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隔板及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68423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34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绝缘隔板及断路器。本技术提供的绝缘隔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包括连接部和插接部,连接部位于插接部的前端;连接部朝向断路器的一端高于插接部朝向断路器的一端。第一板体通过插接部插接在断路器的壳体上相邻接线端子之间和相邻排气口之间的端面上,安装方便,且插接部位于断路器的壳体上相邻接线端子之间和相邻排气口之间,能够有效防止断路器相间击穿,从而保证了断路器相间绝缘的可靠性,同时第一板体通过连接部与断路器的前盖端面连接和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连接,增加了第一板体的隔断范围,能够进一步效防止断路器相间击穿,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断路器相间绝缘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断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绝缘隔板及断路器


技术介绍

1、随着配电技术的不断发展,配电系统对断路器的体积和性能要求也逐渐提高,促使塑壳断路器产品不断向小体积、高性能的方向发展。目前,断路器产品的分断电压和分断电流越来越高,电弧分断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喷弧能量,如果相间绝缘做的不好,非常容易造成相间击穿,从而导致产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隔板及断路器,以解决目前由于断路器产品的分断电压和分断电流越来越高,现有相间绝缘装置无法满足需求,非常容易造成相间击穿,从而导致产品失效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绝缘隔板,用于安装在断路器的上端和/或下端,且沿断路器的上下方向,断路器的壳体上下两端均高于断路器的前盖上下两端,所述绝缘隔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体;

3、所述第一板体包括连接部和插接部,且沿断路器的前后方向,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插接部的前端;

4、沿断路器的上下方向,所述连接部朝向断路器的一端高于所述插接部朝向断路器的一端;

5、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在断路器的前盖端面和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所述插接部朝向断路器的一端用于插接在断路器的壳体上相邻接线端子之间和相邻排气口之间的端面上,以使所述插接部位于断路器的壳体上相邻接线端子之间和相邻排气口之间。

6、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抵接筋条,且所述抵接筋条的抵接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所述抵接筋条用于抵接在断路器的前盖端面和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或,所述抵接筋条用于抵接在断路器的前盖端面,所述连接部朝向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的端部插接于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或,所述抵接筋条用于抵接在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所述连接部朝向断路器的前盖的端部插接于断路器的前盖端面中;

7、或,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插接筋条,且所述第一插接筋条用于插接到断路器的前盖端面中限位配合和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中限位配合,所述连接部朝向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的端部插接于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中;

8、或,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抵接筋条和第一插接筋条,且所述抵接筋条的抵接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厚度,所述抵接筋条用于抵接在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所述第一插接筋条用于插接到断路器的前盖端面中限位配合;

9、或,所述连接部朝向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的端部插接于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中,所述连接部朝向断路器的前盖的端部插接于断路器的前盖端面中。

10、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第二插接筋条;

11、所述第二插接筋条用于插接到断路器的壳体端面中限位配合。

12、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插接部形成l型结构。

13、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板体,且所述第二板体用于设置在断路器的壳体后侧;

14、沿断路器的前后方向,所述第二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后端,且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相互垂直。

15、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板体朝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插槽,所述第一板体的后端插接于所述安装插槽。

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断路器,包括壳体、前盖和所述的绝缘隔板,所述前盖盖设于所述壳体的前侧,且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均高于所述前盖的上下两端;

17、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接线端子以及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排气口,所述绝缘隔板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前盖的上端,和/或,所述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接线端子以及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的排气口,所述绝缘隔板位于所述壳体和所述前盖的下端;

18、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前盖的端面和所述壳体的前侧面,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壳体的端面,且所述插接部位于相邻所述接线端子之间和相邻所述排气口之间。

19、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中盖和基座,所述前盖盖设于所述中盖上;

20、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中盖的前侧面。

21、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接线端子位于所述排气口的后侧。

22、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插接筋槽,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第二插接筋条,所述第二插接筋条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筋槽。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绝缘隔板及断路器所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24、本技术提供的绝缘隔板,用于安装在断路器的上端和/或下端,且沿断路器的上下方向,断路器的壳体上下两端均高于断路器的前盖上下两端,绝缘隔板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体;第一板体包括连接部和插接部,且沿断路器的前后方向,连接部位于插接部的前端;沿断路器的上下方向,连接部朝向断路器的一端高于插接部朝向断路器的一端;连接部用于连接在断路器的前盖端面和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插接部朝向断路器的一端用于插接在断路器的壳体上相邻接线端子之间和相邻排气口之间的端面上,以使插接部位于断路器的壳体上相邻接线端子之间和相邻排气口之间。

