动的安装于操作台上,推板一端与下模具相互抵触,顶出组件包括抬升机构,抬升机构安装于操作台上,抬升机构用于将下模具另一端顶起,上模具通过冲压锻造组件安装于壳体上,同步驱动组件安装于壳体上,同步驱动组件用于同时驱动多个冲压锻造组件工作。
4、优选的,冲压锻造组件包括液压杆、支撑板、顶板、一对竖杆和一对冲压弹簧,液压杆顶部与壳体顶壁固定连接,液压杆的伸缩端底部穿过顶板并与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竖杆顶部与顶板底部固定连接,竖杆底部穿过支撑板并与上模具顶部固定连接,冲压弹簧套设于竖杆外围,冲压弹簧一端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冲压弹簧另一端与上模具顶部固定连接。
5、优选的,同步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一对转盘和多个顶杆,电机一侧与壳体固定连接,两个转盘分别与壳体两侧内壁转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壳体侧壁并与其中一个转盘同轴连接,多个顶杆呈圆周分布于两个转盘之间,顶杆两端分别与两个转盘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顶杆顶部与顶板底部相互抵触。
6、优选的,同步驱动组件还包括传动杆、多个第一锥齿轮、多个第二锥齿轮、多个第一固定杆和一对链轮,转动杆两侧分别与壳体两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转动杆外围同轴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一固定杆能够转动的安装于操作台上,第一固定杆一端与第二锥齿轮同轴连接,第一固定杆另一端与下模具插接配合,两个链轮分别与传动杆外围和其中一个转盘外围同轴连接,两个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
7、优选的,操作台顶部开设有空腔,抬升机构包括滑块、转动杆、滑轨和第一弹簧,滑块与空腔滑动连接,转动杆一端与滑块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杆另一端与滑轨滑动连接,滑轨顶部与下模具底部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一端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滑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靠近转动杆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凸块底壁为斜面结构且与转动杆顶部相互抵触。
8、优选的,下模具一侧设置有短模,短模内部与下模具内部相互连通,下模具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短模可水平移动的安装于操作台上,当第一固定杆插入下模具内一端时,短模与下模具另一端相互贴合,能够多坯料进行转动锻造,当下模具一端伸出壳体时,短模位于下模具底部且与下模具分离。
9、优选的,顶出组件还包括一对螺杆、一对连接板、一对直齿轮、一对齿条和连接杆,螺杆可转动的安装于操作台底部,连接板一侧与螺杆螺纹连接,连接板穿过操作台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连接板顶部分别与推板底部和短模底部固定连接,直齿轮与螺杆一侧同轴连接,两个齿条分别能够竖直转动的安装于连接杆两侧,齿条与直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杆顶部穿过操作台并与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
10、优选的,连接杆两侧均开设有空槽,底部的齿条底端与其中一个空槽内壁转动连接,顶部的齿条顶端与另一个空槽内壁转动连接,顶出组件还包括两对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空槽内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另一端与齿条固定连接。
11、优选的,壳体一端开设有多个方槽,壳体一端铰接有多个隔板,隔板与方槽内壁相互贴合,顶出组件还包括多个扭簧和多个抵板,扭簧套设于隔板底部外围,扭簧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扭簧另一端与隔板固定连接,抵板底部与短模顶部固定连接,抵板一端与隔板底部相互抵触。
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的锻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多个坯料分别放置于多个下模具内部,并通过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对坯料进行夹持,步骤二:通过壳体上设置的同步驱动组件带动多个冲压锻造组件工作,冲压锻造组件带动上模具快速向下撞击坯料,同时带动坯料在下模具内转动,从而能够进行均匀冲压锻打,并且能够同时对多个半轴进行锻造,步骤三:冲压锻造组件设置于壳体上,能够带动上模具上下移动,使上模具升高至与同步驱动组件分离,能够停止锻造,便于单独取料,步骤四:底座上设置有顶出组件,能够在上模具升高的同时,将壳体上的隔板打开,并将下模具一端抬起从方槽推出,便于取放坯料。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4、1、本专利技术在进行锻造时,通过同步驱动组件同时带动多个冲压锻造组件工作,冲压锻造组件带动上模具快速向下撞击坯料,同时带动坯料在下模具内转动,从而能够进行均匀冲压锻打,并且能够同时对多个半轴进行锻造。当其中一个半轴锻造完成后,使其顶部的上模具停止工作并上升,其余的上模具继续工作,同时推板推动下模具移动,使其滑出壳体,能够保证在不影响其余坯料锻造的情况下便于进行取放料,提高了加工精度。
15、2、本专利技术在取出坯料时,推板推动下模具移动远离第一固定杆并与其分离,随后下模具继续移动并挤压转动杆,使转动杆与导杆接触的一端绕滑块向上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包括底座(1)和壳体(10),壳体(10)底部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台(11)、多个下模具(12)、多个上模具(13)、多个冲压锻造组件(2)、多个推板(14)、多个顶出组件(3)和同步驱动组件(4),操作台(11)底部穿过底座(1)顶壁并与其固定连接,下模具(12)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20),操作台(11)顶部开设有多个滑槽(110),转轴(120)与滑槽(110)滑动连接,推板(14)通过顶出组件(3)可水平滑动的安装于操作台(11)上,推板(14)一端与下模具(12)相互抵触,顶出组件(3)包括抬升机构(30),抬升机构(30)安装于操作台(11)上,抬升机构(30)用于将下模具(12)另一端顶起,上模具(13)通过冲压锻造组件(2)安装于壳体(10)上,同步驱动组件(4)安装于壳体(10)上,同步驱动组件(4)用于同时驱动多个冲压锻造组件(2)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