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468081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19 20:3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水厂占地面积大、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预处理系统、混合系统、絮凝池系统、沉淀池系统和V型池过滤系统,格栅预处理系统连接有总进水管,V型池过滤系统的出水端通过V型池出水管连接反冲洗池,V型池出水管还连接至反冲洗水调节池,V型池出水管靠近反冲洗池的一端设有第一阀门,V型池出水管靠近反冲洗水调节池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反冲洗池通过反冲洗管连接至V型池过滤系统,反冲洗管靠近反冲洗池的一端设有反冲洗水泵和第三阀门,反冲洗池连接有总出水管。本技术紧凑的集成设计能够节省各构筑物间的连接管道、减少运行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处理,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我国的一些中小型城市新建水厂成本较高,构筑物和建筑物数量多,占地面积大,需综合考虑水厂规模、工程投资、工程周期等因素。给水处理集成技术的显著特点是节省各构筑物间的连接管道、水头损失小、减少运行费用、方便运行管理、减少占地、减少工程投资。此外,在污水收集和处理技术上的发展已趋于成熟,但是在再生水利用方面,由于缺乏整体认识和系统规划,盲目的基础建设导致资源和资金浪费现象依然严重。

2、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在给水处理方面,具有能将复杂的设计过程进行简化,工艺应运转灵活,能适应一定的水质、水量的变化,大大缩短工作周期,降低设计成本,操作管理简便,提高水处理效率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以解决现有水厂占地面积大、成本较高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预处理系统、混合系统、絮凝池系统、沉淀池系统和v型池过滤系统,格栅预处理系统连接有总进水管,v型池过滤系统的出水端通过v型池出水管连接反冲洗池,v型池出水管还连接至反冲洗水调节池,v型池出水管靠近反冲洗池的一端设有第一阀门,v型池出水管靠近反冲洗水调节池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反冲洗池通过反冲洗管连接至v型池过滤系统,反冲洗管靠近反冲洗池的一端设有反冲洗水泵和第三阀门,反冲洗池连接有总出水管。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反冲洗水调节池通过回流管连接至总进水管。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格栅预处理系统和混合系统之间通过连接管道相连。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混合系统包括相互串联的i级混合池和ii级混合池,i级混合池与连接管道相连,ii级混合池与絮凝池系统相连。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絮凝池系统包括絮凝反应区和出水区,絮凝反应区通过过水孔与ii级混合池相连,出水区与沉淀池系统相连,絮凝反应区连接有多个排泥支管,排泥支管汇总连接至排泥总管。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沉淀池系统包括前沉淀区和多个斜管沉淀区,前沉淀区通过过水孔与出水区相连,多个斜管沉淀区并排布置,相邻的斜管沉淀区之间设有集水槽,斜管沉淀区底部与前沉淀区连通,斜管沉淀区上部与集水槽相连,各集水槽汇总连接至总出水渠,总出水渠与v型池过滤系统相连,总出水渠连接有沉淀池排泥管。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排泥水调节池,排泥总管和沉淀池排泥管均连接至排泥水调节池,排泥水调节池连接有排泥水出水管。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v型池过滤系统包括进水渠和多个单格v型滤池,进水渠与总出水渠相连,多个单格v型滤池并排布置,单格v型滤池上部与进水渠相连,单格v型滤池底部连接有出水支管,各出水支管汇总连接至v型池出水管。

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反冲洗管上连接有多个反冲洗支管,各反冲洗支管一一对应地与各单格v型滤池相连。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紧凑的集成设计能够节省各构筑物间的连接管道、减少水头损失、减少运行费用。

