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后视镜支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内后视镜球头支架可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汽车中,汽车内后视镜的视野调节,通常采用球头与球头固定支架卡接,由于出自不同的汽车厂商和不同的车型,导致汽车室内的后视镜支架形状多样、规格多种,且球头的大小尺寸根据后视镜的功能配置不同的线束,因此球头固定支架通用性差。
2、现有技术中的球头固定机构,常见为一种塑料爪型结构环绕包裹球头,或塑料爪型结构外围再加一个卡箍(或卡环)固定,这种方式能安装的球头尺寸唯一,不可调节,通用性不好;
3、还有一种是制作一个能包住球头的塑料爪型环拼结构,在外部加一个紧箍金属环,当球头卡入时,紧箍金属环限制了球头配合结构的外扩,使得两者顺利连接,但这种方式的缺点是零部件多而散,且需要设计多条导轨槽结构,装配、拆卸都不方便。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后视镜球头支架可调节结构,通过设置直纹螺母来调节卡爪的张紧力,使卡爪能够对不同大小的球头进行夹紧,适用性更佳。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内后视镜球头支架可调节结构,包括有用于安装内后视镜的外壳体以及用于安装外壳体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靠近外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球形凸起,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外壳体上均设置有供球形凸起插入的通孔,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供球形凸起插入的球形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安装支架上的球形凸起插入至包覆腔和球形凹槽内,通过球形凹槽和包覆腔对球形凸起进行包裹,然后通过卡爪外部的限位机构对卡爪的松紧进行调节,实现卡爪对球形凸起的固定,这样就能实现安装支架与外壳体的连接,使外壳体能够通过球形凸起实现与安装支架的转动配合,在保证外壳体能够进行角度调节的同时,卡爪能够固定不同大小的球头,通用性更佳,适用范围更广。
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套设在卡爪外壁上的直纹螺母,所述卡爪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直纹螺母螺纹配合连接的外螺纹。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指纹螺母实现卡爪松紧的调节,结构简单,能够使卡爪适用于不同大小的球形凸起的安装。
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爪呈倾斜设置,所述卡爪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向球形凹槽的轴心方向倾斜。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卡爪在院里安装座的一端会进行收口,使其对球形凸起的固定更加稳定,包覆效果更佳。
8、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通过设置直纹螺母来调节卡爪的张紧力,在保证外壳体能够进行角度调节的同时,卡爪能够固定不同大小的球头,通用性更佳,适用范围更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后视镜球头支架可调节结构,包括有用于安装内后视镜的外壳体(1)以及用于安装外壳体(1)的安装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靠近外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球形凸起(3),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所述外壳体(1)上均设置有供球形凸起(3)插入的通孔(5),所述安装座(4)上设置有供球形凸起(3)插入的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卡爪(6),所述卡爪(6)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卡爪(6)围合形成有用于固定球形凸起(3)的包覆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后视镜球头支架可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有套设在卡爪(6)外壁上的直纹螺母(7),所述卡爪(6)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直纹螺母(7)螺纹配合连接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后视镜球头支架可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6)呈倾斜设置,所述卡爪(6)远离安装座(4)的一端向球形凹槽的轴心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后视镜球头支架可调节结构,包括有用于安装内后视镜的外壳体(1)以及用于安装外壳体(1)的安装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2)靠近外壳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球形凸起(3),所述外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所述外壳体(1)上均设置有供球形凸起(3)插入的通孔(5),所述安装座(4)上设置有供球形凸起(3)插入的球形凹槽,所述球形凹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卡爪(6),所述卡爪(6)的外壁上设置有限位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创,洪俊程,宋茂志,曾耀,章兵,张骏峰,王全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创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