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862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35
本技术是一种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包括主控盒和端子,所述主控盒上设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的上部设有第一接触弹片,该接线座的侧边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端子的下部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顶面设有卡接位,所述卡接位中电极片,所述滑动槽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使所述端子从接线座的后方滑动插入接线座,所述第一接触弹片卡入卡接位中定位,并使第一接触弹片与电极片接触,所述端子的上部设有第二接触弹片,所述端子的上部的侧边设有第二滑轨,其他端子滑动插入第二滑轨并与第二接触弹片卡接,所述其他端子的电极片与第二接触弹片接触,从而使两个端子以并联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电连接。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端子与主控盒的滑动连接导电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积木玩具领域,特别是一种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童车积木类产品已经在普通家庭普及。由于积木车产品的使用者是儿童,所以积木车产品各电路接头的拼装手感很重要,装配位太紧,小孩子的力气不够扣不上,太松接触点容易接触不良。目前,一般积木车的电路接触端子是采用插接的方式进行电连接,需要把接触端子插入到主板盒插座上,插座设有紧配结构,垂直插到位后,依靠插座上的插针与接触端子上的接触片接接触,就可通电,而如需要同一组信号输出,可以在接触端子上再并一个接触端子;上述传统积木车接触端子的缺陷在于:由于采用垂直插入式固定,插头与插座之间需要紧配,松了容易接触不良或脱出,太紧又不方便拼装,模具精度要求很高,电极接触片也是要专用工具来充压组装,生产工序复杂,接触片与插针之间是侧面接触,对弹片的材料要求很高,其接触面下弹变形大约只有0.3mm,拼装时需要完全装到位才能完全接触到,不方便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本申请在于提供一种端子与主控盒的滑动连接导电结构。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

3、一种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包括主控盒和端子,所述主控盒上设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的上部设有第一接触弹片,该接线座的侧边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端子的下部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顶面设有卡接位,所述卡接位中电极片,所述滑动槽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使所述端子从接线座的后方滑动插入接线座,所述第一接触弹片卡入卡接位中定位,并使第一接触弹片与电极片接触,所述端子的上部设有第二接触弹片,所述端子的上部的侧边设有第二滑轨,其他端子滑动插入第二滑轨并与第二接触弹片卡接,所述其他端子的电极片与第二接触弹片接触,从而使两个端子以并联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电连接。

4、根据本申请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由于第一滑轨滑入滑动槽内,到位后第一接触弹片弹起到卡接位中卡住定位,且第一接触弹片也产生向上的力,将端子和接线座卡紧,不会因为拼装过程中力气大小而影响端子和主控盒的接触,只需滑入槽内到位即可接触良好,形成稳定的导电结构,操作非常的方便;所述积木车在行驶过程中,也不会因力车身震动而影响第一接触弹片和电极片的接触点;而且本申请的端子的结构使得端子可以叠加安装,所叠上去端子都与上一个端子并联,从而可以获得多路相同电源及信号。

5、进一步地,所述接线座和端子的前端设有限位凸块。限位凸块可以在端子滑动插接时提供限位,使第一接触弹片能够与卡接位顺利对位。

6、再进一步地,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电极片和第二接触弹片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极片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下部,所述第二接触弹片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上部。

7、再进一步地,所述端子还包括壳体和外接排线,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外接排线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外接排线穿过壳体延伸至外侧。

8、再进一步地,所述端子还包括触片固定座,所述第二接触弹片包括固定段和弹性段,所述触片固定座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上部,所述固定段固定在触片固定座上,并通过所述固定段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弹性段向上延伸出所述壳体外侧。触片固定座可以方便固定第二接触弹片和第一电路板。

9、再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位为设在所述壳体上的通槽。使得第一接触弹片能够穿过通槽和电极片相抵接触。

10、再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并将所述第一电路板夹持安装在壳体内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设置可以方便地将第一电路板安装在壳体内部。

11、再进一步地,所述主控盒包括盒体、第二电路板以及电池,所述接线座设置在盒体上,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插座,所述第一接触弹片插接在插座上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池设置第二电路板的下部盒体内,所述电池为第二电路板供电。

12、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还设有电源按键,所述电源按键向上延伸出盒体。

13、再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池隔板,所述电池隔板设置在第二电路板和电池之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盒和端子,所述主控盒上设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的上部设有第一接触弹片,该接线座的侧边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端子的下部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顶面设有卡接位,所述卡接位中电极片,所述滑动槽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使所述端子从接线座的后方滑动插入接线座,所述第一接触弹片卡入卡接位中定位,并使第一接触弹片与电极片接触,所述端子的上部设有第二接触弹片,所述端子的上部的侧边设有第二滑轨,其他端子滑动插入第二滑轨并与第二接触弹片卡接,所述其他端子的电极片与第二接触弹片接触,从而使两个端子以并联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和端子的前端设有限位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电极片和第二接触弹片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极片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下部,所述第二接触弹片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包括壳体和外接排线,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外接排线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外接排线穿过壳体延伸至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包括触片固定座,所述第二接触弹片包括固定段和弹性段,所述触片固定座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上部,所述固定段固定在触片固定座上,并通过所述固定段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弹性段向上延伸出所述壳体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位为设在所述壳体上的通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卡扣连接,并将所述第一电路板夹持安装在壳体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盒包括盒体、第二电路板以及电池,所述接线座设置在盒体上,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插座,所述第一接触弹片插接在插座上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池设置第二电路板的下部盒体内,所述电池为第二电路板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还设有电源按键,所述电源按键向上延伸出盒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隔板,所述电池隔板设置在第二电路板和电池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盒和端子,所述主控盒上设有接线座,所述接线座的上部设有第一接触弹片,该接线座的侧边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端子的下部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顶面设有卡接位,所述卡接位中电极片,所述滑动槽与第一滑轨滑动配合,使所述端子从接线座的后方滑动插入接线座,所述第一接触弹片卡入卡接位中定位,并使第一接触弹片与电极片接触,所述端子的上部设有第二接触弹片,所述端子的上部的侧边设有第二滑轨,其他端子滑动插入第二滑轨并与第二接触弹片卡接,所述其他端子的电极片与第二接触弹片接触,从而使两个端子以并联的方式与所述第一接触弹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座和端子的前端设有限位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电路板,所述电极片和第二接触弹片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极片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下部,所述第二接触弹片设置在第一电路板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积木端子的滑动接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还包括壳体和外接排线,所述第一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部,所述外接排线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外接排线穿过壳体延伸至外侧。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雁升
申请(专利权)人:星辉互动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