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实验室中对水体中悬浮物的浓度检测,一般采用抽滤装置进行预处理;现有的抽滤装置包括布氏漏斗、抽滤瓶与抽吸泵,当样品的含固率不高时,抽滤时间一般为半小时以内,水样能通过滤膜且被完全抽至抽滤瓶中,此时无需更换滤膜,抽滤装置使用方便且有效。
2、然而,在对样品的含固率较高或含有较大悬浮物的水样进行预处理时,若仍采用抽滤装置,样品中的悬浮物会迅速堵住滤膜,导致上层水样难以过滤,大大增加了抽滤所需时间。对于含固率较高的水样,例如自来水厂排泥水,其抽滤时间甚至长达两个小时,过滤效率低下。除此之外,还需要频繁更换滤膜,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在更换滤膜的过程中,还会增加悬浮物掉落和滤膜破碎的风险,从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下降。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期待克服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该预处理装置能够提高过滤效率,还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3、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包括:
4、水样分层装置,所述水样分层装置包括滤杯、与滤杯连通的连接管、与连接管连通的延伸件以及与连接管连通的连接支管;所述连接支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置于滤杯内部;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漏液开关,所述漏液开关设置于滤杯与连接支管之间;
5、过滤漏斗,
6、抽滤瓶,与所述过滤漏斗密封连接,用于盛接经过滤漏斗过滤的滤液;以及
7、抽吸泵,与所述抽滤瓶连接。
8、水样在滤杯中静置分层,上层为较澄清的上清液,下层为高浓度的泥水,抽吸泵与抽滤瓶连接,抽滤瓶、过滤漏斗、水样分层装置内部形成真空,上清液沿连接支管依次进入连接管、延伸件以及过滤漏斗中,实现优先处理上清液,再处理底部高浓度的泥水,分别处理,能够提高过滤效率,缩短过滤所需时间。
9、进一步地,所述延伸件包括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一安装部以及与第一安装部连通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过滤漏斗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自靠近连接管一端到远离连接管一端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部自靠近连接管一端到远离连接管一端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有利于加快物质自连接管流出的速度,提高过滤效率。
10、较佳的,所述第二安装部靠近过滤漏斗一端的外表面设有外磨砂层;所述过滤漏斗包括与第二安装部连接的漏斗体以及与漏斗体连通的出液管;所述漏斗体靠近第二安装部一端的内表面设有内磨砂层,所述内磨砂层与外磨砂层相配合。有利于增加第二安装部与漏斗体之间的摩擦力,降低第二安装部与漏斗体滑动分离的风险,同时还便于水样分层装置与过滤漏斗的安装与拆卸。
11、较佳的,所述漏斗体中设有多孔支撑层,所述多孔支撑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小孔。
12、较佳的,所述抽滤瓶的开口处密封设置有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形成有通孔,所述出液管穿过通孔并设置于抽滤瓶中;所述出液管的外径与所述通孔的孔径相等。有效防止气体在抽滤瓶与过滤漏斗的连接处发生泄漏,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良好,不影响过滤的效果。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管包括与连接管连通的第一支管、与第一支管连通的第二支管以及套接于第二支管远离第一支管一端外部的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远离第二支管的一端设置于滤杯的内部。通过设置连接软管套接于第二支管外部,便于灵活控制连接支管设置于滤杯内部的位置。
14、较佳的,所述第二支管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有利于滤杯中的上清液顺利经第二支管、第一支管后流动进入连接管中,减少上清液在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内的残留。
15、较佳的,所述滤杯、连接管、延伸件、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为一体成型。便于所述预处理装置的快速组装。
16、较佳的,所述滤杯、连接管、延伸件、第一支管以及第二支管均为玻璃构件。便于操作人员直观地观察过滤过程中的情况。
17、进一步地,所述抽滤瓶通过一抽气管与抽吸泵连接;所述抽滤瓶设有一抽气口,该抽气口与抽滤瓶的内腔连通;所述抽气管一端套设于抽气口外部,另一端与抽吸泵的输出端连接。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9、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水样分层装置、过滤漏斗、抽滤瓶以及抽吸泵,其中,水样分层装置包括滤杯、连接管、延伸件以及连接支管,连接管与滤杯连通,延伸件与连接管连通,连接支管设置于连接管一侧且与连接管连通,连接支管远离连接管的一端设置于滤杯内部,连接管上设有漏液开关,该漏液开关设置于滤杯与连接支管之间,当水样在滤杯中静置分层,上层为较澄清的上清液,下层为高浓度的泥水,抽吸泵与抽滤瓶连接,抽滤瓶、过滤漏斗、水样分层装置内部形成真空,上清液沿连接支管依次进入连接管、延伸件以及过滤漏斗,实现优先处理上清液,再处理底部高浓度的泥水,分别处理,能够提高过滤效率,缩短过滤所需时间。同时,还能够减少更换滤膜的频率,降低更换滤膜时,悬浮物从滤膜掉落以及滤膜破碎的风险,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13)包括与连接管(12)连通的第一安装部(131)以及与第一安装部(131)连通的第二安装部(132);所述第二安装部(132)与过滤漏斗(2)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131)自靠近连接管(12)一端到远离连接管(12)一端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32)靠近过滤漏斗(2)一端的外表面设有外磨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体(21)中设有多孔支撑层(23),所述多孔支撑层(2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小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瓶(3)的开口处密封设置有一密封件(6),所述密封件(6)形成有通孔,所述出液管(22)穿过通孔并设置于抽滤瓶(3)中;所述出液管(22)的外径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管(14)包括与连接管(12)连通的第一支管(141)、与第一支管(141)连通的第二支管(142)以及套接于第二支管(142)远离第一支管(141)一端外部的连接软管(143);所述连接软管(143)远离第二支管(142)的一端设置于滤杯(11)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管(142)呈竖直设置;所述第二支管(142)与第一支管(141)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杯(11)、连接管(12)、延伸件(13)、第一支管(141)以及第二支管(142)为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杯(11)、连接管(12)、延伸件(13)、第一支管(141)以及第二支管(142)均为玻璃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瓶(3)通过一抽气管(5)与抽吸泵(4)连接;所述抽滤瓶(3)设有一抽气口(31),该抽气口(31)与抽滤瓶(3)的内腔连通;所述抽气管(5)一端套设于抽气口(31)外部,另一端与抽吸泵(4)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件(13)包括与连接管(12)连通的第一安装部(131)以及与第一安装部(131)连通的第二安装部(132);所述第二安装部(132)与过滤漏斗(2)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131)自靠近连接管(12)一端到远离连接管(12)一端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32)靠近过滤漏斗(2)一端的外表面设有外磨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体(21)中设有多孔支撑层(23),所述多孔支撑层(2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小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滤瓶(3)的开口处密封设置有一密封件(6),所述密封件(6)形成有通孔,所述出液管(22)穿过通孔并设置于抽滤瓶(3)中;所述出液管(22)的外径与所述通孔的孔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体悬浮物检测浓度的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管(14)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耀,张晓娜,陈妙兰,黄健章,何嘉莉,胡小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水务集团供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