13、2. 本技术采用集成设计,有利于减小水厂的占地面积,降低投资成本,有利于方便运行管理;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工程设计效率、建设施工效率、缩短水厂建设周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预处理系统(2)、混合系统(4)、絮凝池系统(5)、沉淀池系统(6)和V型池过滤系统(7),格栅预处理系统(2)连接有总进水管(1),V型池过滤系统(7)的出水端通过V型池出水管(706)连接反冲洗池(8),V型池出水管(706)还连接至反冲洗水调节池(9),V型池出水管(706)靠近反冲洗池(8)的一端设有第一阀门(704),V型池出水管(706)靠近反冲洗水调节池(9)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707),反冲洗池(8)通过反冲洗管(803)连接至V型池过滤系统(7),反冲洗管(803)靠近反冲洗池(8)的一端设有反冲洗水泵(801)和第三阀门(802),反冲洗池(8)连接有总出水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水调节池(9)通过回流管(903)连接至总进水管(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预处理系统(2)和混合系统(4)之间通过连接管道(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系统(4)包括相互串联的I级混合池(401)和II级混合池(402),I级混合池(401)与连接管道(3)相连,II级混合池(402)与絮凝池系统(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系统(5)包括絮凝反应区(501)和出水区(502),絮凝反应区(501)通过过水孔与II级混合池(402)相连,出水区(502)与沉淀池系统(6)相连,絮凝反应区(501)连接有多个排泥支管(503),排泥支管(503)汇总连接至排泥总管(5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系统(6)包括前沉淀区(601)和多个斜管沉淀区(602),前沉淀区(601)通过过水孔与出水区(502)相连,多个斜管沉淀区(602)并排布置,相邻的斜管沉淀区(602)之间设有集水槽(605),斜管沉淀区(602)底部与前沉淀区(601)连通,斜管沉淀区(602)上部与集水槽(605)相连,各集水槽(605)汇总连接至总出水渠(606),总出水渠(606)与V型池过滤系统(7)相连,总出水渠(606)连接有沉淀池排泥管(6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泥水调节池(10),所述排泥总管(504)和沉淀池排泥管(607)均连接至排泥水调节池(10),排泥水调节池(10)连接有排泥水出水管(10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池过滤系统(7)包括进水渠(701)和多个单格V型滤池(702),进水渠(701)与总出水渠(606)相连,多个单格V型滤池(702)并排布置,单格V型滤池(702)上部与进水渠(701)相连,单格V型滤池(702)底部连接有出水支管(703),各出水支管(703)汇总连接至V型池出水管(70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管(803)上连接有多个反冲洗支管(804),各反冲洗支管(804)一一对应地与各单格V型滤池(702)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反冲洗水调节池(9)和排泥水调节池(10)分别位于沉淀池系统(6)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格栅预处理系统(2)、混合系统(4)、絮凝池系统(5)、沉淀池系统(6)和v型池过滤系统(7),格栅预处理系统(2)连接有总进水管(1),v型池过滤系统(7)的出水端通过v型池出水管(706)连接反冲洗池(8),v型池出水管(706)还连接至反冲洗水调节池(9),v型池出水管(706)靠近反冲洗池(8)的一端设有第一阀门(704),v型池出水管(706)靠近反冲洗水调节池(9)的一端设有第二阀门(707),反冲洗池(8)通过反冲洗管(803)连接至v型池过滤系统(7),反冲洗管(803)靠近反冲洗池(8)的一端设有反冲洗水泵(801)和第三阀门(802),反冲洗池(8)连接有总出水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水调节池(9)通过回流管(903)连接至总进水管(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预处理系统(2)和混合系统(4)之间通过连接管道(3)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系统(4)包括相互串联的i级混合池(401)和ii级混合池(402),i级混合池(401)与连接管道(3)相连,ii级混合池(402)与絮凝池系统(5)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水处理的标准式集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池系统(5)包括絮凝反应区(501)和出水区(502),絮凝反应区(501)通过过水孔与ii级混合池(402)相连,出水区(502)与沉淀池系统(6)相连,絮凝反应区(501)连接有多个排泥支管(503),排泥支管(503)汇总连接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梅师旭军李建马小蕾史春海王斌孔德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