25、绝缘隔板可以选择性的安装在断路器的上端和下端中的至少一端,第一板体通过插接部插接在断路器的壳体上相邻接线端子之间和相邻排气口之间的端面上,安装方便,且插接部位于断路器的壳体上相邻接线端子之间和相邻排气口之间,能够有效防止断路器相间击穿,从而保证了断路器相间绝缘的可靠性,同时第一板体通过位于插接部前端的连接部与断路器的前盖端面连接和断路器的壳体前侧面连接,增加了第一板体的隔断范围,能够进一步效防止断路器相间击穿,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断路器相间绝缘的可靠性。

26、本技术提供的断路器,包括壳体、前盖和上述的绝缘隔板,前盖盖设于壳体的前侧,且壳体的上下两端均高于前盖的上下两端;壳体的上端设置有接线端子以及与壳体内部连通的排气口,绝缘隔板位于壳体和前盖的上端;和/或;壳体的下端设置有接线端子以及与壳体内部连通的排气口,绝缘隔板位于壳体和前盖的下端;连接部连接于前盖的端面和壳体的前侧面,插接部插接于壳体的端面,且插接部位于相邻接线端子之间和相邻排气口之间。由此,其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包括上述绝缘隔板所达到的技术优势及效果,此处不做详细阐述。

27、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缘隔板,用于安装在断路器(2)的上端和/或下端,且沿断路器(2)的上下方向,断路器(2)的壳体(3)上下两端均高于断路器(2)的前盖(4)上下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板(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上设置有抵接筋条(10),且所述抵接筋条(10)的抵接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板体(5)的厚度,所述抵接筋条(10)用于抵接在断路器(2)的前盖(4)端面和断路器(2)的壳体(3)前侧面,或,所述抵接筋条(10)用于抵接在断路器(2)的前盖(4)端面,所述连接部朝向断路器(2)的壳体(3)前侧面的端部插接于断路器(2)的壳体(3)前侧面中,或,所述抵接筋条(10)用于抵接在断路器(2)的壳体(3)前侧面,所述连接部(6)朝向断路器(2)的前盖(4)的端部插接于断路器(2)的前盖(4)端面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7)上设置有第二插接筋条(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和所述插接部(7)形成L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绝缘隔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板体(12),且所述第二板体(12)用于设置在断路器(2)的壳体(3)后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12)朝向所述第一板体(5)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插槽(13),所述第一板体(5)的后端插接于所述安装插槽(13)。

7.一种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前盖(4)和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绝缘隔板(1),所述前盖(4)盖设于所述壳体(3)的前侧,且所述壳体(3)的上下两端均高于所述前盖(4)的上下两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中盖(14)和基座(15),所述前盖(4)盖设于所述中盖(14)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8)位于所述排气口(9)的后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插接筋槽(16),所述插接部(7)上设置有第二插接筋条(11),所述第二插接筋条(11)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筋槽(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绝缘隔板,用于安装在断路器(2)的上端和/或下端,且沿断路器(2)的上下方向,断路器(2)的壳体(3)上下两端均高于断路器(2)的前盖(4)上下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板(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上设置有抵接筋条(10),且所述抵接筋条(10)的抵接面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板体(5)的厚度,所述抵接筋条(10)用于抵接在断路器(2)的前盖(4)端面和断路器(2)的壳体(3)前侧面,或,所述抵接筋条(10)用于抵接在断路器(2)的前盖(4)端面,所述连接部朝向断路器(2)的壳体(3)前侧面的端部插接于断路器(2)的壳体(3)前侧面中,或,所述抵接筋条(10)用于抵接在断路器(2)的壳体(3)前侧面,所述连接部(6)朝向断路器(2)的前盖(4)的端部插接于断路器(2)的前盖(4)端面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7)上设置有第二插接筋条(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和所述插接部(7)形成l型结构。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杰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