冲压锻造组件(2)包括液压杆(20)、支撑板(21)、顶板(22)、一对竖杆(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同步驱动组件(4)包括电机(40)、一对转盘(41)和多个顶杆(42),电机(40)一侧与壳体(10)固定连接,两个转盘(41)分别与壳体(10)两侧内壁转动连接,电机(40)的输出轴穿过壳体(10)侧壁并与其中一个转盘(41)同轴连接,多个顶杆(42)呈圆周分布于两个转盘(41)之间,顶杆(42)两端分别与两个转盘(4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顶杆(42)顶部与顶板(22)底部相互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同步驱动组件(4)还包括传动杆(43)、多个第一锥齿轮(44)、多个第二锥齿轮(45)、多个第一固定杆(46)和一对链轮(47),转动杆(302)两侧分别与壳体(10)两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44)与转动杆(302)外围同轴连接,第二锥齿轮(45)与第一锥齿轮(44)相互啮合,第一固定杆(46)能够转动的安装于操作台(11)上,第一固定杆(46)一端与第二锥齿轮(45)同轴连接,第一固定杆(46)另一端与下模具(12)插接配合,两个链轮(47)分别与传动杆(43)外围和其中一个转盘(41)外围同轴连接,两个链轮(47)之间通过链条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操作台(11)顶部开设有空腔(111),抬升机构(30)包括滑块(300)、转动杆(302)、滑轨(303)和第一弹簧(304),滑块(300)与空腔(111)滑动连接,转动杆(302)一端与滑块(300)一端转动连接,转动杆(302)另一端与滑轨(303)滑动连接,滑轨(303)顶部与下模具(12)底部远离转轴(120)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04)一端与空腔(111)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04)另一端与滑块(300)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300)靠近转动杆(302)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301),凸块(301)底壁为斜面结构且与转动杆(302)顶部相互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具(12)一侧设置有短模(15),短模(15)内部与下模具(12)内部相互连通,下模具(12)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6),短模(15)可水平移动的安装于操作台(1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顶出组件(3)还包括一对螺杆(31)、一对连接板(32)、一对直齿轮(33)、一对齿条(34)和连接杆(35),螺杆(31)可转动的安装于操作台(11)底部,连接板(32)一侧与螺杆(31)螺纹连接,连接板(32)穿过操作台(11)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连接板(32)顶部分别与推板(14)底部和短模(15)底部固定连接,直齿轮(33)与螺杆(31)一侧同轴连接,两个齿条(34)分别能够竖直转动的安装于连接杆(35)两侧,齿条(34)与直齿轮(33)相互啮合,连接杆(35)顶部穿过操作台(11)并与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包括底座(1)和壳体(10),壳体(10)底部与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台(11)、多个下模具(12)、多个上模具(13)、多个冲压锻造组件(2)、多个推板(14)、多个顶出组件(3)和同步驱动组件(4),操作台(11)底部穿过底座(1)顶壁并与其固定连接,下模具(12)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20),操作台(11)顶部开设有多个滑槽(110),转轴(120)与滑槽(110)滑动连接,推板(14)通过顶出组件(3)可水平滑动的安装于操作台(11)上,推板(14)一端与下模具(12)相互抵触,顶出组件(3)包括抬升机构(30),抬升机构(30)安装于操作台(11)上,抬升机构(30)用于将下模具(12)另一端顶起,上模具(13)通过冲压锻造组件(2)安装于壳体(10)上,同步驱动组件(4)安装于壳体(10)上,同步驱动组件(4)用于同时驱动多个冲压锻造组件(2)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冲压锻造组件(2)包括液压杆(20)、支撑板(21)、顶板(22)、一对竖杆(23)和一对冲压弹簧(24),液压杆(20)顶部与壳体(10)顶壁固定连接,液压杆(20)的伸缩端底部穿过顶板(22)并与支撑板(21)顶部固定连接,竖杆(23)顶部与顶板(22)底部固定连接,竖杆(23)底部穿过支撑板(21)并与上模具(13)顶部固定连接,冲压弹簧(24)套设于竖杆(23)外围,冲压弹簧(24)一端与支撑板(21)底部固定连接,冲压弹簧(24)另一端与上模具(13)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同步驱动组件(4)包括电机(40)、一对转盘(41)和多个顶杆(42),电机(40)一侧与壳体(10)固定连接,两个转盘(41)分别与壳体(10)两侧内壁转动连接,电机(40)的输出轴穿过壳体(10)侧壁并与其中一个转盘(41)同轴连接,多个顶杆(42)呈圆周分布于两个转盘(41)之间,顶杆(42)两端分别与两个转盘(41)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顶杆(42)顶部与顶板(22)底部相互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用驱动前桥半轴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同步驱动组件(4)还包括传动杆(43)、多个第一锥齿轮(44)、多个第二锥齿轮(45)、多个第一固定杆(46)和一对链轮(47),转动杆(302)两侧分别与壳体(10)两侧内壁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44)与转动杆(302)外围同轴连接,第二锥齿轮(45)与第一锥齿轮(44)相互啮合,第一固定杆(46)能够转动的安装于操作台(11)上,第一固定杆(46)一端与第二锥齿轮(45)同轴连接,第一固定杆(46)另一端与下模具(12)插接配合,两个链轮(47)分别与传动杆(43)外围和其中一个转盘(41)外围同轴连接,两个链轮(47)之间通过链条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添靖,陈宇翔,胡蕙文,陈东辉,陈清华,田北宁,郭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东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