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副车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副车架通常包括纵梁,且纵梁上设有支架安装部和所述控制臂安装部,支架安装部用于连接中间支架(用于连接副车架和车身),且控制臂安装部用于连接控制臂(用于连接副车架和悬架系统)。
2、但是,由于相关技术中的纵梁上的支架安装部和所述控制臂安装部的结构设置不合理,控制臂在拆装时易与中间支架发生干涉,并且,当车辆的动力总成高度下移时,也会侵占控制臂的装配空间,不利于控制臂的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该副车架,该副车架能够增大控制臂的拆装空间,避免控制避的拆装与其他部件发生位置干涉,控制臂的拆装更加方便。
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副车架的车辆。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副车架,包括:多个纵梁,多个所述纵梁分设于所述副车架的相对两侧,且所述纵梁设有支架安装部和控制臂安装部,所述支架安装部和所述控制臂安装部沿左右方向排布,且所述控制臂安装部位于所述支架安装部的外侧;其中,所述控制臂安装部设有多个控制臂安装孔,且沿上下方向从下往上,所述控制臂安装孔的中心轴线向远离所述支架安装部的方向延伸。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副车架能够增大控制臂的拆装空间,避免控制避的拆装与其他部件发生位置干涉,控制臂的拆装更加方便。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纵梁包括:上纵梁板;下纵梁板,所述下纵梁板连接于所述上纵梁板的下方,且所述下纵梁板和所述上纵梁板共同限定出加强腔;纵梁加强板,所述纵梁加强板设于所述加强腔内且连接于所述上纵梁板;其中,所述纵梁加强板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控制臂安装部,且所述上纵梁板、所述下纵梁板和所述纵梁加强板共同构造出所述控制臂安装孔。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车架还包括:安装套管,所述安装套管穿设于所述控制臂安装孔内且分别与所述上纵梁板、所述下纵梁板和所述纵梁加强板连接,所述安装套管的一端止抵于所述下纵梁板且另一端从所述上纵梁板伸出。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纵梁板设有用于避让动力总成的避让槽,且所述避让槽和所述控制臂安装部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纵梁加强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控制臂安装部,且所述纵梁加强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避让槽的远离所述控制臂安装部的一侧。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车架还包括: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纵梁连接,且所述第一横梁在所述副车架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控制臂安装部相对应。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横梁包括:上横梁板,所述上横梁板形成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沿所述上横梁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下横梁板,所述下横梁板形成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下横梁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车架还包括:悬置支架,所述悬置支架连接于所述上横梁板和所述下横梁板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且沿所述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靠近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所述第一横梁的高度逐渐增大。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车架还包括: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后侧且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多个所述纵梁连接;横梁加强板,所述横梁加强板设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下方,且所述横梁加强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其中,所述横梁加强板设有多个第三加强筋,所述第三加强筋沿前后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第三加强筋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布。
13、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副车架。
14、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副车架,能够增大控制臂的拆装空间,避免控制避的拆装与其他部件发生位置干涉,控制臂的拆装更加方便。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安装孔(141)的中心轴线和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为A,其中,夹角A满足:15°≤A≤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板(110)设有用于避让动力总成的避让槽(111),且所述避让槽(111)和所述控制臂安装部(140)沿所述纵梁(10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300)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臂安装孔(141)的中心轴线和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为a,其中,夹角a满足:15°≤a≤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副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纵梁板(110)设有用于避让动力总成的避让槽(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峰,霍佳兴,梁勇,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