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及其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交通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加,大跨径桥梁在现代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类桥梁具备承载能力强、跨度大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有效改善交通流量并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然而,传统的桥梁施工方法在面对大跨径、高断面钢箱梁时,常常存在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及安全隐患等问题。
2、在大跨径桥梁的施工中,采用钢箱梁结构已成为一种主流趋势。钢箱梁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弯、抗扭性能,还能有效减轻自重,降低对下部结构的荷载。同时,钢箱梁的制造与运输更加便利,适合于大规模的桥梁工程。然而,钢箱梁的安装往往需要复杂的临时支撑系统,以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3、当前,许多施工方案采用了临时桩和支撑梁等辅助结构,但在具体实施中,仍然面临着支撑体系的设计、搭建及后续拆除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施工效率,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因此,亟需一种更加科学、合理且高效的施工方法,以解决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在施工中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
2、这种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一、临墩柱布置第一临时桩,第一临时桩上安装第一方形柱;两根第一临时桩的上部通过第一支撑梁连接;第一方形柱上安装提升系统;
4、步骤二、第二临时桩与既有桥板通过横向连杆连
5、步骤三、在既有桥板上设置第三临时桩,第三临时桩上安装第三方形柱,两根第三方形柱的顶部通过第二支撑梁连接;
6、步骤四、利用既有桥板作为施工平台,将0号钢箱梁吊装到墩柱的盖梁上;
7、步骤五、拼装钢箱梁;利用提升系统将拼装钢箱梁提升至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的顶面;将拼装钢箱梁与0号钢箱梁连接。
8、作为优选,步骤一中,临墩柱施工有两根平行布置的第一临时桩,临墩柱与第一临时桩间设置有连接件。
9、作为优选,步骤一中,第一方形柱上具有提升系统,提升系统包括第一提拉杆、第一提升件和第一提拉槽;第一提拉槽沿第一方形柱高度方向设置,第一提升件嵌入安装在第一提拉槽内,第一提升件连接有第一提拉杆,第一提拉杆和拼装钢箱梁固定,第一提升件可带动第一提拉杆在第一提拉槽内上下滑动。
10、作为优选,步骤二中,临既有桩施工有第二临时桩,第二临时桩与既有桥板通过横向连杆连接,第二临时桩上具有第二方形柱,第二方形柱上同样具有提升系统,提升系统包括第二提拉杆、第二提升件和第二提拉槽,第二提拉槽设于第二方形柱上,第二提升件嵌入安装在第二提拉槽内,第二提升件和第二提拉杆固定,第二提拉杆和拼装钢箱梁固定。
11、作为优选,步骤三中,既有桥板上安装有两处平行布置的固定底座,固定螺栓将第三临时桩安装在固定底座上,第三临时桩上具有第三方形柱。
12、作为优选,步骤四中,利用既有桥板作为施工平台将0号钢箱梁吊装就位,采用既有桩和既有桥板作为临时施工体系。
13、作为优选,步骤五中,利用第一提拉杆和第二提拉杆连接拼装钢箱梁,并利用卷扬机作为动力将拼装钢箱梁提升至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顶面。
14、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由上述任一所述方法得到的。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专利技术使用临时桩结合方形柱,形成有效的临时支撑结构,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钢箱梁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施工安全隐患。
17、2)本专利技术提升系统配备了提拉杆,能够实现高效的钢箱梁吊装与定位,这种设计使得拼装钢箱梁在大跨度情况下也能顺利提升,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18、3)本专利技术采用既有桥板作为施工平台,结合临时支撑及固定底座的安装,简化了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
19、4)本专利技术通过确保0号钢箱梁与拼装钢箱梁的可靠连接,优化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提高了整个桥梁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20、5)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拼装平台与吊装提升平台的结合,不但适用于大跨度钢箱梁的施工,还可灵活应用于其他桥梁类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可推广性,满足不同项目的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临墩柱施工有两根平行布置的第一临时桩,临墩柱与第一临时桩间设置有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第一方形柱上具有提升系统,提升系统包括第一提拉杆、第一提升件和第一提拉槽;第一提拉槽沿第一方形柱高度方向设置,第一提升件嵌入安装在第一提拉槽内,第一提升件连接有第一提拉杆,第一提拉杆和拼装钢箱梁固定,第一提升件可带动第一提拉杆在第一提拉槽内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临既有桩施工有第二临时桩,第二临时桩与既有桥板通过横向连杆连接,第二临时桩上具有第二方形柱,第二方形柱上同样具有提升系统,提升系统包括第二提拉杆、第二提升件和第二提拉槽,第二提拉槽设于第二方形柱上,第二提升件嵌入安装在第二提拉槽内,第二提升件和第二提拉杆固定,第二提拉杆和拼装钢箱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利用既有桥板作为施工平台将0号钢箱梁吊装就位,采用既有桩和既有桥板作为临时施工体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利用第一提拉杆和第二提拉杆连接拼装钢箱梁,并利用卷扬机作为动力将拼装钢箱梁提升至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顶面。
8.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方法得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临墩柱施工有两根平行布置的第一临时桩,临墩柱与第一临时桩间设置有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第一方形柱上具有提升系统,提升系统包括第一提拉杆、第一提升件和第一提拉槽;第一提拉槽沿第一方形柱高度方向设置,第一提升件嵌入安装在第一提拉槽内,第一提升件连接有第一提拉杆,第一提拉杆和拼装钢箱梁固定,第一提升件可带动第一提拉杆在第一提拉槽内上下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径大断面钢箱梁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临既有桩施工有第二临时桩,第二临时桩与既有桥板通过横向连杆连接,第二临时桩上具有第二方形柱,第二方形柱上同样具有提升系统,提升系统包括第二提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山,丁晓伟,余泽华,胡文勇,王航,李登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